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悲剧观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

时间:2023-01-23 19:41:58 来源:书画的世界

大家好,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悲剧观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亚里士多德与《诗学》简介

(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2)《诗学》简介: 《诗学》现存26章,按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主要分析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第二部分(第4-5章)讨论了诗的起源与悲剧、喜剧的发展;第三部分(第6-22章)详细地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方式是动作的表演。接着,还分析了它的六个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最后讨论了悲剧的写作和风格等;第四部分(第23-24章)主要讨论的是史诗的情节、结构、分类和成分等;第五部分(第25章)讨论艺术批评的标准、原则与方法;第六部分(第26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

二、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个定义深刻地阐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基本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抵制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意味。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此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作品亦是真实的,从而得出艺术是具有真实性的结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和史诗都是对一个严肃行动的摹仿。在《诗学》第四章中,亚里士多德说道:“诗由于固有的性质不同而分为两种:比较严肃的人摹仿高尚的行动,即高尚之人的行动;比较轻俘的人则摹仿下劣之人的行动,他们最初写的是讽刺诗,正如前一种人最初写的是颂神诗和赞美诗。” 这里就提到了严肃行动的被摹仿。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摹仿下劣人的行动,悲剧的摹仿对象是具有严肃人生态度和具有高尚行动的人物。

三、悲剧情节论

在《诗学》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指出整个悲剧艺术应该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和“思想”六个要素。亚里士多德早在悲剧的定义中就说,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在悲剧的六要素中也一再强调情节。在《诗学》第六章中,他认为情节就是对于行动的摹仿,情节就是悲剧人物的行动。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而在于摹仿人的行动、生活或者是幸与不幸,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性格,而在于摹仿人的某个行动;悲剧的目的就是布局情节,这是悲剧最至关重要的。正因为悲剧强调动作的被摹仿,所以进而又强调情节,靠着情节,人的行动才能表现。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悲剧是行动的摹仿,主要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在行动中的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不失为悲剧。” 他的这些观点乃是出于戏剧的最基本特征来考虑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应是复杂型的,而不是简单型的。在他看来,情节所摹仿的行动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故情节也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行动”指连贯、其中没有突转或发现伴随的行动。而所谓“复杂行动”是指其中有发现或突转,或二者兼具伴随的行动。另一方面又认为一个构思精良的情节必然是单线的,而不是像某些人所主张的那样——双线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理论中,值得注意的是情节的三大成分:突转、发现和苦难。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之所以能使人惊奇、恐惧,最重要的是依赖于突转和发现。突转和发现以及苦难三种成分是使悲剧情节变得复杂或简单的基本条件,而其中的突转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涉及到情节的安排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衡量一部悲剧的好坏时,主要看它在情节的安排上是否成功。如果整部悲剧在运用性格、思想、言词和形象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情节安排不好,就不能算做是好的悲剧。相反,如果一部悲剧在性格、思想、言词和形象等方面的运用差强人意,但情节安排得却比较好,它就可以算作是一部好的悲剧。他提倡摹仿复杂的行动,即通过发现或突转,或通过此二者共同到达结局的行动。“发现”与“突转”最好是由情节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成为前事的必然的或可然的结果。而简单悲剧和复杂悲剧的区别就在于此。上面所说的“结局的行动”是指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突转”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发现”则是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醒悟或顿悟。 “突转”的运用既增加了悲剧的情节性,使其显得波澜起伏;另外在悲剧人物的刻画方面,人物命运急转直下,引起观众的怜悯之情,也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所谓发现是指主人公由不知到知的醒悟或者顿悟,在《诗学》第十一章中,亚里士多德说:“‘发现’,如字义所表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发现’如与‘突转’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 俄狄浦斯在杀父娶母后的“发现”同时伴随着“突转”,同时由顺境转入逆境。最后一个因素就是苦难,即毁灭或遭殃的行动,例如死亡、剧烈的痛苦、伤害,都必须是有形的,是作为主人公真正不幸的标志。作为悲剧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能否用好发现和突转这两种技巧,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悲剧,而苦难在悲剧中的地位则要相对低一些。

