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这个东西好丑啊「糟蹋东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是视觉动物,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
但最近一段时间,
“丑东西”逆势而上,
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甘肃博物馆文创丑玩偶“马踏飞燕”出圈,
“菜狗”、“绿头鱼”头套、鸡爪袜受追捧,
#这届年轻人为何偏爱丑东西#话题登上热搜。
豆瓣上有个“丑东西保护协会”的小组,
最近一段时间
互联网对“丑”的接纳度正在上升。
小组成员在社区分享偶遇的丑物件,
幽默且略带自嘲地点评一番,
歧视?嘲笑?自卑?在这里不存在。
包容开放氛围,
吸引了23.7万人加入。
“寻丑”:
发现生活之趣 感受生活之暖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丑的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
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
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
这句话在“丑东西保护协会”小组身上,
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组员告诉记者:
一些丑萌丑萌的东西,
第一眼看了很奇怪,
然后越看越上头,
莫名其妙觉得好笑,
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物件,
会带来快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分享出来引起共鸣,
更有成就感。
之后再面对丑东西,
情绪不总是消极的,
心态会放松很多。
比如,有人晒出一双奇奇怪怪的鞋 @浪浪
或者在街边偶遇美人鱼 豆瓣用户 @鱼块
如果被吓到就赶紧吃块蛋糕 豆瓣用户 @请叫我扎志妮
或者买一件大衣放松一下,毕竟还可以打地鼠 豆瓣用户@浊酒
惊到小猫都眉头紧锁 豆瓣用户@️小麦山
“丑东西们聚集在一起,
快乐欢愉,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
一位组员这样说。
审美是非常个性化的评判,
美与丑并不绝对。
一些丑物件在这里被晒出来后,
非但没有被嫌弃,
还找到了伯乐。
豆瓣用户@天南海北吃瓜号
发帖者觉得这件衣服的图案是“精神污染”。
但在其他人眼里就是
“有个性”、“够特别”“很有艺术感”……
甚至有人求链接。
有组员因为自己肢体异样,
感到困惑、甚至自卑。
在小组里分享了自己的“不完美”后,
收到很多开导的跟帖,
还有“对症下药”的指点。
豆瓣用户@蜂蜜芥末懒羊羊
本是“晒丑”而来,
却在这里治愈了心病。
他们开始接纳自己身体上的小缺陷,
与自己达成和解。
豆瓣用户@生菜包包
有个组员和妈妈吵架后,
妈妈换上了“丑”床品,
她更生气了。
但有条评论提醒说,
“这也许是妈妈觉得漂亮的床品
说不定是为了道歉。”
就这样,组员的心情好了很多。
莫忽视代际审美差异、
尽可能理解他人的审美,
是这个小组提供快乐价值的同时,
给组员们提供的正面“情绪价值”。
“论丑”:
生活需要“转念一想”
爱美本是人之天性,
丑的东西往往被人嫌弃、厌恶、压抑,
按照常理,避之不及。
可一段时间以来,
在互联网平台上,
充斥着滤镜过度美化现象。
对美的标准,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趋于统一。
久而久之,千篇一律的“美”,
让人感到疲倦。
审美该有标准化、数据化的标尺吗?
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美,就该自我否定吗?
网友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们宁愿看到生活中“有瑕疵的真”,
也不愿意看到“完美的假”。
丑不一定是美的对立面,
也可以是美的一部分。
“丑东西保护协会”的组长“银色暖气管道”
告诉央视网记者:
美的事物本身就很容易被大家喜爱。
丑东西也想要被人爱、被人欣赏。
比如长得丑一点的蔬菜,
其实口味很好吃,
长得丑的小动物,
说不定性格可爱。
很多丑东西可能只是不够耀眼,
但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优点。
小组的成立的初衷,
是为了提醒大家,
不要忽略生活中黯淡的部分,
可以多一个视角来看待世界。
在吐槽的时候,
不要简单化评判美与丑,
要有“转念一想”的态度,
这样会更包容。
受“颜值即正义”观念的影响,
一些人被外貌焦虑裹挟。
“丑东西保护协会”用相反的理念,
尝试着给他们松绑。
“银色暖气管道”表示,
生活中存在贩卖“美”的焦虑,
这会让大众用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美”,
其实“美”应该是多元的。
希望让大家包容看待“美”这个概念。
倡导保护“丑”东西,
也是倡导审美多元,
消解一些美的禁锢,
以及追求禁锢之美而带来的个人偏狭的痛苦。
“追丑”:
美丑可以互换 切莫失去底线
“丑并不是恶,
审丑也不是审恶,
社会上流行的审丑现象,
我们用不着忧心忡忡,
更不用上纲上线,
平常心对待即可。
美好的社会应该是包容和尊重多样性的。”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春教授
告诉央视网记者。
他表示,
审美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欲求。
一般来说,
和谐是美,畸形是丑;
对称是美,不对称是丑。
不过由于人类对新异刺激的兴趣,
美的东西千篇一律且长时间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易引起审美疲劳,
这时候一些平时被认为不美的东西,
反而能唤起人的良好体验而产生美感。
而且由于文化、
观察视角和个体经验的影响,
人们对美的体验本来就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表现在对美丑的判断上,
经常会缺乏统一的标准。
人们通过把有缺陷的事物赋予美的意义,
从而确立和保护自我价值。
这样容易被特定群体接纳,
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
一个丑物件的背后,
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也有一些人努力创新的尝试。
尽管有些归于失败,
但一些“鬼点子”火花,
或许能在下一次,
帮他们“杀出一条血路”。
“丑”终究只是生活中的点缀,
不会成为霸屏主流,
能够留下什么,
关键要看传递出什么价值。
为了迎合市场突破底线,
博取廉价的流量,
狂欢式大批量制作、传播丑陋物品,
为出丑而出丑,
这就毫无价值可言。
大众也需要分辨清楚,
哪些是善意的表达,
哪些是恶意的滋扰。
生活需要挖掘更多美的东西。
在包容的公共话语空间中,
“不完美”也可以被温情接纳,
这才是美好生活的意义所在。
你喜欢过哪些“丑东西”,
评论区聊聊看!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