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大家好,朝鲜人在丹东「丹东对面的朝鲜是哪个城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想去朝鲜,只有一条路,去朝鲜官方旅行社填表交钱,加入新义洲二日游或者平壤四日游旅行团。朝鲜官方旅行社在中国只设有一个点,这个点就在辽宁丹东。
多年来人们带着猎奇的心态观望这个城市,用不着了解更多,毕竟和自己关系不大。出生在丹东的建筑师梁琛多年后开始回望和审视自己的家乡,用那种理性的,甚至带有一点旁观者的视角将丹东做了时间切片式的研究——将日常景观编织出一个图景,从这个图景中我们看到丹东的另一个模样——丹东还是那个丹东,但丹东和不是丹东人的每一个人都有关联。
时髦的丹东
梁琛2006年离开丹东上大学时,他对从小生长的丹东印象很粗浅。总结下来,在他离开之前的丹东是一个前沿时髦的城市。地理上丹东属于临海、临河的边境城市,是进入东北大地纵横交织的时空的切口,也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多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边界要塞:
从中朝地台到郯庐断裂带,长白山的火山运动到鸭绿江的形成,从战国时期燕长城的修建到满清“龙兴之地”的柳条边,上游顺江而下的原木木筏到下游木材交易的江口“木都”,从甲午海战(1894-1895)到日俄战争(1905-1906),日本殖民者1904年强筑安奉铁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到1945年败撤中国的最后一站,从1950年被美军炸断的鸭绿江大桥到战争胜利后通达北朝鲜的重要口岸,从1965年前的“安东”到1965年后的“丹东”,大唐的安东都护府到社会主义盟友国的“红色东方”,从建国前以贸易、丝绸等手工业为先导,到建国后成为轻工业明星城市,再到现在网红旅游城市的崛起——丹东,是东北亚视角下的“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
丹东著名景点鸭绿江断桥,图片来自网络
互联网普及之前,丹东的地理优势带来信息上的优势,体现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梁琛的父母以前开过音像店,音像制品的更新比起东京和首尔只延迟两周。梁琛小时候遇到过“哈韩”和“哈日”热,日本漫画和韩国歌曲那时风靡全国各地,丹东处于这个潮流的前端。从照片上看,20世纪90年代梁琛父母辈的衣着已经很时髦,“这种时髦不是我觉得,也不是我那个时候觉得”,其实拿到现在看也不落伍。
但到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后,像需要在音像店打听最新出的磁带、CDDVD专辑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音像店传播者、科普者的角色被互联网消除。以此外延,丹东这座城市地域上的信息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现在的丹东高楼林立,图片来自网络
梁琛从离开到现在每年回家一两次,这十几年来,丹东像中国的每一个被经济改革改变的城市一样,也开始发生变化。梁琛居住的片区,从工厂转变成住宅。不同时期的住宅一块一块长起来,从1980年到2020年,“你会发现丹东我家那一片住宅是40年长的”,一眼望过去,就是中国40年的住宅历史:从1980年的六层红砖板楼、一梯八户一梯十户的塔楼,后来又开始南北通透的板楼、花园洋房。
如今的丹东依然是一个林业、矿业、水、海洋资源都很丰富的城市。丹东草莓享誉中国,也是去北朝鲜的必经之网红城市。外界对丹东的认知仅限于此,是无可厚非的正常逻辑。但是梁琛要解决自己个人的一些认知,百度百科的词条回答不了任何个人史的追问,于是他做了一个七年的对自己家乡的研究,从自家的装修开始。
布罗代尔的研究尺度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有一本代表作《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区》,他提出的“历史时段理论”最早在这本书里体现,这是他享誉国际史坛的主要原因。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
在这部书里,布罗代尔指出了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三个概念,后来他把这三个时间称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这样划分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尺度对历史进程来说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地理时间变化最缓慢;个人时间变化最快;而社会时间的变化介于二者之间。这种快慢不同的变化节奏,产生了对历史进程的不同影响。
书里囊括了布罗代尔对地中海以及沿岸所有国家的大区域历史研究,把16世纪后半期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梁琛觉得布罗代尔的研究理路很天才。身为一个建筑师,梁琛希望用布罗代尔的方式去研究一个建筑场地的历史。
