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武汉的幼儿园里有一群硕士老师吗「武汉考研」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刘雨婷教师给孩子们制作水墨效果。
肖燃教师带着孩子们玩滑索。
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通讯员曾瑛 李静
硕士研究生进幼儿园当“孩子王”,是人才的浪费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武汉幼儿园新招的老师中,不少为硕士研究生。据武汉市教育局数据,截至2020年,全市2.9万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园长中,有近200名硕士研究生。在江汉区今年9月新进的幼师中,有一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记者连日来采访数位硕士幼教老师发现,学前教育远比一般人所理解的更加复杂、精深,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和指引。这些老师对幼儿教育怀有热情,为幼儿园带来更新、更先进的理念,也将思考、研究、学习的习惯带到了教育实践中。
■ 学前教育绝不仅仅是“看看孩子”
2012年,刘晓晖研究生毕业并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被分到了江汉区的百灵幼儿园。“当时的百灵幼儿园在老园区,在一条车都开不进去的巷子里,园所也小,总共只有4个班。”刘晓晖说,她是这所幼儿园15年来的第一个新老师,刚来时很“受挫”,感觉和自己的理想差别太大。
刘晓晖喜欢小孩,也有耐心,高中毕业时她在同学录上写下理想——当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大学读的师范英语,考研选了云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这里的孩子更需要专业的学前教育。”看着百灵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刘晓晖决定留下来。她告诉记者,学前教育绝不只是“看看孩子”,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刘晓晖介绍,学前教育专业里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课程,每个领域里有更细致的研究分支。
读研期间养成的做研究的习惯,刘晓晖一直保持着,也用在了实践中。有段时间班级出勤率不高,刘晓晖就顺着现象找源头,拿着考勤表比对分析,发现除去请事假,孩子生病请假的多,再寻找生病的根源,发现午睡时间空调控制不好孩子就容易感冒。于是,她把空调的开关时间一再精确,让孩子不受凉、不燥热,降低孩子生病请假次数。
她研究的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开发了百灵幼儿园的游戏园本课程,让孩子们在小空间里也能有上百种游戏可玩。她和江汉区学前教育的同伴们一起研制“幼儿园养成教育家园互动手册”,已经在全区推行使用。
如今,刘晓晖已是江汉区教育局的一名教研员助理。2019年,她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带领江汉区的13名幼教老师共同成长。她要求工作室的成员三年内能申报上自己的课题,每月开读书分享会。“课题不是无端而来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困惑。”刘晓辉说。
■ 艺术硕士用创意水墨带孩子感受美
11月5日上午,童梦幼儿园教师刘雨婷带着孩子们玩起创意水墨画。他们一起观察一滴墨汁落入杯中如何慢慢舒展开来,一起用黏土给水墨竹林添上叶子,在黑白世界中体验艺术的美和快乐。
成为一名幼教老师,刘雨婷的专业“跨”得有点远。她本科学的艺术设计,主攻服装设计,研究生读的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有那么几年,服装设计领域更需要的不是‘设计师’而是‘打板师’,和我做设计的想法差得很远。”刘雨婷想到,小时候学校里的美术课会被主课“占领”,美术教育比较薄弱。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启蒙做起。于是,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进入幼儿园,当一名美术老师。
一进幼儿园,刘雨婷懵了:原来幼儿园不像小学一样分科目,没有专门的美术老师,每个老师都是“全能型”。为了能快速适应幼师角色,她买了台电子钢琴,每天回家要练一会儿钢琴、学一个手指游戏。
坚持下来后,刘雨婷越来越意识到学前教育的价值。童梦幼儿园的特色是发展传统文化,刘雨婷结合自己的美术特长在班里开创了水墨艺术坊,拿来棉花、树枝、沙子等各种材料和水墨结合设计出了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到“美”是什么。水墨坊里,孩子们可以用水墨在白布上涂鸦,再把布裁剪成各种形状,制作成个性十足的服装“穿”在身上。
班里有个孩子很内向,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相处。每天画画时,刘雨婷就跟他多聊一会儿,问问他画的是什么。慢慢地,孩子学会了通过画作表达、释放自己,也和小伙伴玩到了一起。
“我的工作能看到孩子的改变和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非常有意义。”刘雨婷说,“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几年工作越做越带劲。”
■ 他们想做幼教中的“教育家”
肖燃是江汉区六渡桥幼儿园的老师,性别男。有家长开玩笑把幼儿园的男老师比作“大熊猫”,而像肖燃这样有硕士学历的幼儿园男老师,更是少之又少。
肖燃本科在武汉音乐学院学通俗声乐演唱和编导,大学毕业后,他说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他要去和孩子们在一起。他考了湖北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幼教老师。
读研时,肖燃研究的重点是幼儿的动作发展,对孩子的动作发展各个阶段特征熟记在心。孩子们户外活动时,他喜欢在旁边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再设计一些相对应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自主游戏中不断成长。“我读过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书籍,在行动之前我会先观察和思考,不盲目干预孩子的行为。相信孩子,是我的出发点。”肖燃说。
“相信孩子”,也是马绪红不断提起的一句话。长着娃娃脸、戴着圆眼镜的马绪红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学前教育专业,今年9月,她进入盛世红苗幼儿园工作。
马绪红曾把幼儿园的一次游戏过程写成了一个案例。一开始,两三个孩子扮演警察和小偷,在“抓小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角色的概念。玩着玩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他们自己创造了更多的角色,尝试自制道具,让一个小游戏变得更加丰富。“整个过程,我作为老师都没有打扰,只会在他们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并且鼓励他们实现想法。”马绪红说,如果没有深入的理论学习,她可能做不到如此坚定地“相信孩子”。
马绪红说,大三时她曾在一所幼儿园实习三个月。虽然学过很多方法,但突然面对一大群孩子,她感觉自己“控制不住局面”。她意识到,幼教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都很扎实的专业,于是大学毕业后她选择考研。读研期间,她研究如何运用戏剧去进行幼儿教育。为了完成论文,她在一所幼儿园待了一整个学期,开展戏剧游戏,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
“学前教育近些年发展很快,知识、理论都在不断更新,需要更多有学习研究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加入。”马绪红说,当幼儿园老师看上去简单,想做好却很难,希望未来自己能成为幼教中的“教育家”。
■ 希望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幼儿园
高学历人才进入幼教行业,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蔡迎旗教授看来,是一种正常、可喜的现象。她说,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人的事业,是“根的事业”,儿童时期身体、心理、认知等方面发展对人生的未来有很深影响。
她解释,0到6岁幼儿所学的知识虽然浅显,但身心发育速度远快于成年人,这意味着幼儿的稳定性更弱,因此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观察、沟通、环境创设等能力。
“硕士甚至博士当幼儿园老师并不是人才的浪费,相反,这样高水平教师的比例仍然太少。”蔡迎旗介绍,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以专科为起点,硕士、博士比例比较低。在华中师范大学,每年大约有30多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其中大部分去了中职、高职任教。“希望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固有印象能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幼儿园一线。”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