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大话西方艺术史作者「艺术的本源是什么」

时间:2023-01-22 17:01:17 来源:小小小小的火

大家好,大话西方艺术史作者「艺术的本源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希腊与古罗马有什么关系?文艺复兴又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很长时间以来你可能充满好奇,却始终对深入了解它们望而生畏。因为普通的艺术史读来冗长又乏味,容易让人犯晕。


所以今天来写这篇书评我是认真的——《大话西方艺术史》:是我至今接触到唯一能让我一口气看完的艺术史类书籍。



正如作者意公子在书中提到说:“但凡能打动你的,对你个人而言就是好作品。”


这本书打动我的,当然不仅仅是封面那个带着“达利式”小胡子的蒙娜丽莎。更是整本书的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作者从历史本身结合他自己的理解,为我们讲述了这段漫长又妙趣横生的艺术历程。


用唯物论观点来说,历史无非就是一些死去的事。但从它对与个人的影响来说,却又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大话西方艺术史》之所以能打动我,可能就是因为它并没有将历史当作一件“已死”的东西,尤其是艺术史。


01.神话与艺术,起源于人类寻找的“永生”


说到艺术,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罗马,不管他们的地域相隔多远,我们可以发现神话都是他们相同的主题。而所谓“神话”,它们的创作者其实不是神,是人本身。神话表现的是人对天地起始,对自身来源的思考与认知。艺术就是它最好的载体。



所以自古以来,西方艺术体现的,首先是人对解除疑惑与恐惧的渴望,其次才有所谓美的追求。这与人的需求金字塔也是极其吻合的,首先需要有生存的安全感,然后才有其他高级的需求。


因为人的天性惧怕死亡,于是他们拼命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自己设定了“重生”的神话。看看古埃及辉煌的金字塔和壁画你就知道,这些留存至今的艺术瑰宝,其实它们最初的目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艺术”,与阵容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俑一样,它们不过是当时的人们用以期待灵魂归来的媒介与工具,人类求生欲的极致表现而已。


但就算到了千百年后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笔下,他最经典传世的那幅作品名字也还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生存与灭亡,人类与宇宙的去向,始终是我们绕不开也无法完全解答的哲学难题。人从来没有停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它们也成了艺术最大最深刻的主题。


高更画作

著名心理学家李银河说: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但从艺术史的层面来看,或许最终人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创造的历史和艺术作品,才是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轮回中唯一能留下的纪念和意义。


人的肉体没能寻找到“永生”,但意外地,人寻找“永生”的痕迹——艺术,却历久弥新,替他们“永生“着。那么人究竟算是找到了吗?


古埃及壁画

02.捉摸不定的“美”,是推进艺术的动力


古希腊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开创性的时代,其中之一就是因为“美的代名词“——维纳斯。


她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公元前2世纪末亚历山德里斯的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即断臂的维纳斯)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象征。



以肚脐为分界线,维纳斯身体上下的长度之比为0.618:1,脑袋和身体的比例是1:8,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也就是是最完美的“黄金比例”,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九头身”。


“九头身“确实很美,不然不会至今还在收到追捧和效仿,成为姑娘们的心头之痛。但意公子告诉我们,追溯到公元前20000年左右,《威伦道夫的维纳斯》雕像中,那个胸部大得快垂到肚子,脑袋、肚子、大腿全都圆滚滚,完全看不见容貌只看见肉的,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女神!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而反观我们认为“完美”的断臂维纳斯,仔细看却是个带有男性肌肉线条感的平胸女人。


其实并不太意外,因为所谓的“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说“个花入各眼”,就算在同一时代,每个人心目中的美也不尽相同,又何况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认知高度下呢。


单单从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这个单一形象来说,书中刚才所举的前两尊雕像,以及1538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色彩大师提香画的慵懒“妓女”版《乌尔比诺的维纳斯》都有个性迥异的外形,区别可不是一点半点。



但这不是我们的女神变了,更不是人花心,而是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变了。


无论从神学观念还是现代科学来说,人的思想和眼光都是有限的,所以注定美的概念也不可能是一个放置于任何时间地点都颠扑不破的定式。它从来都是一个主观的东西,也正是如此,因它而产生的艺术作品也都是在个性与变化之中的。


伟大导师马克思说:所有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走向灭亡。又何况人的思维定势?


