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刻坯法陶艺「制瓷工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的许多工艺,其技艺与艺术都是相辅相成,巧妙结合发展而来,比如刺绣、绘画、刻瓷等传统艺术有着共同的渊源。
一、瓷刻刻瓷起源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距今三百多年。刻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的巧妙结合。
陶瓷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新的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层出不穷。
刻瓷艺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采用特制工具在陶瓷器皿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花纹再赋以墨彩。
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厚的金石篆刻之趣,技法独特、风格立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陶瓷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讨研究改革创新。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二、料器料器即用玻璃料条制成的传统手工艺品,所用材料采经低温加热熔软之后,制成生肖、瓜果等案头陈设,或作儿童玩具。
料器始于元代,经明至清发展起来,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鼻烟壶,以清代乾隆年代北京料鼻烟壶较负盛名,当时有专门制作鼻烟壶的店家 。
最初,料器以小型装饰物为主,如串珠、耳坠、胸饰、纽扣等,也有灯具、鱼缸等大件物品。正月十五灯节上就有了烧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灯,并已有经过彩绘的料丝灯。
清康熙年间,料器的制作工艺已越发精细,作品观赏性增强。代表作有十二生肖,造型逼真,生动可爱。如今,料器产品已达1800多个花色品种,造型生动,惹入喜爱。
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时而拉,时而粘,有时用剪子铰,有时用镊子拽,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
从加工技法上来说,料鸟兽、料花等料器制作不是难点,行内人描述说,跟捏糖人的技法差不多,主要在于艺人对各种动物等形态的把握。
三、矾塑矾塑俗称矾塔。系用金属丝扎成各种模型,辅以彩线再浸入矾水池中结晶而成的立体造型工艺品。结晶时间的长短、溶液浓度的不同等均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矾塑糅合了彩扎、堆塑等工艺技法,以线条为主,既用写实的手法造型,又以明矾晶莹剔透的天然神韵表现一种特殊的意境,具有通透空灵、雅韵天成的特点。
空灵是矾塑虽然以具象手法构图,但同时以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表现一种崇高或吉祥的意蕴,以有限的艺术形象和在立体画面上留出的空白,来表现无限的艺术意境。
加之矾塑造型的表层覆盖着一层晶莹的明矾晶体,通透闪亮,剔透玲珑,形成一种“透明的含蓄”,画外之情闪烁其间,散发着既赏心悦目,又含蓄淡雅的美。
通透是矾塑作品既富有艺术性,又蕴含着科技的魅力,每件作品都要经过恒温40℃的明矾溶液浸泡,自然产生结晶后才能成型。
完成结晶工序后的矾塑作品,其质感胜似白玉,通透不逊冰塑,用红黄蓝等各色彩线扎成的坯型,在无数颗皎洁晶莹的明矾晶体的折射下,映衬出绚丽多姿的光彩。
总之,这些独特的技艺,为我们创作出众多艺术品,来扮靓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生活也离不开艺术品,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