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艺术赏析:高其佩指画《虾图》

时间:2021-09-16 17:45:26 来源:

高其佩指画《虾图》

blob.png

《虾图》高其佩

《虾图》为纸本,淡设色,纵90.8厘米,横53.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观整个中国绘画史,专画虾的画家几乎没有。即使兼擅画虾的画家,也是屈指可数。北宋徐崇矩画过虾,南宋法常画过虾。元代赵孟頫、钱选,明代沈周,清代朱耷、郑板桥也都画过虾,但均是偶尔的墨戏。究其原因,大概是虾的形象并不十分突出。像我们现欣赏的清代高其佩的《虾图》,这样用手指蘸墨绘就,且画得如此活灵活现的画作,可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虾图》为纸本,淡设色,纵90.8厘米,横53.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全图用手指绘成,别有一番意趣。这种用手指代替传统书画工具毛笔来蘸墨作画的特殊画法称为“指画”,又称“指头画”或“指墨画”。指画肇始很早。

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张璪作画“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不过,张璪用手指画画,仅仅是弥补画中笔墨的不足。他既没有纯用手指来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也没有对指画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指画风格。从那时到清朝初年,中国绘画史中除了记录顺治帝曾用手指画过牛外,就再也没有关于指画的其他记载了。直到康熙、雍正年间,中国绘画史上才有较为详细的指画记载——那就是关于高其佩的指画。他摒弃了传统的书画工具毛笔,完全用手指、手掌绘画,成为指画的开山祖师。随着学习指画的人日益增多,指画成为当时一种新兴的画派。

高其佩之所以开创指画这条新路,可能是因为他“知笔之难用”。于是,他作画时借助于手指、手掌,追求“无笔墨痕”的奇情异趣。他曾在一枚闲章上刻了“画从梦授,梦自心成”八个字,为指画的开创多少增添了些神秘色彩。

高其佩幼嗜绘画,8岁前就临摹了大量的前人名作,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绘画根基。正因为他有过硬的绘画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以才能开创出新的画体——指画。其指画题材新颖、结构奇特、形神兼备。另外,据说高其佩的创作速度和作品数量也十分惊人,往往“倾刻数十幅”。他的侄孙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记载,高其佩的画作“自弱冠至七旬,不下五六万幅”。只可惜,高其佩的传世作品并不多。

《虾图》是高其佩传世的指画佳作之一。画面构成极其简洁,仅有三只青虾和一簇浮萍。画面左边那只身体弯曲的大虾是画中的主角,另外两只小虾姿态优美,动作配合协调。浮萍自画面右方伸入。浮萍的左边有高其佩的一首自题诗:“一足能填海,长须更过人。独铁湘竹节,尽脱鲫鱼鳞。”作品钤“铁岭冷汉子指头生活”、“高其佩印”、“且园”印。虽然画家没有着任何笔墨表现湖水,但我们从青虾的姿态和浮萍的摇曳中似乎能感觉到流动的湖水。这里,画家借虾映水,采用了以虚代实的手法。

《虾图》中那三只青虾以手指勾抹而出,既古拙,又优雅,形神兼备,意趣横生,有一种毛笔无法表现的情趣。在表现青虾时,高其佩对水分的多少把握得恰到好处,增之则体形臃肿,减之则身体干涩、不透明,可见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

高其佩曾说:“吾画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师法自然、注重写生,并通过写生和大自然中的生物建立心灵上的某种联系,这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原则。

高其佩《虾图》中的青虾能表现得如此生动逼真,与其平时的仔细观察、认真写生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讲,虾的身体是从第四节开始弯曲的,因为虾身最主要的关节是在第三节和第四节相连的地方。虾的双臂、长须和腹足都会随着虾的游动呈现不同的动态。

虾向前游动时,双臂前伸,长须向后弯曲,腹足后倾;后退时,双臂略呈后拖之势,长须前弹,腹足前倾。由图中那只大青虾双臂、长须和腹足的姿态可以看出,画家描绘的是青虾后退时的情景。

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铁岭(今辽宁铁岭)人。隶籍汉军镶黄旗。官宦后裔,曾任工部员外郎、四川按察使、刑部右侍郎。自幼喜欢书画,“八龄学童,遇稿辄摹”;十余年后,对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无所不精。指画的创始人。张庚称其指画有“叱石成羊”之妙。其作品线条刚劲厚重、结构简约新颖、风格清雅奇异,对当时及后世画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清代“扬州八怪”和现代潘天寿都得到其画风的沾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