晚年马克斯

纵观整本《大话西方艺术史》我深深觉得,能流芳百世的艺术创作无一例外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最有特点的代表作。诸如古希腊的灵动、文艺复兴的真实、巴洛克的华丽、印象派的明亮等…我们很难界定这些各自不同的美有何高下,它们都在艺术的长河中有自己的位置,焕发着各自的光芒。


但我们今天似乎可以确定的是,“美”在人的进化中变化,艺术一方面是人类这种精神需求逐渐高启的见证,另一方面它也在促进着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


就像翻飞的蝴蝶带着人奔跑,同样捉摸不定的“美”,就是艺术强劲的推动力。


03. 艺术就是《蒙娜丽莎》嘴角的油彩——极致


既然意公子用《蒙娜丽莎的微笑》来作本书的封面,可想而知论到西方艺术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了。


但你知道达芬奇的这幅画为什么那么经典,蒙娜丽莎似笑非笑的表情为什么人们500年来都没有结论呢?


有科学家在采用技术手段探测后发现,蒙娜丽莎的眼角和嘴角上竟然有将近40层超薄油彩。每层油彩厚度不到2微米,相当于头发直径的1/50!


可见达芬奇对于蒙娜丽莎的这张脸,用心程度远超现在所有爱化妆的美女们。他用自己独特的“明暗渐隐法“和十二分的耐心细致,将油彩逐层涂抹到画布上。才能使蒙娜丽莎的眼角和嘴角轮廓模糊、明暗过度超级自然顺滑,看不到明显的分界。以至于蒙娜丽莎的表情如此”暧昧“与耐人寻味,它因为技法上的极致而成了一个谜。


这让我不由联想起我刚学彩铅绘画的时候,老师就是让我们不断在一个小方格里拉线条。只有耐心认真地拉上几百上千次,那些原本深深浅浅的线条才会慢慢成为一个自然渐变的小色块,堪得入目了。



试想一下,达芬奇要成为这样的天才画家,他手中该是要拉过多少这样的线条,有过多少习作,才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技巧。


就像我们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一样,与达芬奇同期的另一位天才画家、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为了画著名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一个人在脚手架上昂着头画了整整4年;莫奈专注画《睡莲》历时26年。


他们都是西方艺术史册上绝对重量级的大师、领袖,但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时间、心力、体力的全情付出,才是能够令他们的才华不至于泯灭于众人的最好保证。


圣经中有个故事,上帝给了以色列人美地,但真正毫不犹豫、不惧拦阻前去领受这地的只有两个人,剩余的人都浪费了神的这番美意,最终只能留在贫瘠的土地上。


人的天赋就像神赐的美地,往往不是你没有份,而是你不愿意付出行动和努力去得。就算中个大奖,也还要亲自跑去领呢。


“No pain 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很公平。下次如果再叹息自己命不好的时候,就试着想想蒙娜丽莎嘴角的40层油彩吧。


米开朗基罗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算你最终不能成为艺术家,也会是个好工匠。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想要做的事努力过、奋斗过,才不辜负我们短暂而终将逝去的一生。


比起后世的赞誉,我想得到自己内心的充盈与满足更为宝贵和有价值。相信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对艺术史上的竞争对手在这点上会一致同意,你说呢?


结语


一本好书给我们的启发远胜过它装帧与文案,而偏偏这本书可以兼得,也是意外之喜。艺术还在继续往前走,《大话西方艺术史》我也还没讲完。



身边不乏有人看到“大话”二字就开始嗤之以鼻,感觉又是打着速成旗号的”点心书“,虚有华丽丽面子却无法让人吃饱。


就这本书而言,我很想说,用短短300页数来概括30000年的西方艺术史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本书也有很多文字逻辑上的缺点。但既然人类一直在进步,连“美”也一直在变化,那么我们的艺术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是否也可以顺应时代而变一变呢?


毕竟无论大餐还是点心,先做得让人愿意吃才是一切的开端。


意公子说:“我们不需要成为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


确实,我也无法从专业角度评价《大话西方艺术史》。但如果可以通过它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西方艺术,也换一种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就连长出小胡子的蒙娜丽莎也能让我们有新鲜的启发,你一定会发现,艺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


(作者:小小小小小的火 用我的眼睛和头脑与你分享每一份平凡的感动,欢迎关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