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文化书画摄影优秀作品展开展
大家好,七千年前的微笑小说「沧桑的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蚌埠市博物馆展厅里,一个陶塑的小人头向观者展露出似笑非笑的神秘表情。这个人头很小,大概有一个小孩拳头那么大,但其年龄却大得惊人,距今已有七千多年。
这个陶塑人面像,高6.3厘米,宽6.5厘米。整个头部椭圆,头顶一圈发髻(同心圆纹),眉骨隆起,眉毛粗而长并连接至耳垂,右耳垂有一圆孔,眼睛圆睁,鼻子微翘,在紧接鼻子两侧的脸颊上各有5个圆形刺纹,嘴唇轻启,一个美丽少女的形象。其五官比例恰当,凹凸对比适度,人物面容端正精细,神情稚拙可爱,形象简练明快,丰满生动。粗弯的眉下,双目圆睁,目视前方,鼻子扁平微翘,小嘴张开,含羞带笑,耳朵上还有穿孔,符合人体美学,是极为写实的雕塑作品,现藏于蚌埠市博物馆中。
这件陶塑是把蚌壳磨碎成粉末状以后,在渗入黏土沙粒等,由手工捏制而成,由于出土时就已经残缺不全,专家根据几年后同一地点出土的相对完整的陶釜和陶罐的形状推测,这件陶塑纹面人头像应该附属于某件陶器的耳朵部位。纹面人头像的出土,也开创了中国美术的先河。
这件陶塑脸颊上的刺纹被称为纹面,对这一现象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这些刺纹是当时的人直接纹在脸上,雕塑头像上只是更加艺术化将之反映出来,并被艺术化到雕塑头像上的;另一说法是,制作者为了对称、好看,自己加上去的刺纹,是一种艺术化的加工和创作。不过根据一些记载,第一种说法似乎更为合理。据《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这里的文身就包含有纹面的意思,且蚌埠所在之地相对于中原属于东方,历史上曾被称为“淮夷”,起码在《礼记》成书即西汉之前的记录中,就有关于纹身的史料。
纹面跟古人的图腾观念和装饰意识有关,与现代人的纹身有相似之处,在民族学上有很多根源和解释。纹面主要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审美需要,在脸上身体上刻画、涂一些色彩和纹饰,可以增添美感,这种美可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法理解,有的还是对身体的破坏和伤害,但在当时,这是一种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美
这件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为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雕题纹面”的最早实物例证,为研究当时的原始艺术和原始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按照文物定名原则,它从出土便有了自己的学名:“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最珍贵的原始艺术品之一,体现着制作者对造物观念的认识和对原始美学的追求。材料美。该件文物在使用新石器时代早期传统陶塑制作材料的同时,在原料中添加了更为精美的云母和石英粉末,不仅成型坚固,而且更加美观,闪闪发光的面部显得精致与神秘;工艺美。陶塑人头像制作手法洗练,人物塑形比例准确,纹面雕题精美,就全国同时期出土的陶塑人物像而言,无疑是最高水平的体现。神情美。陶塑人头像虽雕刻简练,但手法写意,生动传神,颇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审美韵味,是中国史前雕塑大朴不雕、大道至简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