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好模特难求 艺术家选模特的标准是什么呢「专业模特需要什么条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克劳德·莫奈《The Monet Family in Their Garden at Argenteuil》,布面油画,1874年
选择模特是某些艺术家的头等大事,对的模特能使他们如醍醐灌顶般灵感泉涌、创作不停。尽管选择标准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从外表和内在进行归类。艺术大师如何在两者间做出选择?原因又是什么?
好看的皮囊
对许多艺术家而言,被魅力触动之时便是灵感“缪斯”降临的瞬间。因此,美貌与气质是许多模特被艺术家“pick”的原因。
克劳德·莫奈《Springtime》,布面油画,50×65.5cm,1872年 © Walters Art Museum, Baltimore
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便是如此被卡米尔(Camille Doncieux)吸引并乐此不疲地描绘她的。从模特、情人到妻子,莫奈描绘了在树下阅读、在海滩度蜜月、与小莫奈Jean嬉戏的卡米尔……似乎对她的美画不完,也画不厌。
克劳德·莫奈《撑阳伞的女人(Woman with a Parasol - Madame Monet and Her Son)》,布面油画,100×81cm,1875年 © Location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克劳德·莫奈《临终的卡米尔(Camille Monet on Her Deathbed)》,1879年
直到卡米尔32岁病逝时,莫奈依然在描绘她。其在信中写道:“我盯着她的前额,几乎机械性地观察死亡在她僵硬脸庞上的颜色变化。青、黄、灰……条件反射让我不由自主地采取无意识行动。”可见莫奈对这位缪斯的爱之深,失去她时的痛之切。
埃德加·德加《Two Ballet Dancers》,约1879年 © Shelburne Museum, Shelburne, VT, US
埃德加·德加《Ballet Scene》,1879年
芭蕾舞女之于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如同卡米尔之于莫奈。这位法国画家对芭蕾的钟爱众所周知,其两千多件画作中,一半以上作品的灵感源于芭蕾。
埃德加·德加《Dancer with a bouquet of flowers (The Star of the ballet)》,1878年
不同的是,德加眼中的美感并非女性魅力,而是连贯优雅的线条。这位终身未婚的画家曾说:“人们叫我‘舞女画家’,但他们有所不知,我最感兴趣的是捕捉动态和画漂亮的衣服。”如其所言,德加的画作没有风情和肉欲,只有芭蕾舞线条的古典之美。
埃德加·德加《Two Dancers in the Studio (Dance School)》,1875年
有趣的灵魂
相比之下,“灵魂画手”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反倒迷恋人性的丑陋、暴烈与矛盾。其缪斯乔治·戴尔(George Dyer)便是一个看似凶悍、实则脆弱的犯罪分子;两人长达八年的感情更是相爱相杀。但越痛苦,培根的作品就越直击灵魂。
弗朗西斯·培根《Studies of George Dyer and Isabel Rawsthorne (left panel)》,布面油画,1968年
弗朗西斯·培根《Triptych-In Memory of George Dyer 》,布面油画,198×147.5cm(每幅),1971年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DACS 2008 Fondation Beyeler, Riehen/Basel
弗朗西斯·培根《The Black Triptych》,1973年
同样“画骨不画皮”的还有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只不过他绝不会像培根那样轻易给陌生人作画。这是因为作画在弗洛伊德看来犹如交友般私密、个人,不仅模特会被艺术家剖析出真实的自我,艺术家本人也会向模特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卢西安·弗洛伊德《Girl in Striped Nightshirt》,布面油画,29.5×25cm,1985年
卢西安·弗洛伊德《The Painter’s Mother IV》,布面油画,27.3×18.6cm,1973年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 Bridgeman Images
更重要的是,该过程往往经年累月,使两人在创作结束后拥有更深厚的信任和亲密感。因此生性敏感、自我边界感强的弗洛伊德,往往只会选择其亲友、爱人或者熟人作为描绘对象。
卢西安·弗洛伊德《Pregnant Girl》(局部),布面油画,91.5×81cm,1961年
卢西安·弗洛伊德《Baby on a Green Sofa》,布面油画,16.3×24.3cm,1961年
如果说弗洛伊德只画熟悉的灵魂,那么19世纪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就只画女性的知性与内涵。卡萨特喜爱以母亲和姐姐为模特,通过描绘其独立于男性之外的日常,来强调女性的自尊自爱、育儿责任以及日益提高的政治与社会意识。
玛丽·卡萨特《Five O"Clock Tea》,1880年 ©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玛丽·卡萨特《Lydia Reading the Morning Paper》,布面油画,1878-1879年
该观念曾在19世纪被视为极端,画家本人就回忆道:“一位美国朋友语气略带愠怒地问我:‘这就是脱离男女关系之后的女性吗?’我告诉他是的。”现在看来,这些被轻视的普通日常,恰恰体现了女性的社会担当与个人修养。
玛丽·卡萨特《Woman Sitting with a Child in Her Arms》,1890年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奥菲利亚》(局部),布面油画,76.2×111.8cm ,1851年 © 伦敦泰特美术馆藏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涵,艺术家出于创作多样性的考虑,总会与多个模特保持合作。当某个模特带给画家的灵感枯竭时,两人的合作也会就此终止。
但丁·罗塞蒂(Dante Rossetti)《The Day Dream》(局部),布面油画,158.7×92.7cm,1880年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这似乎有些残忍,但更换模特往往能促进创作上的“新陈代谢”,因此创作至上的艺术家们都无一例外地会在灵感枯竭后踏上寻觅下一个“缪斯”的旅程。而对于被描绘对象而言,如何应对从得宠到失宠的跳崖式崩溃,也是其必备的职业修养之一。如果你是艺术家,你会选择“好看的皮囊”,还是“有趣的灵魂”?
蹦迪还是看展?我们让你同时实现!
曾风靡一时的智能手机,你用过哪几款?
后苏维埃的青年文化,如何成为全球最酷潮流?
编辑、文方淑君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