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中国茶艺美学「饮食文化与艺术」

时间:2023-01-24 09:33:18 来源:闲读与苦读

大家好,中国茶艺美学「饮食文化与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通过构图、造型、涂色等手段,来创造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范围或内容,除一般认为的绘画、雕塑以外甚至还包括建筑在内。茶文化中的雕塑技艺,主要集中在茶具和团茶、饼茶的造型及饰面上。

宋朝北苑的龙凤贡茶,其饰面的花纹特别讲究,经常更新。宫内更有在贡茶上加上其他装饰物的活动,其时称为“绣茶”。工艺雕塑中的茶事内容也很多,如清乾隆时,著名雕刻家杜士元在一件《东坡游赤壁》的雕刻中,即刻有一船,上七人风姿各异,船头有一童子在持扇烹茶,茶盘中有三只茶杯,清晰可见。至于与茶有关的建筑,主要有茶馆、茶寮、茶室和茶亭,等等。这里着重就美术的绘画作一介绍。

绘画是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一种描摹或再现绘画起源甚早,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山洞中,就留有早期人类的画作。但是,关于饮茶和茶的有关画卷,迟至唐朝才见提及。据称,在现存的史册中,能够查到的与茶有关的最早绘画,是唐朝的《调琴茗图卷》。

开元年间,不只是茶和诗的蓬勃发展年代,也是我国国画的兴盛时期。著名画家就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俗称大李和小李将军),以及卢鸿、吴道子、卢楞伽、张萱、梁令瓒、郑虔、曹霸、韩干、王洽、韦天忝、陈闳、翟琰、杨庭光、范琼、陈皓、彭坚、杨宁、王维、杨升、张噪、周方、杜庭睦、毕宏等数十人。

而这时,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寺庙饮茶,已“遂成风俗”;在地方及京城,还开设店铺,“煎茶卖之”。上述这么多绘画名家在作画时,特别是在为寺庙作壁画时,不可能不把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中新兴的饮茶风俗吸收到画作中去。

五代时,西蜀和南唐都专门设立了画院,邀集著名画家人院创作。宋代也继承了这种制度,设有翰林图画院,在国子监也开设以了画学课。所以在宋代以后,特别是与今较近的明清,以茶为画,不仅有记载,而且存画也逐渐多了起来。宋代现存最完整的茶事美术作品,首推北宋的“妇女烹茶画像砖”。画像砖是汉以前就流行的一种雕画结合的形式,但唐代以后渐趋稀少。北宋这件妇女烹茶画像砖,画面为一高髻宽领长裙妇女,在一炉灶前烹茶,灶台上放有茶碗、茶壶,妇女手中在擦拭着茶具。整个造型显得古朴典雅,用笔细腻。

此外,据记载,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还曾画过一幅《斗茶图卷》。刘松年是南宋钱塘(今杭州)的杰出画家。淳熙年间学画于画院,绍熙时,任职画院待诏,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施色妍丽,和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可惜的是这幅《斗茶图卷》没有留传下来。

刘松年的《斗茶图卷》虽然不见,但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所作的同名画《斗茶图》则流传了下来。赵孟頫(1254至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封魏国公。其画一脱南宋“院体”,自成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画风影响很大。

《斗茶图》中共画四个人物,旁边放有几副盛放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一茶桶,袒胸露臂,显出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一旁,又目注视前者。由衣着和形态来看,斗茶者似把自己研制茶叶拿来评比,斗志激昂,姿态认真。斗茶始见于唐,盛行于宋,元朝贡茶虽然沿袭宋制进奉团茶、饼茶,但民间一般多改饮叶茶、末茶,所以赵孟頫的《斗茶图》,也可以说是我国斗茶行将消失前的最后留画。

18世纪,随饮茶在欧美的盛起,以茶为题材的画作也陆续见之于西方各国。据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等介绍,1771年,爱尔兰画家霍恩就曾创作过一幅《饮茶图》,以其女儿的形象,画一身着艳服的少女,右手持一盛有茶杯的碟子,左手用银勺在调和杯中的茶汤。另如1792年,英格兰画家爱德华兹曾画过一幅牛津街潘芙安茶馆包厢中饮茶的场面。绘一贵夫人正从一男子手中接取一杯茶,前方桌上放有几件茶具,旁边绘一女子正在同贵夫人耳语。此外,如现在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中的恺撒《一杯茶》、派登的《茶叶》,收藏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院的《春日》、《俄斯坦德之午后茶》、《人物与茶事》,以及现存于苏联圣彼得堡美术院的《茶室》,等等,也都是近两世纪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茶事名画。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汇总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全本《民国名家随笔散文》整理汇总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