四、悲剧性格论

在《诗学》第十五章中,亚里士多德着重论述了悲剧性格,阐明了悲剧所刻画的“性格”所应具备的要素。首先,悲剧性格要“善良”,但不要十全十美。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是对高尚的人的模仿。所以,他首先要求悲剧性格必须“善良”。他说:“关于‘性格’,须注意四点,其中第一点,也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但是,亚里士多德又指出,理想的悲剧性格应该是“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例如俄狄浦斯、堤厄斯忒斯以及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家族的著名人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十全十美的人物转入“逆境”是不能产生悲剧效果的。其二,悲剧性格要“适合”、“相似”,而又比原来的人更美。所谓“适合”,指性格须与悲剧主人公自身的身份、气质、教养、性别、年龄等适合;所谓“相似”,指人物性格必须和普通人相似。“相似”和“适合”就解决了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看见与我们相似的人遭受厄运,在对悲剧人物表示怜悯的同时,还会让我们产生遭受同样厄运的恐惧,这就是悲剧特有的快感。第三,悲剧性格要多样而又“一致”。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必须用多样性来反映多样的人,写出“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亚里士多德在要求性格多样的同时,也要求性格必须“一致”。最后,悲剧性格必须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必然律或可然律”是被亚里士多德作为性格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的。他认为,事件要是意外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那就最能产生悲剧的恐惧与怜悯的效果。因此,他要求:“刻画‘性格’,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

五、悲剧的成因:过失说

古希腊悲剧中关于不可捉摸的“命运”对于人的捉弄的篇目不在少数,这就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要求反抗命运束缚的斗争精神。在“命运”说流行的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却避而不谈,不谈人对神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英雄人物遭受的苦难,不完全由于自取,由于他看事不明(不知情),犯了错误,而不是由于命运;成败取决于人的行为,英雄做事,自己担当,而不归咎于命运;命运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把它引入悲剧,会削弱布局的内在联系,产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物自身。在《诗学》中,他多次采用其中的情节作为实例,主人公俄狄浦斯就是好人犯了错误,从而由顺境转入逆境的代表。这位主人公虽然从神的预言中得知自己注定有杀父娶母的可怕命运,但他竭力反抗,并试图摆脱这种厄运,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俄狄浦斯终究存在缺点,由于一时动怒,导致了他判断上的失误,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种失误,在相当程度上为《俄狄浦斯王》等古希腊悲剧较多描述了人和命运的冲突,人们也习惯于去用命运观念解释悲剧的原因,从而把命运解释成某种超越于人之外的、而人所无法抗拒和解释的神秘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悲剧产生的原因这一问题时,撇开“命运”这一神秘元素而将其归因于悲剧主人公的过失,事之成败,取决于人的行为。他单纯地从道德因素上来讨论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没有全面地揭示出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

六、悲剧的效果:陶冶和净化

亚里士多德在悲剧定义中指出:“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里的陶冶在原文中叫做“Katharsis”,原是作为宗教术语,意思是“净洗”;作为医用术语则是“宣泄”或者“求平衡”。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的厄运是由于他的“过失”引起的,主人公不应遭殃而遭了殃,也正是因为不应遭殃而遭了殃,所以才引起“怜悯”。之所以会遭殃是因为 “过失”,即主人公自身“在道德品格和正义上,也并不是好到极点”,这种人和我们差不多。正因为与我们差不多,所以我们会产生害怕自己因犯小错误而招致大祸的“恐惧”。那么在这两种情感的基础上,悲剧是怎么达到陶冶(或净化)观众心灵的效果的呢?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给“怜悯”与“恐惧”做出了界说:“怜悯乃是一种痛苦,是因为看到可怕或痛苦的灾难落于不应受此难者身上而引起的。” “恐惧乃是一种痛苦或困恼的情绪,是因那足以招致痛苦或毁灭当前的印象而引起的。” 关于“怜悯”和“恐惧”的定义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也是实用的。亚里士多德正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怜悯和恐惧的原理应用到了艺术上,无论是怜悯还是恐惧,都是一种带有痛苦感的情绪,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能引起怜悯和恐惧的事情给人带来了痛苦,痛苦多了,郁积于人的心中,自然要寻求宣泄的渠道。只有使情感得到适当的宣泄,才能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与获得平静,因此,适当的宣泄是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而悲剧的功用正在于此,具有陶冶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深刻地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主人公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十分公正,他们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错误。悲剧的情节应该是复杂的,应该包含“发现”、“突转”、“苦难”。在总结了古希腊悲剧创作的经验的同时,也首次提出了悲剧学说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学说自此进入亚里士多德时代。

七、结语

上述着重于对悲剧的定义、要素(主要是情节和性格两方面)、成因以及效果进行论述,以期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不仅对于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他的其他方面的学说观点、全面认识悲剧理论发展史也有所帮助,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学说氛围、社会文化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诗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汝信主编 《西方美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4. 熊元义,余三定.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3.

5.叶亮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文学选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