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赏析
乱头粗服中 姬姜终婉娈——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赏析
高凤翰(1683-1748或1749)是一位在中国篆刻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
△老秀才(高凤翰篆刻作品)
清著名篆刻理论家魏锡常在《论印二十四首》中评其左手篆刻曰:“咄咄尚左生,琢印如琢砚。石质具堕剥,字形随转变。乱头粗服中,姬姜终婉娈。”这里是一组高氏左手印(见图),具鲜明的艺术个性,颇类现代大写意印风,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借鉴。高凤翰能创造出如此奇特的艺术效果,独步当时印坛,与其丰富的生活感受和艺术经历有关。
从他刻的“画障等魔石顽印癖”印,足见其对艺术的痴迷程度。大理的实践及南北艺术家的广泛交流,使他眼界开阔并得出“南北所见时贤名手皆有习气”的结论。
他认为,只有师法秦汉,直追本源,才能克服这种线条滞板、单一、柔弱的习气。这一见解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
惜在其求新求变的冲刺过程中,遭遇了被诬下狱、罢官废右最为痛苦的一年——丁巳年。也正是这一年,超常的打击和勤奋加速了他艺术风格的转化,使他豁然顿悟,达到一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禅的意境。这组印字体从简,以隶为主,信手奏刀,憨态可掬,显得平淡自然,拙中有巧,方寸之内有大气象,大有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之至境。
我们知道,篆刻上最能显示功力与个性的便是线条。高凤翰能大胆地借鉴其铭砚的经验,根据石质特点,利用左手力涩劲拙,制造出有别于汉铜质印的线条来。这种线条充满张力,寓直于曲,寓曲于直,朴实老辣,动感强烈,我们从中可感悟到其饱经沧桑、顽强向上的人格魅力。
△天生敝民(高凤翰篆刻作品)
可以说当同时代人还在苦苦徘徊时,他已是“此中欣有会,已笑独拈花”(高凤翰诗)了。
△家在齐鲁之间(高凤翰篆刻作品)
△丁巳年(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
△左臂(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
△丁巳残人(高凤翰左手篆刻作品)
高凤翰挚友郑板桥对其这种粗头乱服的艺术效果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写道:“粗头乱服任诙嘲,气自空灵韵自飘。更似苎萝山下艳,不齐整处最风骚。”
总之,理解高凤翰这路印,需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和禅的领悟能力;研究这路印,有助于我们培养创新意识,克服线质苍白无力、扭捏作态、千人一面的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