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中国舞扭秧歌「东北秧歌属于汉族舞蹈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中国舞,很多人会想到专业的舞者,穿着精美的汉服,踩着古典的节奏,舞一曲惊鸿。
唯美,端庄,大方,世间最好的词用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过,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舞——秧歌,它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受百姓欢迎的民间歌舞之一。
提到民间歌舞,这是相对于专业歌舞的一种说法。
两者最重要的区别,一是民间歌舞形成并流行于民间,二是民间歌舞通常密切联系人民的生活,如表现劳动生产,或者狩猎等劳动生活。而且各民族的民间歌舞体裁、风格也都不相同。
当然,不管是专业歌舞,还是民间歌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在反映着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包括,我今天分享的秧歌——它是北方汉族地区比较重要的民间舞蹈形式,也是现在北方地区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
秧歌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也称社火。
秧歌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据说从宋代开始 ,便已经形成了。
清朝吴锡麒在《新年杂咏抄》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过去的习俗是春节、元宵节闹秧歌,现在闹秧歌变成了一种节日庆典必备的活动——几乎凡有重大的节目,比如国庆等,闹秧歌变成了一种全民参与互动的最好活动。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的秧歌队是要报名参加的,而且要排练多次。
每到秋收过后,大家开始筹备秧歌队,几乎是每家都要有一个人报名参加,甚至于两口子都是“主力”。
秧歌表演可大可小,场地也并不受太大的限制。可以是几十人甚至于更多表演,也可以是几个人组织起来不范围表演。
倘若人多,那大多数情况下是要有“过街”的!过街顾名思义,就是秧歌队随着音乐,做着简单的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在街上行进。装扮簇新的秧歌车缓缓行驶在前面,车内是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的伴奏着。秧歌表演者集体跟在后面,边走边变换着随着节奏踩点变换着动作。道路两边是观众和行人,跟着秧歌队过街绕行着。这种时候,如果观众和行人也想参入进去,是完全可以的。大家跟在秧歌队的后面或者旁边,同样随着鼓点节奏,兴高采烈地舞着。
不管是陌生人,还是原来认识的朋友,男女老幼,相互配合着。拿着身边可以做道具的任何东西,比如一把扇子,或者长长的围巾,欢快舞蹈。别担心自己跳得不好,愉快地节日气氛才是最重要的。
过街结束后,通常要进行“大场”表演。
这是秧歌表演者最为情绪热烈的时刻,由一领队带头,大家走出各种花样的舞蹈队形。
如果现场有多支秧歌队,那就更热闹了。每支队伍的舞蹈队形并不完全一样,服装道具和造型也不一样,简直让周围人看得眼花缭乱。
什么“卷白菜”啊“珍珠倒卷簾”啊“双胜”、“大游四门”、“十二莲灯”、“蛇盘九颗蛋”等花样繁多,再配合着旱船、霸王鞭、跑驴、小车、大头罗汉、腰鼓、高跷、龙灯、猴子等,更是将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不过,每个地区的秧歌还是有所区别的,也有不同的风格。一些重要的活动和节目的时候,不同地区的秧歌队会相互去其他的地方演出,更显得热闹非凡了。
如果观众固定,或者场地小,秧歌演出的人也少。
过街可能就会取消了,但是“大场”还是会有一些内容保留。这种时候,就是“小场”了。
小场主要是表演一些带有情节的歌舞,或者歌舞小戏。这些往往是看当天的情况,不少是现编现演,现唱现跳的,很考验秧歌表演者的功底的。
期间,还要穿插一些刚才“大场”表演的环节,比如高跷、膘鼓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下次来北方旅游的时候,尝试参加一下秧歌舞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