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记内蒙古画家彭义华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登月50年,以艺术投射对月球的想象和探索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登月50年,以艺术投射对月球的想象和探索。
50年前的今天(1969年的7月20日),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在月球赤道附近着陆。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多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相继推出“登月50周年”特别展,从艺术的角度追溯人类自远古以来人类对月球的想象和探索。法国巴黎大皇宫的“探月”纪念展以百科全书式的呈现着重回溯了人类艺术与月球间的联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特展侧重从摄影角度将月球图像的更迭一一道来,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月球博物馆”则带领人们讨论不同文化下月球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创造更个体化的月球记忆:
从史前考古到当代作品,巴黎以艺术作品追溯人类对月球的想象
法国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探月”纪念展通过一具万花筒从现实和想象两个维度,探索人类从远古以来与相伴我们左右的月球的关系。相比纽约大都会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的纪念展更偏重纯艺,共展出120余件从考古到当代艺术的作品,不仅有出自欧洲的,也有部分来自非洲,阿拉伯,和亚洲远东地区。
展览从月球探索的现实纬度开始阐述,为契合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而选取了多件1969年“阿波罗11号”上三位登月宇航员的日常用品,比如剃须刀和Old Spice牌刮胡膏以及欧米伽赞助宇航员罗纳·埃文斯的速霸的魔术贴表带,以回溯他们八天里在宇宙飞船上的故事和旅程。同时,展览展出多件19世纪末拍摄下的月球照片。这些照片被当代艺术家运用在作品创作中,也是重要的科研档案。
月有阴晴圆缺。在想象的视阈里,艺术家们将月亮的不同面相和人类的多种情绪联系在一起,付诸画布上。展览展出了包括安·路易·吉罗代·特里奥松、安东尼奥·卡诺瓦等古典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夏加尔的《蓝色风景》、马奈的《布洛涅码头的明亮月光》等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从中可以看到月亮被寄托了人的煎熬和忧虑,又以仁慈亲切的形象鼓舞人心。策展方选取的当代的作品主要反映月球的不定性和多变性,从月亮肃穆庄严和令人不安的一面中观众可见一个更加黑暗的,象征和诗性的宇宙。
到了更久远的古代,观众可以从一系列跨越多个大陆的作品中发现,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乐于赋予月亮以拟人化的形象。这些形象一般而言不总是女性形象,有神圣的也有更平民化的。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则带给观众更为向内的体验。观众将通过装置艺术探索每一个独立个体和月球间的关系,可能每个人都能在离开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
摄影镜头下的月球,是阿波罗的缪斯,也是科学家的探索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新展“阿波罗的缪斯:摄影时代下的月球”,用四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月球的描画解读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这场特大型的展览将人们对月球长久以来的不断探索通过完美结合科学与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展出了300幅图像和包括望远镜,用作防火屏的照片,两个月球仪,宇航员使用的哈苏相机的物件,以及月球相关电影片段。这场展览可以说是对人类了解和探索月球的证明,也同时肯定了从50年前望远镜的发明到第一次载人登月以来视觉图像对月球探索越来越大的重要性。
1608年望远镜的发明使得月球终于变得可以企及。1609年,伽利略通过仔细缜密的观察画下第一幅月球肖像:一张月球部分地表的地图。他出版的图像中有两幅包含在此次展览中,标志了现代天文学的曙光。
17世纪,随着望远镜技术迅速增进和上世纪末发明的显微镜的力量大大增加,人类的视觉可以同时探及极其遥远和极其微小的物体。成名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为他们和公众提供了更加详细美观的月球图像。 如Johannes Hevelius发表于1647年的月球地图集以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Selene命名,被认为是第一本完全致力于月球的书册。在一张图中Hevelius在月球地图的周围画上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只见小天使挥舞着上帝的公告,通过望远镜观察或小心翼翼地画画。
天文学家画下他们所见,艺术家们则将之变得更好。但是有些缺乏科学说明的图像对天文学家来说几乎没有用处,而且除科学家之外大多普通民众闻所未闻。直到法国艺术家克劳德·梅兰(Claude Mellan)1635年作地版画不仅简单美观,而且非常精确,打破了这种格局,在两个世纪之后才有人超越。1805年,英国肖像画家兼业余天文学家约翰·拉塞尔(John Russell)制作了一幅极佳的月球雕版,名为“月球平面球形图,平面光”,展现了光照下平面化的月亮,而非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立体月球。这反映了哲学家罗素的一个观点,即艺术家应该“纠正”自然以传达一种理念。
