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欧洲艺术品被贼惦记着
博物馆频频失窃 欧洲艺术品被贼惦记着
尽管全世界大多数博物馆都加强了失窃报警措施,但艺术品偷盗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达到了新的纪录。在欧洲,博物馆失窃频频,艺术品走私尤为猖獗。
蒙克的名作《呐喊》
2004年,挪威著名画家蒙克的名作《呐喊》被盗,保存这幅名画的博物馆的警报系统居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的名作《舍文宁根的海景》和《努恩根教堂的出口》也被盗走,警方根据现场搜集到的DNA样本,逮捕了两名犯罪嫌疑人,并于当年晚些时候将他们判处4年半监禁。
在英国,有的窃贼干脆爬进古城堡,偷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画家提香的价值500万英镑的作品《埃及出走时的休憩》;还有一幅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画像在一位勋爵家中被窃;在位于国王大街的佳士德拍卖公司,窃贼竟成功地偷走了7件价值连城的瓷器。
在法国,原属夏戈尔遗孀的3000件夏戈尔的水粉画、水彩画、版画被盗,警方发现有一部分竟然在画商处存放。
毕加索作品
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一次有关《歌德,他的爱好与理论》的大展中,从法国国家画廊——达特画廊借出的最重要的泰纳作品以及一幅借自于汉堡博物馆大卫福德里克的作品竟被人摘走。
在瑞士苏黎世一家最大的画廊,7幅毕加索的作品被盗,其中两幅《女人》和《蒙玛特的基督》,估计价值4000万瑞士法郎。这些举世闻名的作品,很难议价卖掉,警方和物主希望失而复得,但至今失窃案都未能告破。
在意大利,窃贼偷窃艺术品贩卖是家常便饭。据统计,在1881次报警失窃案中,就有29,000件艺术品被盗,其中绘画作品占3500件。
在比利时,艺术品走私活动也越来越严重,每年都有几千件乃至上万件被盗。
如今,艺术品频频失窃及艺术品走私的案件高发,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艺术品失窃现象如此频繁,这样一些尽人皆知的著名艺术作品是如何失窃的,失窃后又是怎样脱手的?
从1995年3月26日起,部分欧盟国家在1985年签署的取消边境控制的《申根协定》正式生效。法、德、比、荷、卢、西、葡率先实行人员自由流动。截至2003年,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15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这些国家是今天的申根区。(申根国家中除挪威和冰岛之外均为欧盟国家,相反英国和爱尔兰是欧盟国家,但不是申根协定的成员国。)
劳动力、商品可以在这些国家之间自由流通了。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引发了新的更严重的问题。因为很长时间以来,艺术品走私是聚敛横财的绝妙办法,现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商品可以自由流通,无疑为被盗艺术品的转手提供了“便利”,在法国被盗的艺术品经过比利时、荷兰两国的倒卖,就可以进入德国商人或收藏家手中。在俄国,除了毒品之外,最重要的走私活动就是能够获取暴利的艺术品走私,每年都有几千件。在圣彼得堡的美术宫,专家发现,凡·高的作品《夜中的白房子》已被临摹作品所代替。另外伦敦的佳士德拍卖行的专家声称,有一个前南斯拉夫人向他们出售一幅凡·高的绘画原作,索价不菲,这幅原作后被德国一位工业家收藏。他的收藏包括一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重要作品,其中一大部分借给圣彼得堡的美术宫展出。
幸运的是,一些被盗艺术品能够重见天日,物归原主。原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博物馆的毕加索的《黑眼睛女人》被盗后,与此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捕。《黑眼睛女人》又回到自己的家。
目前,欧洲各国人民普遍感到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在保险、警报系统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今年1月,笔者到巴黎出差,再次到卢浮宫参观,看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已被罩在透明的特殊保护装置内,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参观者只能远远观望而不能靠近。而各国警方也正在加强合作,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和失窃艺术品档案、图录已经建立,联合打击艺术品偷盗走私犯罪行为。
而且有关部门要求画商、画廊、博物馆在购藏艺术品之前,均应进行认真查对。这些,将有助于打击盗窃活动,为珍贵艺术品提供必要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