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书画艺术:谱写海之歌

时间:2021-09-28 13:45:07 来源:

谱写海之歌

艺术家对某类题材的热爱,或许是有意识的主观选择,更多情况下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生活机缘等因素造成的。不管怎样,艺术家总是最先因为这类题材而感动,之后才把真实的精神体验转化成艺术的画面,继而与读者产生共鸣。黄树德对大海的热爱便是如此,他的艺术创作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大海情结。他在艺术笔记中写道:“海有人性,它既宽容、广博、深沉,又变幻无常、神秘莫测……我爱海,海塑造了我的个性。我画海,海是我永不言倦的绘画主题。”

1931年生于广东南海的黄树德,确实有着对大海的深刻记忆。早年他曾先后为海军南海舰队美术员、美术组长、专职美术创作员。他最早公开发表的版画作品《教渔民子弟读书》(1953年)、《海上突击》(1953年)、《筑港》(1954年)、《海防哨兵》(1954年)、《金色的海滩》(1955年)等,描绘的就是大海的风景以及与大海有关的生活。

1956年,他的套色木刻《捕鱼归来》、《海防线上》、《到海岸上去》入选第二届全国版画展,三件作品中也都表现着他与大海难舍难分的情愫。此后,尽管黄树德创作过多种多样的艺术题材,但是周围的朋友或熟悉的读者在谈起他的时候,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那些跟大海有关的作品。

比如,入选第三届全国版画展的套色木刻《出航前》(1958年)、入选第五届全国版画展的套色木刻《海岛之晨》(1963年)、入选建军50周年美展的套色木刻《万山海战》(1977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版画展的黑白木刻《海阔天高》(1986年)等作品,在节奏明快的刀法、激昂慷慨的排线、虚实远近的呼应和大开大合的构图中,展现了大海的多种面貌——有时是静谧而深邃,有时是狂涛和激浪,有时涟漪荡漾、月色斑斓,有时满怀希望、霞光万丈。

blob.png

黄树德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黄树德的水彩画同样热衷于诡谲壮丽的大海景象。他的早期作品《骤雨将至》(1960年)在高26厘米、宽38厘米的画面上,描绘了乌云翻滚之中的归舟。弧线形的海岸线,连同画面远处的山峦,为画面的主题提供了叙事的场景。变幻不定的天空,在水波粼粼的海面的反射中,表现出格外紧张的氛围。

大船小舟,还有已经放落的风帆,告诉读者,这些海上归来的人们,即将返回他们的家园。天空与海水、归船与海岸,以及人与自然,在诸多的情节冲突之中汇集于整体的画面。黄树德的微妙之处在于,他把水彩画材质的流动性,跟海天之间的自然风景的流动感,在画面上加以协调和统一。

blob.png

黄树德作品

类似的情况,同样见于他的水彩画《渔舟唱晚》(1961年)、《军港之晨》(1970年)、《海歌》(1973年)、《西沙傍晚》(1981年)、《退潮》(1990年)、《南海怒涛》(1994年)、《万里海疆》(1999年)等作品。黄树德水彩画中的大海,有着同样澎湃的激情。画面中的景象,时而看到的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时而看到的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抒情,时而看到的是碧空浩荡、一望无垠的海天辽阔,时而看到的是海岩突兀、潮退沙沉的静默和期待。不同层次的色彩和轻重变化的笔触,在造型写物的过程中,不仅表现了黄树德所熟悉的大海景象,而且表达了黄树德内心深处对大海的缱绻之情。

如果从1949年10月黄树德成为部队画家的时候算起,在迄今60年的从艺生涯中,看海、听海、画海,可以说是黄树德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他曾经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曾经在广东汕头南澳岛以及广东的湛江港、大鹏湾,海南岛的榆林港、莺歌海、三亚渔港,广西的北部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兴岛、金银岛、中建岛等地搜集素材、考察写生。即便是在1983年转业到岭南美术出版社工作,乃至后来担任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之后,他对大海的那份情意,依然是百转千结。

特别是在选送出国展览的作品中,数量最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他的大海题材。黄树德作品中的大海,在读者的眼中也许只是大自然的某个片段,但在他的眼中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大海不仅寄托了黄树德对艺术的由衷热爱,更为重要的是其中饱含了黄树德对生命之美的真诚的追求。

这也正如迟轲在对他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谈到的:“一个真诚的艺术家,必定会对他所描绘的对象发生这种难分难舍、梦绕魂牵的情意,他才能深入地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才能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充沛的激情。”不管是漫天飞舞的海鸥,还是瑰丽西沉的落日;不管是波涛起伏的飞溅,还是饱满动人的豪情,黄树德描绘的大海,总是那样生机勃勃,给读者带来开阔而深刻、积极而鲜活的审美感受。

黄树德通过他的作品,谱写了一曲曲生动的海之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