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坐春风聆听文学,道风雨宾客万象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坐春风聆听文学,道风雨宾客万象。
——记王跃文先生来粤讲座的点滴
几十年不遇的大台风“山竹”是16日下午正式抵达广东境内的,台风来袭之前的时光,我们有幸因为一场文学讲座,沐浴在弥漫着浓浓文学清香的风里。像伫立在炎夏季的树,被阵阵清风吹得满身舒服。
我是在14日晚餐时分才终于见到王跃文先生,之前的心里一直都颇多惶惶之感。当我们学校正高级语文老师、学校学术委员会王汉文主任一路陪同,跟着王先生一起推门进到餐厅时,当我正小心翼翼的准备恭敬迎接握手时,王先生竟然熟悉的叫出了我的名字!——即使之前也跟先生通过一次电话,但这一声却着实瞬间消散了我太多的惶惶——席间,先生侃侃而谈,幽默轻松的分享了他曾经的一些生活见闻,还有一些独具地方风味的方言趣事。我的初印象里,博学博闻、智慧风趣、平易近人,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
言谈之际,总有浅浅的笑意洋溢在脸上,有着湖南人的儒雅;说到尽兴处语速会稍快,偶尔还蹦出一两个很具湖南风味的词汇,有着抹不去的湘音。当然,先生喝酒也不例外,有着湖南人特有的爽朗。
邀请全国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先生来到我们广州市第二中学讲学,是学校承办粤湘中学生文学社团联盟首届网络作文大赛活动的环节之一。作为名家进校园系列文学沙龙讲座第一位邀请的名家大咖,王跃文先生特别肯定了我校承办这次粤湘联盟作文赛事活动的积极意义,他说“粤湘联盟赛事的举办是一些有情怀的人做的一件很具情怀的事”。15日上午,在广州二中教育集团张先龙校长的陪同下,参观校园,一路畅聊之后,王先生不无感慨的对我们几位陪同老师们说:你们张校长是真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二中的师生很幸福。
9月15日上午9点30分,广州二中师生有幸聆听了王跃文先生题为《倾听文字的声音》的文学讲座。除了二中学校师生外,其他兄弟学校教师、萝岗区教育文化界工作者,以及部分学生家长也来到讲座现场。热烈的掌声与期盼的目光之中,王跃文老师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以亲切的问候拉开了讲座的序幕。
首先,王跃文老师畅谈了关于文学虚构的话题。在讲述过程中,王老师引经据典,以《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百年孤独》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生动地阐释了文学虚构中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即现实依据、文化依据、逻辑依据、心理依据等。面对以青少年学生为主的听众,他选择了从作品的细节出发,由小见大,清晰缜密的挖掘出作品真正的动人动心之美。一个个于学生而言或熟悉或陌生的文段,王先生如数家珍,《红楼梦》的大段文字王先生就这样静静的站着背诵给我们听,美妙的文字,美妙的情思就这样静静的流淌着,座下几百人无不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随着王先生的讲述,我们每一位听众都漫步其中,又陶醉其中,有着一种新鲜而新奇的共鸣——我们赞叹曹雪芹“白柳横坡”的刻画精妙,也深入理解着黛玉进贾府的描写真实;讶异于“树上的男爵”的森林生活,随即理解其合理性;惊艳于王跃文老师作品中“蚂蚁的喧嚣声”,并且领会到妙用夸张的魅力。
即便是对于写作技巧、作品分析的阐释,王跃文先生也是妙语连珠,从平常到深刻,从细节到哲思,在这样的讲座里也仅仅只是一个微笑和一句停顿的距离。随着王先生时急时缓的声音,一股浓郁的文艺情怀就这般不禁意静静浸润每一个青少年纯真的心灵,满楼文学风,满座幸福意。
