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古代陶瓷瓶」

时间:2023-02-06 14:13:56 来源:品瓷中国

大家好,古代陶瓷瓶的分类造型「古代陶瓷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古代瓷器器型辨识——瓶类

最近有不少朋友看我写的连载文章之后,迫不及待地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去“实习”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不出意外,基本上都是一头雾水。我的建议,学古陶瓷,还是以领略历史文化为主,不要收藏,多走走博物馆,多看看书。潘家园和其他收藏一样,是一个铜臭味极浓、尔诈我虞的场所,走走看看无所谓,出手需慎之又慎。接下来,我将用几集的篇幅,讲讲器型的简单辨识,包括瓶、尊、炉、壶、盘、盆、碗、罐、洗、枕、其他生活器皿和其他专用冥器等,使大家在走走看看的过程中,不至于特别陌生。

第一部分,讲讲瓶类。这也是在现存的古代瓷器中,保有量最多、最常见的。

瓶——盛酒、陈设、祭祀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造型有玉壶春瓶、梅瓶、净瓶、卷口瓶、盘口瓶、穿带瓶、瓜棱瓶、橄榄瓶、胆式瓶、葫芦瓶、多管瓶、贯耳瓶等。元代的八方瓶、四系扁瓶为独创之作,明代有天球瓶、葫芦扁瓶、宝月瓶、蒜头瓶,清代有棒槌瓶、柳叶瓶、转心瓶,等等形式各异的品种。

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有专家说是汲水器,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见下图。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仰韶尖底瓶



马家窑尖底瓶

古时尖底或锥形体的瓶、盆、瓮较多,除了上述所说的尖底瓶取水方便外,还有可能用于加热,比如这样的形状可以很方便的插入燃烧后的火灰中,把瓶内的液体加热。这些器具的下半部大都没有纹饰,也是这个原因。在某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甚至成为一种风格,宋以前的高古陶瓷中常见。

传瓶:流行于隋唐时期的一种冥器,造型复杂、夸张,单口、双腹并联的双缡尊,自铭“传瓶”。目前仅发现两件,分别收藏于天津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此类瓶不是生活用器,是适用于祭祀、陪葬的冥器。



天津博物馆藏品: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收藏界为避讳,常把冥器叫做明器。古代陶瓷中,明器所占比例是很大的。

多角瓶(谷仓)、多管瓶: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国、两晋时的古仓罐演变而来。造型为上小下大弧形台阶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级装饰多个垂直或斜直的圆锥角。吴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带民间取其“五谷丰登”吉祥之意。到唐晚期和宋朝,又演变出了多管瓶、牛角罐等,样式繁多,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瓶直口,上有花纽盖,瓶身有圆管式和多级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与瓶不通。龙泉窑烧制数量较大,磁州窑也有烧制。北方磁州窑制品,瓶体较肥硕,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这些都是专用的冥器,冥器多怪异。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cm,口径11.3cm,底径13.5cm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高42cm,腹围72cm,底径15cm




标记为唐的牛角罐(示意图)




上海市博物馆 北宋 白釉莲花口弦纹六管瓶

类似的器具形制繁多,生产窑口也以越窑为多,这显示当时江南地区很流行鬼神崇拜。你要记住一点,古瓷中,造型复杂怪异、实用性不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专用冥器。

梅瓶: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又称“经瓶”,市场上多见。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磁州窑造器上有开光黑彩书“清洁美酒”,“醉乡酒海”等文字,开始实际上是一种丧葬用品,为亡人储酒用,后也有当摆设的。传说盗墓贼挖出梅瓶,会小心翼翼将残留的酒带回饮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鱼纹梅瓶

首都博物馆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夜追韩信人物故事纹梅瓶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瓶(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带盖)

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代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形雄伟。明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情趣变化略有不同。对比如下:




玉壶春瓶:北宋时创烧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呈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窑口烧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诸窑,并且出现八方形与器身镂雕装饰,有时带盖。明、清两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为传统器形一直延续至清末。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元 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元 青花云龙纹纹壶春瓶


元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湖南省博物馆)



景德镇窑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元 故宫博物院

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洪武 釉里红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 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


后世许多瓶都是在玉壶春瓶的基础上改良形成的,如清代的赏瓶。

葫芦瓶: 形似葫芦的瓶式。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并多有变化;除传统器形外,又有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时,成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嘉靖 明嘉靖 青花八仙云鹤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 斗彩番莲纹葫芦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 斗彩桃蝠纹葫芦扁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 粉彩百花图葫芦瓶


