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吴熙载隶书七言联
作为包世臣的学生,吴熙载在篆、隶书及篆刻方面师承备受包世臣推崇的邓石如,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吴熙载和邓石如一样,也擅正、草、隶、篆四体书,尤擅篆刻。而且,吴熙载比邓石如还多了一个门类——能画写意花卉。在以上诸多艺事中,吴熙载的篆刻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现代篆刻家、鉴别家丁辅之曾有诗赞曰:“圆朱入印始赵宋,怀宁布衣(邓石如)人所师。一灯不灭传薪火,赖有扬州吴让之(熙载)。”吴熙载自云:“弱龄好弄,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模仿十年,凡拟近代名工,亦务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吴让之的篆刻没有停留在继承上,而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派篆刻,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成为晚清印坛四大家之一。吴熙载的篆、隶书,虽然也是源于邓石如,但其篆书胜于隶书,因为他的篆书有自己的特点,隶书则相对继承多于独创。
我们知道邓石如的隶书面目较为丰富,而吴熙载的隶书就显得单一多了。原因是邓石如在隶书的学习上曾广征博采,遍临百家,多方探索,才形成了自己的书风。而吴熙载隶书的取法就远没有邓石如广泛:邓石如是打江山者,而吴熙载是守成者;邓石如书法是杂交品种,而吴熙载隶书是近亲繁殖的产物;邓石如书法作为一个艺术流派,是源,而吴熙载属于流。因此,尽管吴熙载的隶书写得非常熟练和流利,并享有一定的声誉,但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和邓石如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们既然简单地分析了吴熙载书法风格形成的原因,再扼要地概括一下邓、吴的艺术特点,那就是:邓石如书法阳刚苍劲,吴熙载书法阴柔婉转。下面,我们再来具体欣赏一下吴熙载的一副隶书七言联(见上图)。
这是一件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纸本,纵119.2厘米,横29.8厘米,吴熙载以较为精熟的隶书创作。前面说过,吴熙载的隶书出自邓石如,但因个人性格、修养和笔性有所不同,吴熙载隶书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自有不同师承对象之处,何况吴熙载也非等闲之辈,故其隶书一看就是既有传承邓石如的方面,也有自己习惯性的书写风格,是吴熙载所为。我们不妨结合这件具体作品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般来讲,邓石如隶书用笔如折钗股,挺拔刚直。而吴熙载的这副对联则写得绵里藏针、温润圆健,字法生动有姿,个别字略微右倾,显得有几分媚态。其笔画丰腴饱满,但出锋锐利,显露精神。包世臣作书主张转指,吴熙载隶书之“燕尾”即用此法。我们仔细观察联中“古”、“烟”二字的长横画,转指动作最为明显。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篆书之圆劲满足,以锋直行于画中也;分书之骏发满足,以毫平铺于纸上也。”
此之谓也。无论是吴熙载的书法,还是篆刻,给人的观感都仿佛神游太虚一般,一副从容不迫、若无其事的样子。当年魏稼孙编《二金蝶堂印谱》,专程到泰州访吴熙载,请吴为赵之谦印谱作序。吴熙载在这篇序文中有“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之论。“老实为正”,其实就是吴熙载自己一生奉行的艺术准则。吴熙载刻印如此;观这副隶书七言联,其书法何尝不是如此!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 ,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邓石如的再传弟子,因邓石如传世资料有限,故后人学邓,多取径于他。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有《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