“他的方法其实就是尺度,怎样从更大的尺度看这个区域,怎样从中尺度看这个区域,怎样从小尺度看这个区域。我做丹东研究,范围很简单,只属于我自己的区域。因为我的初衷是为了认识我自己。”
“认识自己”是源于梁琛很多次和朋友喝酒聊天,聊起童年往事时产生的兴趣。十岁之前梁琛几乎没有记忆,记忆点不超过十个。他为此请教过心理学家的朋友,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没什么问题,恰恰没什么问题,说明你那个时段比较幸福。
人的记忆很多建立在羞耻感之上,有些学者认为,女生相较男生更早有性别意识,便较早开始刺激记忆。如此推理,梁琛的童年没经历什么挫折与磨难,甚至生活中像搬家之类的变化,他的记忆便是大面积的空白。虽然这是好事,“可关键是我连家是什么样子也想不起来”。
梁琛根据照片用模型还原了自己家的三次装修
梁琛开始翻相册,根据照片把童年的家用模型还原。他把装修过三次的家庭空间都做出来。然后进一步考古房子是什么时候盖的:1982年盖的,从工业区到住宅区的第一批住宅楼。小区原本是工业用地,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修改规划,相应的政策下来,便起了这样一片楼。
从装修,到盖楼,到街区,到用地规划……梁琛从自家开始,慢慢放大版图,把自己作为建筑师的手段与工具都用上了,发现看似边缘的东西和中心都有很隐秘的联系。为什么起初是工业用地?是日本当初强建南满铁路附属地的时候,把这片土地占为工业用地。城市为什么是日本人在建设?因为日本很早占领了朝鲜,日俄战争打赢之后,日本赢得了把朝鲜铁路与俄国人在东北建好的T字型中东铁路连通的机会。丹东因此成为从日本殖民者从朝鲜半岛进入中国铁路的第一站,所以丹东这个城市是日本为了强修建铁路而形成的新城。
一切不是无中生有,都是必然走到了这一步。你感觉这个边陲城市和所有人都没关系,最终发现多多少少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一本书,一个展览
梁琛把对自己的这种追问做成了一本书,借鉴建筑师伊姆斯夫妇1977年拍的实验影像作品Powers of Ten的倒叙形式,从宇宙到微观世界,以每隔10的10次方的尺度递进。梁琛借用了宇宙到地球的部分,但是在城市尺度、社会尺度、个人尺度上,梁琛夹杂了属于个人史的部分。这本书是梁琛整个研究的基础架构。
梁琛《阿莱夫No.2》,书籍装置,80 ×52 ×120 cm,2022
基于之上的积累,梁琛又策划了一个展览《从安东到丹东:鸭绿江上的木筏、断桥与过客》。展出了16位丹东籍和非丹东籍艺术家的不同视角的创作与项目。展览思路也很清晰,从不同尺度的切片展示丹东错综复杂的历史时空。
梁琛身份跨界,有人认识的是建筑师梁琛,有人认识的是艺术家梁琛。可能通过他在直向建筑参与设计的北戴河的孤独图书馆和他为何翔宇在额尔古纳设计的住宅“众方纪”,或者是通过麓湖•A4美术馆的梁琛个展和外交公寓的研究性展览《1976/2020》;一些学者是通过2018年梁琛去人民大学参与讲演的“日常生活论坛”认识了他。“我的研究他们早就知道了,我要感谢他们,一直在鼓励我,让我完成这样一件事。他们觉得我这个研究在人类学领域里是非常新的方法。”
梁琛当时为论坛做了400多页PPT,邀请他参加论坛的人大教授在第一天论坛结束后对梁琛说,你把PPT上的字都删了,连标题都不要有,全是图。“在人文学科里极少有人用视觉化的线索把人类学的工作全部串起来,这将是一种很有突破性的尝试。”这些都是那位教授告诉梁琛的。梁琛作为一个人文社科体系之外的人,并不很清楚确切的学术方法,他只是在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串联一些事情。
论坛来的《发现东亚》的著名学者宋念申老师对梁琛说,你个人史的部分,是没有人能替代的。而且是视觉化的表达,你有建筑师的优势,又有艺术家的优势,你能够把它视觉化、场景化、作品化。这不是一个碎片化、短暂的口述史实践,而是一种多媒介、长时段的个人叙事。最后是一个个人意志,你的个人意志甚至要反噬整个研究。这个之前没人做的。
讨论的时候有社会学家对梁琛提出质疑,你这是个人史,只是分享了一个个例,不具有普遍性。梁琛的回应也很简单,我的普遍性是方法论,每个人都有家乡与童年。我以我为例,呈现的是方法,不是样本本身。如果每个人都用我的方法去寻找自己,这就是普遍性。
因为这种批评与自己的回应,梁琛做了2020年上海OCAT的展览“空间规训”,找了12个建筑师,每个人做一遍家乡,再做一个自己设计的建筑,24个点,全国铺开了。梁琛表示:“丹东研究其实为空间规训提供了策展思路的借鉴,空间规训又为本次展览提供了工作方法上的铺垫。丹东,对我来说是一种方法论。”
呈现日常而非猎奇
纪录片导演赵亮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在江边》,聚焦在2004年前后丹东的朝鲜“越界者”的故事。在片中访问了居住在边境附近大量的中国本地居民、朝鲜生意人,还有与几名边境守卫“相遇”。但梁琛没有选择这个纪录片作为展览作品,中朝边境的传奇故事是一种猎奇景观,他恰恰不想呈现一种猎奇的状态。“总体上这是一个冷静客观的展览,作为策展人不能变成主观的煽动者;再者,对于丹东人来说,朝鲜的所有奇观都是日常。
丹东人对鸭绿江的概念就是鸭绿江公园,每个没有空调的夏日,大家习惯地要出去走走,“从我家走到江边,再从江边走到鸭绿江断桥,再从断桥走回去。天天看到的就是这个景象,有时对岸因为限电漆黑一片,只有远处的金日成广场上隐约溢出微微黄色的光亮”。
