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现在很多小伙伴对于古玩很有兴趣,收藏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著名画家王鸿雁山水画品赏的问题,西北艺术网小编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不要走开,我们一起来了解著名画家王鸿雁山水画品赏。
【艺术简历】
王鸿雁,号柳村,别署横塘居士,1953年生于山东临清大运河畔。自幼读书学画,家学渊源。进修于中央美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高研班,专攻国画山水。师承古人,遍临古今名家,广登名山大川,开拓眼界,借古开今,功力深厚。为当今“古典大写意山水画派”的拓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百幅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各级展览并获奖,其作品笔墨沉雄,豪放洒脱,古风犹存,雅俗共赏,被各艺术机构和个人广为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丝绸之路百名书画名家全国巡回展艺术顾问,中国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文化部艺术遗产中心专职画家,北京光华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中艺财富签约画家。
《柳堤论诗图》136×68cm
云游山水间
——王鸿雁山水画品赏
梁子
几年前见过王鸿雁的画,那是他带着画到我书房看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去山东采风,得暇到王鸿雁家中一访,就被他居室的古香古色所感染。当时我就想,他把自己锁定在这样一个传统氛围浓郁的空间之中,仅只是表明他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对传统艺术的守卫呢,抑或是显示作为收藏家的身份?及至看过他的部分新作之后,我悟到了一层更深的含义:他要回到传统中去,回到这个人类远在的“精神家园”。他要在传统的氛围中重新解读传统,并从传统中寻找新的出发点。
《桃花源里人家》136×68cm
余以为书画之道,笔墨为先,赋以气质,方为佳构。笔墨较好理解,泛指技法功力而言,长时磨砺,即可深厚;然论气质,主要是指书画之作体现出来的意境、韵味、格调等内在的精神,并不与笔墨同步,而是靠作者的禀赋、学养、人格决定的,学养深厚则作品韵味隽永,满腹经纶则作品风流蕴藉,格调高雅。反之则兴味索然,一如白开水耳。
《携琴访友图》136×68cm
古人云:画有士人画,匠人画之分。匠人者,艳丽、刻板、取媚于人,乃谋生之手段;士人者,即文士也。其作书画多为寓意深远,寄情于山川,托为笔墨,抒胸中之逸气;澄怀观道,发思古之幽情也。李太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其中的蜀道,恰如周昌谷先生的诗所写:“学艺犹如探宝山,千人九九空手还。天才功力何时见,荆棘独行视等闲。”难矣哉!俗话说学艺十人九不成即是此理。正像现时莘莘学子纷纷学艺术、学书画。乃升学只捷径,至若万千学子有几人能成为画家、书法家?未知矣!
《平江碧如镜》136×68cm
王鸿雁秉先人之风,幼读诗书,手不释卷,童年乡间无电,则挑灯夜读,常至黎明。文史哲地,中外名著,均为所好。所作书画,自题诗词,唾手可得。与其交谈,如沐春风;品酒论道,交友谈诗,不拘一格。故其作品,温润醇厚,飘逸潇洒。无论尺幅小品,乃至盈丈大作,文雅之气跃然纸上,深得士人画之气。观之则心随境迁,品之则逸气顿生。真乃可读、可游、可居之境。令人俗念顿消,思绪飞扬,飘然有出尘之想。
《亭静待人还》136×68cm
在传统与士人之间固守的人,往往陷落于传统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形成一种程式化笔墨语言,并最终框死了自己。
王鸿雁的山水画给我的印象又是非程式的,是有感而发的,是随心所欲的。他从不拘泥于固定的笔墨程式,从不以不变的笔墨去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所以,他的山水画能呈现出并不单一的风格面貌。从笔墨程式,到图式结构,都各各有别。遵循“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不重复生活,不重复自己”的艺术主张。直抒胸臆,有感而发,千变万化,随心所欲而又不逾规矩。当用笔用墨必得服从于他的特定感受时,一成不变的笔墨便难于厮守,从而构成了他山水画的多样性。
《鹅眉山秀色》170×90cm
在王鸿雁的山水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还是一股大气,一种文气,正气和阳刚之气。他的山水画作品就整体而言,可以说既集成了北派山水的雄风,又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的一笔一墨;既得益于传统的血脉,又植根于个人化的主观感受之中。
《舍南舍北皆春水》136×68cm
从王鸿雁近期的山水画作品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是在画他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而非程式化的山,程式化的水。所以他能面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艺术处理,使每一幅画都是他“自己”,而不可以被同类的任何一幅画所取代,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一个山水画家,甚至画一百张画都可相互取代,大同小异,千人一面,不分你我,这样的例子随处都可以找到。
《万山暖翠图》136×68cm
风格的不统一在画商看来肯定是一个大缺点,因为“产品”不定型难以包装销售。但他的作品所寻求的这种差异性,在我看来却是王鸿雁的山水画最为可贵的地方。尽管他或许在艺术探索之路上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点就足以称道。
云游山水间的王鸿雁,从追求画家的个性延伸到追求作品的个性,这便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春去夏犹清》136×68cm
《峡江帆影》136×68cm
《万豁松风图》236×118cm
《泼彩山水》136×66cm
《梦里家山》136×68cm
《兰色的云》136×68cm
《天远碧江秋》170×90cm
《倦游江南》170×90cm
《山居听泉声》136×68cm
《秦岭仙居图》170×90cm
《柳亭觅诗图》136×68cm
《山深春来迟》236×1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