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奥地利和乌克兰预测「黑马雅思预测靠谱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马斯克喜欢谈论各种事情,最近又对世界和平作出指示,惹得全球舆论大哗,相当一部分人批评他不专业。那么,世界政治战略大师们,亨廷顿、布热津斯基、基辛格,当初对乌克兰问题的预测准确么?好在他们都著述颇丰,且都在十几年前,过去的未来就是现在,可以从书里感受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可预测。
亨廷顿
亨廷顿著作的中译本一共5部,在我读过的4部中,《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为政治理论,《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和《谁是美国人》聚焦美国,《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对其最知名的国际政治著作。
《文明的冲突》一书出版于1997年,而早在1993年其主要观点就已提出,书是对其观点的扩展。写作背景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对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的展望。亨廷顿提出未来世界主要由西方、俄罗斯东正教、伊斯兰、大中华和印度等几大文明之间合作与冲突展开。个人认为,亨廷顿已经被验证的预言中,最为典型的两个:一是伊斯兰世界人口的激增以及青年的日趋极端化,即将在2010年前后引发内部的混乱,埃及、摩洛哥、叙利亚、约旦、伊拉克首当其冲,被现实发展精确验证;二是“断层线战争”,即各文明的交界地带地缘冲突将加剧,高加索、巴尔干、克什米尔、北非等地区将会爆发局部战争,此后也一一得以验证。
亨廷顿提到“在欧洲划定一条界线是在后冷战时代西方文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欧洲的西边、北边和南边都被大片的水域天然隔开(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在东边画下一条边界。从历史上来看,将西方基督教与穆斯林和东正教分割开来的那条历史界线,是最普遍和最有说服力的回答。这条界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分裂,它由北开始,沿着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俄罗斯的国境线,向南穿过乌克兰,把乌克兰西部的天主教与东部的东正教分隔开了,再向南穿过巴尔干地区。我们看到,这条分界线自乌克兰往下,就不再沿着国境线,而是从数个国家中间穿过,90年代巴尔干地区血腥的内战已经为此付出代价,直到2022年的乌克兰。
亨廷顿提出了“无所适从国家”的概念,无所适从国家是具有在单一文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它的领导人却想要转到另一种文明,即这些国家的人民知道他们是谁,但哪一个文明是他们文明却存在分歧,俄罗斯、土耳其、墨西哥、澳大利亚属于该范畴,而俄罗斯更是其中的典型。俄罗斯作为体量庞大的文明核心国家,却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无所适从的争论之中,彼得大帝开始西化改革之后的200余年间,俄罗斯是否属于欧洲的争论并未停止,之后70余年的苏联时代,更是与西欧迥异,冷战之后的俄罗斯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西方—斯拉夫主义的两重性是俄罗斯民族特征中不可分割的特点。
把乌克兰东西分割的欧洲分界线,两边各自有着迥异的民族、语言和宗教,使其在成为独立国家之后一直存在严重的内部分歧。乌克兰在历史上与俄罗斯帝国间难以割舍的文化联系,300余年来均为俄罗斯领土的一部分。冷战之后,一个独立但内部分裂的乌克兰,碰上一个在帝国扩张和融入西方之间左右徘徊的俄罗斯,西欧和北约在逐步向东扩张恢复旧欧洲的边界,使乌克兰成为复杂局面中的焦点。
亨廷顿对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的预测有三种可能:第一,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不会爆发暴力冲突,两国领导人将务实合作,比如1994年中期,乌克兰选出明显亲俄的总统;第二,乌克兰将分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乌东地区将会与俄罗斯融合,分离问题首先始于克里米亚。亨廷顿强调说,这种情况只有在西方与俄罗斯关系严重恶化,变成像冷战时的那种关系,才有可能发生。第三,是亨廷顿认为最为可能的局面,乌克兰仍将是一个统一但充满裂痕的国家,乌克兰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但经济问题在长期来看是最严重的问题。