,时长00:23
赵亮《远方的目光》之一,双屏录像,27' 30'' / 2h 32' 2019-2021
展览展出的是赵亮另外的作品《远方的目光》,拍摄的是鸭绿江对岸的一个村的村口的冬天和夏天。都是日常生活,“他们的市政设施不太好,洗澡、洗头、洗衣服、打水全在江边,就像大家最初在河边生活的场景是一样的。”
但“脱北者”总是带有政治意味,挑战政治时局没有意义,梁琛也并没有想去蹭战争与地缘的热点。研究做了五六年,展览准备了半年,开展的时候俄乌战争开始,这并不以梁琛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但在战争环境下,很多人对地缘政治开始关注,这似乎不是个坏事。然而梁琛想呈现的是另外一个景象,让一个人对丹东的了解不仅限于新闻头条或百度百科词条那样轻薄。一个复杂城市的历史会像大辞典那般的厚重,线索庞杂到梁琛觉得自己还没捋明白。但他要在这个展厅里创造一个丹东的空间,让年轻人对丹东有一个不局限于当下景观的认识。
张烁作品《欢迎来到安东》,尼龙织物、棉织物,尺寸可变,2022
展览现场,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十点睡觉艺术中心错乱的空间被梁琛运用到了极致,层高很矮,空间丰富,有两个大厅,梁琛用这个剖面微缩了鸭绿江的剖面,一段映射丹东城市,象征高楼大厦、现代性、迷宫;两个大厅的地面是江面,对面就是彼岸。展览所有展品之间都有互动,埋了线索,“不是各自为政的状态”。
展览的海报大家都说好看,因为海报完整契合了多元复杂的概念。丹东曾经或正在使用满语、蒙语、俄语、日语、中文简体、繁体,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种族;梁琛和设计师张烁一起研究了丹东历史以来的公共字体: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城市字体,像火车站一些重要建筑使用的字体;二是旅行游览册,两个人一起收集了很多丹东历史中的城市导览手册的字体。海报将上述这些元素捏合到了一起。
展览海报设计:张烁
很多不同类型的作品,梁琛造了一个框架将它们一一归位,一一展示,被大家所观看。展览也是以艺术、建筑、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边界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后现代全球文化景观的重要现象,发源于现代西方的当代艺术和“地方文化”间的时空差序正在逐步消解,并在互相引用中重构着全球公共文化的秩序和边界。正因此,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不仅成为理解当代知识生产之具体情境的必需,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发展立足本土的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路径。
何翔宇《证据》,16毫米胶片转数字录像(彩色,有声)
绘造社《朝鲜碎片》,彩色玻璃,91.5 ×91 cm ×6,2022
梁琛《阿莱夫No.1》局部,双屏影像装置
贾霭力作品《节界的凝视》,综合材料
王宁德《对岸》,综合材料,400 ×1000 ×20 cm,2021
尹吉男《说说我的鸭绿江》,书籍装置,尺寸可变,2022
(左)岡田和裕《满洲安宁饭店》,书籍装置 (中)何翔宇《证据》、《黄色泳帽》 (右)王宁德 《对岸》
方志小说工作组,于达禾《江》,布面油画
孙海霆《丹东,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度》 艺术微喷、Fantac纯棉蚀刻艺术纸 尺寸可变,2021
梁睿《#1 ‘’‘’‘’‘’》局部,铝、煤炭,80 ×80 ×80 cm,2022
张推推《绿江》,单频影像(彩色,有声),13”04’,2022
关于策展人
梁琛
Liang Chen
建筑师,艺术家。1987年生于辽宁丹东,2011年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获建筑学学士。2011—2015年工作于直向建筑,任理事;作为项目建筑师完成阿那亚三联海边图书馆(“孤独图书馆”)。2017年开始独立建筑与艺术实践,成立工作室阿莱夫时空研究所,开始独立建筑与艺术实践,建筑代表作品:众方纪;曾在A4美术馆,外交公寓12号举办个展;曾在上海OCAT策划展览《空间规训》。在建筑和艺术的双重实践中,梁琛关注一个确定集合(具体概念、物体、空间等)在时间上长时段、多时段、大尺度的流变与时空积累。自2013年开始,梁琛在对家乡辽宁丹东长时段、多时段的观察研究与自我分析中层层推进,构建起他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基于近年来在丹东、额尔古纳、新疆等地丰富的地方文化研究和建筑实践,梁琛亦发起了以艺术、建筑、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边界计划”。聚焦于知识生成与交换之前沿的边境地带,他试图以跨学科的视角管窥更为广阔复杂的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心理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