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古玩赏析:古钱收藏圈里几则趣闻轶事

时间:2021-07-08 14:46:38 来源:收藏快报 卢伯雄/湖南长沙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古钱收藏圈里几则趣闻轶事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古钱收藏圈里几则趣闻轶事。

图1 秦半两

中国钱币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图2 太货六铢钱

图3 天圣元宝

图4 天命通宝满汉文一对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与“贝”(貝)字连接。貝,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从商朝使用铜贝沿至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图1)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许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元鼎四年(前115),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地标了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示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演变。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2000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币也寿终正寝。

“半斤八两”的成语来由

“半斤八两”的成语来由有历史典故。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个“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

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理解错了又怕皇帝怪罪,左思右想后干脆把“天下公平”四个字笔画一加,是16笔画,再把“衡”的笔画一数,正好是16。一下子就恍然大悟,“衡”是度量的标准单位,那么一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八两,“八两=半斤、半斤=八两”两者正好相等。

一斤等于16两,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我国从古代以来,“度量衡”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古代钱币的实用价值不言而喻,而钱币的艺术价值和特殊的文化蕴含高于实用价值,每一枚古钱币上的工艺都凝聚着钱币铸造者的智慧和钱币设计者的艺术巧思。古钱币之美令人叹息,又令人神迷,有关古钱币的各种传说、故事和趣闻又为古钱币蒙上了一层神秘奇幻的面纱,趣味盎然,更为古钱币之美增添了绚丽色彩,古钱币既见证历史,又凝聚着人和事的深厚内涵,其中一些令人神迷的趣闻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

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

宣帝太建十一年(579)铸造了一种钱文精美的“太货六铢”(图2)。此钱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

刚开始1枚等于10枚五铢钱使用,后来和五铢钱等值,1枚等于1枚用。这种货币贬值,是对人民的一种剥削,于是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陈叔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宣帝是陈王朝中倒数第二个皇帝,其子陈叔宝(即陈后主),更是荒淫无度至极。隋兵南下时,他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守,不以为然。南朝祯明三年(589),隋兵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后主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由于钱文上“六”字看上去宛如一人型站立,头和手足齐全,犹如一个“人”两脚八字叉开,双臂环置腰间,俨然一人双手叉腰而立。于是民间传出了“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民谣。百姓把“太货六铢”和“陈后主”的死两件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百姓对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是对社会黑暗腐败的真实写照。

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太货六铢”的铸造水平很高,它反映了南北朝时期铸造工艺的高超技术。该钱文字严谨古朴、刚健有力、疏密均匀,篆法极工整,圆笔曲线如玉骨似流水,圆润流畅奇妙绝伦。尽管新皇帝继位不久就把“太货六铢”废止了,但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太货六铢”钱却以“掐腰哭天子”的谶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诅咒钱币。

垂帘听政带来的“天谴”元宝

“天圣元宝”为北宋仁宗赵祯在天圣元年(1023)所铸,天圣元宝之“天”字似是而非,字形似“天”又似“灭”。“天圣元宝”为对钱,有楷书、篆书二体(图3)。铜钱为小平版式,另有铁钱有小平,折二版。史载,1022年宋真宗驾崩前,遗诏由皇太子赵祯即位,是为仁宗。赵祯时年13岁,不懂政事,便由皇太后(明肃皇后)垂帘听政,年号“天圣”,拆字作“二人圣”,意为两个圣人共同执政。然而,该钱“天”的写法有“夭”和“灭”的笔意嫌疑,后历史巧合则透露出“天圣间”遭火灾“天谴”的史实。

史载,天圣十年(1032),仁宗朝廷大内“火”延烧八殿。流传朝中以明皇后垂帘乱政,是女“天”(妖)怪,是为“天谴”,1033年便改元道。“天圣”改“明道”年号后,皇太后仍不还政于仁宗。当时就有以年号“明”之“日”代表皇帝,“月”代表太后之说。因此,该暗藏玄机的天圣元宝“天圣”钱应为明道元年(皇太后死于明道二年)朝廷反对派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天禧通宝”钱改范而铸,随着太后的驾崩,此钱也就停铸了。

清代“护身符”的第一枚货币——“天命通宝”

“天命通宝”(图4)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九年(1616)铸造。当时铸行量不大,目前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太祖初铸“天命通宝”钱,以满、汉文为二品,满文一品比汉文一品大。汉文天命钱为直读“天命通宝”。满文天命钱按《古钱学纲要》释为“天命汗之钱”;左为满文“阿铺开”,乃汉文“天”字;右为满文“福灵阿”,乃汉文“命”字;上为满文“汗”,乃汉文“王者”;下为满文“几哈”,乃汉文“之钱”。此处的满文是满族开国初的老满文,是没有圈点的满文,与当今常见的满文书籍、资料等的新满文不同。

同时,在战时的经济状态下,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几乎停滞。货币也无法以它正常的身份介入到百姓的经济生活中来。所以,八旗官兵得到新发行的天命汗钱,很少用来购物,都是珍藏起来,一到打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在帽子或盔甲里面,他们坚信这样做“可避火器金刃”。天命汗钱同女真人普遍的“萨满”信仰结合起来,成了“护身符”,赋予了它更多的宗教意义,这在中国的货币发行史上还是非常罕见的。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天命汗钱铸造的时间短暂,发行量很小,而且流通的地域非常有限,仅在女真人入关以前统治的辽东地区时有发现。同时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显得非常珍贵。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