总体来说,亨廷顿在乌克兰问题的预测是错误的,他认为依靠文明之间的亲和性、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务实和经济联系,两国之间关系就像法德关系之于西欧一般,成为整个东正教文明的基石。最差的情况也是乌东地区与俄罗斯融合,这一过程也不会爆发战争。那么亨廷顿为什么会预测错误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低估了俄罗斯的独立沙俄帝国倾向,而高估了融入西方的意图。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全面西化政策极为明显;二是低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西方经济的繁荣与俄罗斯经济的相对衰落,使乌克兰新一代年轻人更加向往西方,欧盟和北约的不断东扩又为其倒向西方提供了想象空间;三是高估了军事威慑的威力,以及对俄罗斯军事实力残余的恐惧,而军事威慑的降低与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媒体的兴起有关,这也是亨廷顿作为一名政治学者所无法预料的。
布热津斯基
如果说亨廷顿是一位学者,仍然是案头研究为主,那么与他齐名的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则作为国际政治战略家亲自下场实践,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是这两位犹太人的密切合作埋葬了苏联。读过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和《战略远见》,这两本书都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研究如何维持其全球霸权。有意思的是,《大棋局》出版于1997年,2011年出版《战略远见》,14年弹指一挥间,布热津斯基对世界的看法仿佛有了不少变化。
与亨廷顿相对纯粹的分析和预测不同,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是以现实分析为基础的建议,不是未来会怎么样,而是未来应该怎么样。
在《大棋局》中,布热津斯基引用哈罗德·麦金德的“世界岛”的概念,即欧亚大陆是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后冷战时代,美国作为唯一的全球性大国,其主要战略任务就是认清欧亚大陆力量分布,通过离岸制衡避免超级大国出现,进而维持霸权。布氏认为在世界岛大棋局中,有5个战略棋手国家有能力有意愿改变地缘局势威胁美国利益,分别为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有5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分别为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由于其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脆弱状态能对棋手国家造成影响。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在欧亚大陆的主要挑战可以总结为五个问题,分别是:(一)美国应该要一个什么样的欧洲?(二)什么样的俄罗斯符合美国的利益?(三)怎样做才能避免欧亚大陆中部出现新的“巴尔干”?(四)中国发挥什么作用,对美国和日本意味着什么?(五)可能出现那些新的欧亚国家联盟,哪种对美国威胁最大?不难看出,乌克兰是解决问题一和问题二的关键所在。
1997年之前的现实世界中,美国对欧盟的态度一直含糊不清,虽然口头上支持欧盟成为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伙伴,但在实际中对于是否支持欧洲联合、谁来领导欧盟、欧盟扩张的边界在哪里、欧盟和北约的关系等关键问题上,依旧采用1个宗主国和多个仆从国的政策倾向。布热津斯基建议,美国应当全力支持欧盟,美国支持德国而非法国成为欧盟领袖,支持在北约框架下对欧盟权力增长(美国权力的相对减弱),由美国与俄罗斯解决欧盟东扩的边界问题。
布热津斯基认为,俄罗斯丢掉了乌克兰是其地缘政治中最麻烦的事。丢掉乌克兰不仅仅意味着损失了5200万人口、肥沃的东欧平原土地、黑海的主要港口,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独立,将使俄罗斯境内少数族裔和非东正教居民产生分离倾向,也使俄罗斯这个传统的欧亚帝国中,欧洲的色彩越来越淡。
布热津斯基总结俄罗斯会采取的三种战略设想:一是与美国共管全球;二是建立莫斯科主导的联盟;三是建立和参与一个反美联盟。而其在书中针对这三种战略设想一一予以反驳,指出俄罗斯未来只有唯一真正的选择,那就是加入西方成为欧洲的一部分。其中一个强有力的论证就是,乌克兰在未来一定会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如果乌克兰倒向西方而俄罗斯没有的话,这对俄罗斯必然是地缘政治灾难。
