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和和花耀高级珠宝系列:大地之耀
“特聘”、“特邀”现象之我见
书画界“特聘”、“特邀”现象非常普遍:书画院有“特聘画师”,美术院校有“特聘客座教授”,各种书画竞赛活动有“特邀评委”,各种各样的书画展览有“特邀作品”……很难想象,如果剥离了名目繁多的“特聘”、“特邀”,轰轰烈烈的书画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
“特聘”、“特邀”现象在书法界不但客观存在,而且相当普遍,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这一现象好还是不好。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被人们反复引用,又不断质疑。质疑者常常把“合理”理解为“正确”、“对”,于是陷入困惑之中:难道那些腐朽落后现象也是“合理”的吗?其实,我觉得“合理”的更确切含义应该是“有其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这样理解,或许不会得出“黑格尔说错了”的结论。
那么,“特聘”、“特邀”现象的“内在原因”和“必然规律”是什么呢?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书法活动蓬勃兴起、书法市场急剧发展的情况下,优质书法家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需要,不得已而只能采取如此对策。目前,书法家队伍尽管浩浩荡荡,但真正功成名就、能为公众所接受的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作水平、较大社会影响和市场潜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小部分书法家,是书法家队伍中的“优质资源”。要举行大赛、展览,如果没有“优质资源”加入,势必黯然失色,社会影响和学术水准都会大打折扣。就这一意义而言,这些“特聘”、“特邀”书法家是用作装点门面的“特殊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商业性的书画活动来说,这些“特聘”、“特邀”书法家的作品,是回报赞助单位的最主要的“礼品”。没有这些作品作为回报,赞助单位不太可能做“冤大头”掏大把大把的钞票。在这里,“特聘”、“特邀”作品又成了保证书画活动机器正常运作的“润滑剂”,或者是换取资金支持的“等价物”。
对属于“优质资源”的名家来说,虽然频频受聘、受邀,似乎不胜其烦,但仍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大好事,他们基本上会采取来者不拒的合作姿态。就“名”来说,能够进入“特聘”、“特邀”行列,表明自己是书画名家、大家,属于书画家队伍中的精英分子;如果始终无人相聘、相邀,或许反而会感到被人遗忘的寂寞。就“利”而言,被“特聘”、“特邀”之后,少不了会有相应的出场费、润笔费,不管多少,总是“额外收益”,何乐而不为?据说,有地位、有名望的书法家,每年单是参加各类“特邀”展览,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能够进入“特聘”、“特邀”阶层的策展人,也常常会“资源共享”———互相聘任、互相邀请、机会均等、利益共沾。说白了,许多书画活动真正的得益者只是少数人———少数“特权阶层”。
从表象看,“特聘”、“特邀”对当代书法活动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饮鸩止渴,对书法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因为,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参加活动的普通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永远只是陪衬,是配角,是垫背的。他们交出参赛费、参展费,付出劳动,付出真诚,除了微乎其微的人或许能够侥幸“入展”、“获奖”外,绝大多数得到的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甚至是被愚弄的痛苦。他们看似为“参与者”,实际上始终是“局外人”。
当然,我非常理解,许许多多书法爱好者之所以明知现有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诸多不公,明知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失败,但还是硬着头皮一次次参赛、参展,其目的只有一个:有朝一日也成为“塔尖人物”,也能够享受到“特聘”、“特邀”的待遇和风光。
这确实是一种特定历史阶段存在的特殊现象,而且还可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它的存在,我觉得无须过多议论,更不必愤愤不平、非议横生,因为它是“寄生”于现有体制的。体制不改,它就将很滋润地存在。什么时候体制改了,价值观改了,它自然会改变,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