扁腹绶带葫芦瓶:器形似扁葫芦,颈部有对称双系,因腹圆若满月,又称“抱月瓶”或“宝月瓶”,陶瓷花瓶为受西亚文化影响出现的器形。此式瓶始见于明代洪武时期,盛行于永乐、宣布德两朝,此后至明末不复出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有仿制品或略加变化,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宣德 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瓶






军持:也叫净瓶,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诸国,为云游僧人盛水洗手用具。梵语音为“军墀”、“捃雅迦”,“君迟”,“军持”,就是瓶或澡瓶的意思。瓷质净瓶流行于唐,宋,辽时期。造型为管状细长瓶,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的短流多作瑞兽首形。

元,明以后多称“军持”。器身多扁圆,颈较短,流肥硕。入清以后,这一器形为皇家垄断,演变为直颈、丰肩、敛腹、高圈足外撇如盖展开、无流,成为清朝朝廷赐给西藏高级僧侣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称“藏草壶”。

壶的形状虽然早就出现,但作为局限于壶的概念和功用却出现得比较晚,尤其是手执茶壶,自明代起才大量流行。




明代军持(示意图)



明代军持(示意图)



盘口瓶:因瓶口似浅盘而得名,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器形精美,流行于唐、宋时期。制作有难度。




洗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浅洗而得名,流行于宋,以龙泉窑烧制量最大。南北各窑场所烧制的洗口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洗口、直颈、折肩、筒式腹、浅圈足;另一种是洗口、长颈、扁圆腹、圈足。此类瓶可能是从油灯发展而来。


贯耳瓶、凤耳瓶:流行于宋代的摆设器,可以插花。器形仿汉代铜器投壶式样。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的叫贯耳瓶,哥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颈部两侧对称贴凸起凤形耳的叫凤耳瓶,是龙泉窑的特有甁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 仿官窑贯耳六方尊(瓶)






上海市博物馆 南宋 龙泉窑青釉灵芝耳瓶





琮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造型的一种瓶。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横线装饰。最早的瓷质琮式瓶见于南宋官窑与龙泉窑器,明代石湾窑此类造型多施月白釉,清以后,器身横线装饰演变为八卦纹,故后期又称为“八卦瓶”。



故宫博物院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

高27.6cm,口径9.3cm,足径10.6cm 图片:来自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


连座瓶:因瓶体与瓶座连为一体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枢府釉连座瓶,盘口,细颈,垂腹,鼎式三足,下连六角形镂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钧窑连座双耳瓶,花瓣形口,细长颈,丰肩,腹下部内收,瓶底连有镂空座,堪称连座瓶代表作。



(连座瓶示意图)


瓜棱瓶:流行于宋,辽时期,瓶的腹部均匀分布着纵贯的凸凹弧线将瓶体分成瓜棱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镇烧制的品种最多,也最美。

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瓜棱瓶




胆瓶:瓶的样式像苦胆。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



方瓶:又称棱瓶,有四方瓶、六方瓶、八方瓶,由数块平板型瓷坯粘合而成的瓶体。明中晚期开始流行的瓶式,清时最多。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天球瓶:受西亚文化影响产生的器形。口微侈,直颈,球腹,平底。始见于明永乐朝,宣德器较永乐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雍正 斗彩海水团花纹天球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 粉彩桃纹天球瓶

荸荠扁瓶: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如荸荠,圈足。清代康熙时首创,多为直颈。晚清同治、光绪时,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但均为粗短锥颈,荸荠形扁圆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鲜有变化。


橄榄瓶:鼓腹,口足内敛,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榄。有素身与瓜棱式之分。为清代流行器形,始创于顺治朝,雍正、乾隆时最为常见。



转心瓶:外瓶腹际镂孔,腹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拨动上瓶瓶口,内瓶即转动,故称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现代仿品多。




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



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口沿外翻,直颈,丰肩,腹似直筒状,圈足,造型似洗衣用棒槌,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康熙 青花夜宴桃李园图棒槌瓶


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蒜头瓶: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清时瓶的腹部多有变化,蒜头形口因大小而异。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乾隆 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


花口瓶、卷口瓶:因瓶口似开放的花朵或口沿卷曲而得名。唐时已有,宋时流行,明清以后有继续烧造。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均有出品。





其他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康熙 天蓝釉刻菊花纹长颈瓶

等等。

本文来自《老程家的业余生活》,作者:程彦林,“品瓷中国”略微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头条号“品瓷中国”,学不一样的陶瓷知识,了解最新陶瓷资讯! ~点赞收藏 转发评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