《大棋局》一书中虽然表明中国是美国最大威胁这一观点,但个人认为,本书的论述重点依然是俄罗斯,第四章也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显示出对老对手铭心刻骨的认知。14年后的《战略远见》则真正做到了以中国为核心,开篇就定调西方的衰落和美国梦的消逝,这与《大棋局》中美国乃人类历史第一强国的高呼形成巨大的反差。布热津斯基继续在《战略远见》中呼吁建立“美国 欧洲 俄罗斯”的大西方联盟,并且提出8个地缘政治上最濒危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就包括乌克兰。其原文为:
最终,假定美国衰落的话,欧洲对俄罗斯吸收白俄罗斯做出被动反应,更别提俄罗斯早些时候成功动用武力恫吓格鲁吉亚,这些都会诱使俄罗斯领导人在某些时候尝试更公开的统一行动。但这将是非常复杂的任务,或许需要动用武力,最起码在乌克兰内部人为制造经济危机,使得与经济上更具韧性的俄罗斯正式结盟更对乌克兰人的胃口。俄罗斯仍会继续冒险挑起姗姗来迟的民族主义反应,尤其是在这个国家讲乌克兰语的中部和西部。但随着时间流逝,乌克兰作为民族国家会赢得更年轻一代人——无论是讲乌克兰语还是讲俄语的人——更深刻的情感认同。他们越来越认为乌克兰的国家地位是正常的,是其身份的一部分。因此,时间或许不利于基辅对莫斯科的顺从,但是没有耐心的俄罗斯为达这一目的而施加的压力,以及西方的漠不关心可能令欧盟周边产生潜在的爆炸性局势。
西方消极应对俄罗斯的扩张,将大大加速俄罗斯的决策步伐,但统一乌克兰将非常复杂和困难,经济手段和战争都有可能,乌克兰西部的民族主义反应和年轻人随时间成长的身份认同,将大幅阻碍俄罗斯实现其意图,乌克兰将产生爆炸性局势。《大棋局》中对乌克兰的乐观转变至《战略远见》中的悲观,而现实不仅被其预言命中,且更加惨烈和极端。
总体来看,布热津斯基是一位“能够看清生活真相,但依旧对生活抱有期望”的现实主义战略家,《大棋局》的整体分析框架堪称经典,但他对世界的期望则过于乐观,坦白讲,他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美国。《大棋局》出版之后的十余年,美国几乎犯下了所有他认为美国应该避免的错误,他建议美国全力支持欧洲一体化,而现实中英美依旧在玩大陆均势那一套;他建议美国做出实质性让步将俄罗斯拉拢到西方,而现实中美国对俄罗斯地缘空间的步步紧逼日趋猖獗;他建议没有避免陷入“巴尔干”式的争端,而现实中美国亲自下场打了两场战争。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布热津斯基的宏伟计划,美国却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似乎可以将布热津斯基的建议当做预测未来的反向指标,美国、欧洲、俄罗斯恰恰都走到了他建议的反面,而其在《战略远见》中对中美未来走向的建议,如今看来,令人不寒而栗。
基辛格
对我中国人而言,基辛格可能是唯一一个同时活在历史书和现实中的人,只读过其《世界秩序》,语言平实思想辽阔,整体给人一种大巧不工已入化境的宗师感,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反对他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美国国内。除了写书之外,基辛格在媒体上发言更多,比如这篇在中文互联网风传的2014年3月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对造成克里米亚危机的各方都予以批评。俄罗斯试图吞并和征服乌克兰,势必回到和西方对抗的自我循环中;西方要理解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特殊意义;欧盟内部的官僚主义和执迷内政的倾向,导致外交手段的失效;乌克兰领导人没有立足现实推动东西两派和解,而是陷入一方压倒另一方的魔咒循环,缺乏政治智慧。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乌克兰可以加入欧盟但不能加入北约,俄罗斯不能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和俄罗斯各退一步,给于克里尼亚更高的自治权,美俄双方不能陷入新冷战。
再往前回溯,2008年9月针对格鲁吉亚冲突,基辛格发表在国际先驱导报发表了《寻找共同点》的文章
文章提到“俄罗斯军队在一个新独立于旧苏联帝国的国家领土上的存在,必然会在苏联解体后建立自己的所有其他国家引起震动。”西方随之而来的谴责和制裁将不可避免走向对抗,这极不应该。将俄罗斯孤立于世界不可持续,且将如此人口和面积的核武器大国孤立既不可取也不可行。文章引用1983年苏联击落韩国民航客机之后,里根总统采取的“谴责且接触”的政策,以此批评西方的孤立制裁。文章中一如既往的反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且反对的理由不是承认这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是要在更大的框架之下解决其安全问题,机械的将北约边界向东推进是不明智的。文章中也对俄罗斯的政策取向进行规劝,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不合时宜和得不偿失。
总体来看,基辛格并未对乌克兰未来局势发展进行预测,而只是为各方提供解决方案,但现实的发展却走向反面,大家都选择了最坏的那条路。
人类的愚蠢果然超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