短暂的几分钟休息后,王跃文先生又接着简练地讲述了文学写作中的形象艺术,尤其分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他再次以《红楼梦》的经典桥段为例,带领我们拨云见日般重新认识了贾政、王夫人、薛宝钗等角色的人物形象。从创作的视角切入细节,往往是一针见血的剖出了人物的复杂和真实;对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敏锐洞察,却在一种紧张的矛盾之后给予我们许多阅读的启示。莎莎的笔记书写,频频的点头赞许,座无虚席的讲座现场,每一位听者都生怕错过每一处细小的精彩,对现场这么多自愿抽周末时间回校聆听讲座的师生来说,这聆听不仅是一种文学盛宴的享受,更是一种思维纵深处的开悟吧。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王先生深情的背诵着《圣经》里的文句,他说“圣经的中文译本,语言干净而美好”。然后,王先生引郑板桥的《山居》诗说,文学语言的美应该是运用恰当的修辞传情达意的综合效果。从《圣经》到《百年孤独》,王先生为我们敏锐地寻找到了一种语言的传承。当我们还在深深钦佩王先生严谨治学和敏锐洞悉古今中外文学之间隐秘的关联时,当我们还在加紧笔记写下收获和感悟的时候,王先生已然深情的背诵起《为了忘却的纪念》《故乡》里的经典文段,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段从他口中诵出时,全场响起了心照不宣的笑声与掌声。轻松而享受的神情和舒缓而自信的语调,无不透露出先生对鲁迅的作品语言的真挚喜爱,欣赏《为了忘却的纪念》语言的凝练,陶醉《故乡》描写的美好,王跃文先生用“生冷硬涩”四个字概括了鲁迅的语言风格。在为这十足的亲切感开怀之时,也有不少同学对王跃文老师的钦佩更进一层:先生从容谈笑间便一字不差地背诵出自己喜爱的文段,而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是否也能像王先生一样更加纯粹、赤诚、发乎内心呢?
最后,王跃文先生以文学主题这一话题将讲座的内涵与启示意义同时升华。他说:“所有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其主题都是向善、向上、向美的。”文学的意义在于记述,在于给人以精神快感,更在于给读者以启发和引导作用。所以,真正的文学,不是目前盛极一时的部分网络小说,而是经过严谨构思、细致雕琢,真正由“匠心”打造而成的文学作品。两个小时的讲座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迅疾而短暂,但这其中的体悟却是无比的丰盈,暖暖的润润的思悟正在每一颗年轻的心里生长和蔓延。正因如此,讲座尾声的提问环节才如此的热腾积极,珍惜点滴,会场里每一次的困惑和交流都如此的用心。像一个同学在社交媒体上满足地评价道:每一个话题都听得很明白,感觉一颗种子在发芽了!
15日下午,在学校办公室许兴东主任和教导处徐华主任的陪同下,王跃文先生饶有兴致的参观了讯飞启明考试博物馆。从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高考改革,感慨社会进步的同时,王先生对人工智能介入考试阅卷的细节很是关注,尤其是语文作文的评判中公平性和文学性的矛盾引发了王先生更深的一些思索。天一点一点的暗了下来,夜幕降临的时候,风渐渐有了加紧的趋势了。
“山竹”台风的预警在快速的升级,下午6点30分相继收到全市范围内实行“三停”的信息:停工、停产和停课。于是,我们从文学讲座的美妙沉醉状态慢慢醒来,慢慢有些为王跃文先生回程和出席重要会议的担忧了。
16日一早,再度确认了全部高铁和航班都停运的消息后,学校张先龙校长果断决定,不能因为台风误了王先生的行程和会议,教导处徐华主任主动提议与我一同开车送王先生回湘。往返1400多公里,十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这样在台风正式袭粤之前出发了。往返粤湘两地,完美的错过了“山竹”的追袭。
情义无价,回想王先生来粤讲座的点点滴滴,跟王先生幽默的调侃道:先生才高引来了一场大风,上天眷顾,又给我们一次千里相送的学习机会,想来,广州满城的风尽是文艺的美!
(通讯员:晨曦文学社李小舟,语文科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