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隋唐时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时间:2023-02-03 13:25:23 来源:星汉古韵

大家好,隋唐时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一统天下,改变了三百多年的分裂状况,而唐朝则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时期。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富有,也使得造林活动更加频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阶段。皇家园林从宫殿与宫城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体,但同时也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精密结合。



因此,园林的发展比前朝各代更为进步、繁盛、帝王建有规模宏大的苑囿,达官贵族也建有不亚于皇家园苑的私家宅院。特别是在开放、发达的唐代盛世,贵族生活奢侈,会客、宴饮、歌舞,往往都在宅园,动辄百人,因而园林都非常大。在皇家苑囿和贵族宅园之外,隋唐时还有一部分文人、雅士小园,文人、雅士大多满腹诗文,趣味高雅,审美情趣自是不同,因而他们所建的小园多极富文化内涵,雅致清新,充满诗意。



隋唐园林发展进程



隋唐时期,园林的发展开始两极分化:一方面自然山水园林盛极一时,如王维的辋川别墅、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李德裕的平泉山庄皆建于山野之地,利用美丽的天然山水营造成休憩场所。王维将住宅游馆建于风景绝胜之地,又以园林建筑或富有特色的山水、植物为主体,构成了一个个雅致独特的景观。王维不仅偕同裴迪等友人经常赏游、聚酒酬唱,而且还用他擅长的画笔对辋川加以描绘,从而使得辋川别墅更加闻名遐迩。


辋川别墅


唐以后,文人士大夫在园亭聚会、游赏赋诗成为常事,即使不通文墨的富家大户修建园林,也必然邀请文人画师捧场宣扬。由于文人、画师更多地参与园林修建和园林活动,也促使园林日益向造景和赏景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该时期文人士大夫长期为官于都市,官务之余,他们渴求有一个自由舒适的场所可供随时抚慰劳倦的身心,或需要一个隐秘的天地可以接纳文人墨客诗酒聚会,于是城市园林便迅速崛起。


当时京城长安城郊的樊川、杜水之间,园林密布,号称 “东 都”的洛阳城内外亦遍布私园。由于城市私园的主人大多饱读诗书、文化素养较高,因此他们在景观设计和园林生活上必然多下功夫,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其造园的目的首先是出于自身休闲的需要,是自娱而非娱人,故不必为了声望或炫耀而大兴土木,规划布局、景观修造都遵循简淡的原则,不追求房舍亭阁的繁复和华美。



白居易的《闲居自题》诗说:“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


履道里宅园中水占了五分之一,竹占了九分之一,四望渺弥苍翠,故居于城中而有水乡之感。园中还建有琴亭、石樽、后世园林创设戏台和曲房提供了依据,而音乐、戏曲的渗入也使得物质的园林从此具有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隋唐园林的特点



隋唐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皇家园林在隋唐三大园林类型中的地位,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重要;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的做法在唐代已见端倪;


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宗教建设与风景建筑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成风景名胜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普遍发展;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宏放风度,又在精致艺经营上取得辉煌成就;园林类型丰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其他园林其创作技巧、手法相较之前时期更为先进、发达,公共园林已多见于文献记载;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园林以其自然天成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艺术综合,独树一帜于世界园林。历经数千年的兴衰演化,隋唐园林一脉承袭而来的自然山水园林,携着时代的节拍,不断丰富、精粹,表现出特有的创造性和无限生命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