在摄影技术的发明前,关于月球这个神秘天体的幻想总被各种传闻捏造。譬如1835年英国着名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爵士的名字于1835年被“纽约太阳报”冒用,制造了在全欧洲引发轰动性的“大月亮骗局”。直至4年后,摄影技术出现,更精确的月球图像才占据中心位置。此次展览展出了几张最早的月球照片,其中包括约翰威廉德雷珀1840年的银版照相:曝光时间半小时。(银版照相需要比月亮更多的光线,因此需长时间曝光,在此期间地球和月亮都会移动。)
然而直到19世纪中期,摄影技术的广泛运用仍是非常困难,对大多人来说看见月球摄影来说绝非易事。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纳西米斯出于此因按照他的镜头下捕捉到的细节和三维图像制作出详细的石膏模型。1874年,他巧妙的月球照片被公布并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真实”的月球。对摄影的真实性而言是一次非同小可的挑战。
摄影技术并未断了艺术创作的路。直到1882年,在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的法国天文学家?tienneLéopoldTrouvelot认为摄影具有艺术所没有的局限性。 他出版了“Trouvelot天文图纸手册”,绘制了月球上的陨石坑和太阳的日照,令人惊叹。他的科学绘画作品在大型作品集中发表并被收集,提高着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人们对月球天马行空的美妙幻想也不曾因为新的更精准的月球摄影而阻碍。早在儒勒·凡尔纳1865年有影响力的《从地球到月球》之前,文学对艺术的畅想就已存在。凡尔纳书中的插图包括类人生物和想象动物,但更加迷人的是第一部科幻电影,1902年乔治梅利斯的“Le Voyage Dans la Lune”(“月球之旅”)。一群天文学家被从地球山歌大炮发射而出,落在月亮的一只眼睛里,勉强逃脱敌对的月球土著。此次展览也播放了部分电影片段。
到美国宇航总署NASA成立,围绕月球的话题再次严肃起来。在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发射之前,摄像机在无人月球轨道探测器上测量并寻找着陆点。从239,000英里外拍摄的一些照片被转换成三维月球景观,在被仔细研究后得出着陆点,但阿姆斯特朗最终凭借他的肉眼观察找到了一个更安全的着陆点。阿波罗11号宇航员的图像,如巴兹·奥尔德林站在美国国旗旁,在50年后仍然引起共鸣。
也许没有什么能够和登月本身媲美。在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中,一些艺术圈的反响并没有十分夺人眼球。1962年,美国宇航局局长詹姆斯韦伯和艺术家詹姆斯迪恩创立了美国宇航局艺术计划,意图为科学和工程支持下的研究带来更多艺术和情感。太空计划对流行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哈里戈登1968年设计的“火箭”服装,该服饰描绘了一支带有阳物崇拜意味的火箭向上穿过人体模型的中间。可以看到,一切事物,包括历史在内,都可能沦为商业加工厂里的一颗部件。
月球博物馆,展现360度的月球
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卢克·杰拉姆的装置作品“月球博物馆”正在展出,该月球装置的直径为7米,与美国宇航总署(NASA)拍摄的月球表面图像一致,分辨率达120dpi。在大约1:500,000的范围内,这一内部发光的球体表面的每厘米代表了月亮表面的5公里。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在地球上观测到月球的光亮面,而这一装置也将月球360度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
或许卢克·杰拉姆的名字对很多国内的观众来说可能陌生,但要说起一位艺术家曾在全球60多个城市的街头安装了一架钢琴,写有“弹我,我是你的”指示供人弹奏娱乐,许多人一定曾有听闻。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自1997年开始带着他极具互动性的艺术项目活跃在国际上,激发了全球各地人们的兴趣,他的作品跨越多学科,涉及雕塑,装置和现场艺术创作。
月下瑜伽
而“月球博物馆”装置自2016年起在全球多个城市,室内室外多种不同的地点进行巡展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体验和阐释,也曾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到过香港利东街和北京水立方。该装置融合了月球形象,月光,以及由BAFTA和Ivor Novello获奖作曲家Dan Jones创作的环绕音乐。每至一处,当地展方将在月球下推出自己系列的月球启发活动。此次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安排了一系列特别活动,包括月下瑜伽,月下品酒,月下演唱会,以及互动剧场“陪伴:月球”,参观者可以选择免费参与或观看表演,探索月球和地球的关系,感受两大天体之间的引力。
月亮的存在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充当着社会的“文化镜子”,反映着人们的思想和信仰。几个世纪以来,月球被解释为神和行星,被用作计时器和日历,并成为夜间导航的光源。纵观历史,月亮也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诗人,科学家,作家和音乐家的灵感源泉。满月投射的空灵蓝光,落日后的微妙新月,或月亮神秘的黑暗面,引起人们无限激情和探索。
出于这样的缘由,杰拉姆创作月球博物馆,意在让人们可以观察和思考世界各地的文化异同,并考虑最新的月球科学。根据艺术品在不同地点的呈现位置,其含义和解释将发生变化。通过月球装置到过的每个地点的本地研究,杰拉姆和他的团队收集起新的故事和意义,并相互进行比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满月具有团圆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则更带有浪漫情怀。对于月球上居住者的幻想,英国文化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曾认为月亮之上是饮酒享乐的酒神,而中国神话则塑造了孤独凄美的嫦娥和月兔形象。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都与月球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科学和宗教关系。然而尽管有这些差异,月亮却将所有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