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收藏要闻:洛西千唐志斋

时间:2021-10-08 15:45:17 来源:

洛西千唐志斋

春日里,我邀友结伴乘车,出洛阳再向西45公里,前往坐落在新安县铁门镇东北角的全国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地方——千唐志斋一游。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文所书“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导游引领我们步入庭院,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就葬在这里。

只见一道白色矮墙将园子分开,墙北是花园,园内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从八宝山移葬的张钫墓就在花园的一角。墙南花圃间有条路,前行数十步,有石阶通向左方低洼处,沿阶而下,只见一半环形小屋与一古朴石屋相对而立,石屋名“听香读画之室”,对面小屋是张钫书房,墙上刻两个径尺大字“蛰庐”,上世纪20年代初,张钫隐居铁门,营造园林,广及百亩,蔚为壮观,康有为游陕过豫,被张钫邀至园中,谈书论画,赋诗抒怀,题名“蛰庐”。

东廊廊门张仁杰题联“松柏有真性,园林无俗情”。西廊即千唐志斋,里外墙壁上整齐地镶嵌着历代墓志石刻计1428件,其中属于唐代的就有119l件,斋门上端有章太炎以古篆题写的匾额“千唐志斋”,后缀跋曰:“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洛阳以北之邙山,土厚水低,宜于殡葬,历代多有帝王将相、富户巨商死后葬于此,邙山因而成了我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墓葬区。

blob.png

清末民初,盗墓成风,加之其他原因,墓中志石出土甚多,暴露荒郊,无人问津。张钫酷爱金石字画,与于右任、章太炎、康有为等交往甚密,在他们的影响下,遂广泛收罗历代墓志铭及书画石刻,运至家乡园中,辟地建斋,妥为保存,虽历经变乱散失损毁不少,但仍旧有很多自西晋至民国年间的墓志铭、碑碣得以保存下来。

千唐志斋所藏唐人墓志自初唐的武德、贞观起,到后唐的天复、天佑止,近三百年之年号无不尽备;志主身份自相国太尉至刺史太守、处士名流、官娥才女、百姓杂家,无所不包。这些墓志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政洽、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都是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

blob.png

千唐志斋可以说是一部石刻唐书,一部原始的唐人档案,一部波澜壮阔的唐人生活画卷,一部形神皆妙的唐代书法演变史。除了唐志,张钫还收集了不少从宋代到近代的书法、绘画,镌刻镶嵌在墙壁上,一并珍藏。千唐志斋中,钟繇、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名家的篆、隶、行、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之“风雨阴晴”四幅屏扇石刻,王纯谦的指画倒悬露根兰草,刘墉85岁卒年所书丰韵秀逸的大幅书法,米芾所书的对联,王铎的大幅中轴,风格迥异,蔚为大观。尤其是张钫之父张子温的墓志,章炳麟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刻,集文章、书法、篆刻之大成,被誉为“近代三绝”。

blob.png

北魏墓志拓片

blob.png

魏三体石经

走进千唐志斋,你会立即被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沉郁悠长的历史在这里沉积为一部无志的名著。面对那冰冷无言的志石,你可以真切地触摸到唐代历史脉博的跳动,更可以尽情享受唐人精美的书法艺术带来的美感。导游介绍说,近年来,千唐志斋经过不断修葺整理,千唐志斋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政要名流以及历史、

书艺爱好者慕名来游,它不仅成了海外游人寻根觅宗的“千年秘笈”,更成为史学家们研究唐史的一条“通幽曲径”。

千唐志斋所珍藏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走出斋院,漫步石级甬道,我不禁思量:这每一块墓志其实仍然可以被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因为我们已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存在的踏实。

历史本身就是谜,艺术也深不可测,但在这里,历史和艺术却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