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艺术百科:文化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1-10-09 17:45:15 来源:

文化产业的发展

放眼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对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2004年—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近15%,略高于全省GDP同期年均增长率,2007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2%,这一切都标志着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表明广东正迎来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时代。

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广东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建设初具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和产业优势的文化产业。

blob.png

首先是文化演出业的持续升温。主要表现在:涌现出一大批设施先进的演出场馆,包括深圳音乐厅、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广州歌剧院也即将落成开业;演出活跃、形式多样、享誉世界的音乐剧《猫》,2007年、2008年已先后两次到广东进行演出,“新年音乐会”、“名家名曲”、“名家名歌”已成为广东省演出的著名品牌;以深圳世界之窗的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广州长隆国际大马戏等为代表的主题晚会长演不衰;民营演出经纪机构数量增加,其中90%以上均为民营企业;积极激昂的本土节目打向海外市场,由东莞投资6000万元并整合国内外力量创编的中国大型音乐剧《蝶》已拉开了全球巡演的序幕。

其次,娱乐业相对繁荣。目前广东省是国内电子游艺游戏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由省内企业自主研发制造的电子游艺游戏设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其中,广州(番禺)、中山市两地共汇集了电子游戏设备生产厂家300至500家之多,年营业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如华立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已经形成年产各类大型游戏机近两万台的生产能力,2007年该公司总销售额接近3亿元;中山市世宇电子游戏(游艺)公司年产值也实现过亿,其产品除内销以外,主要大量出口到美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番禺生产出口的电子游艺游戏设备,在全球大型游艺机市场份额接近20%。

第三,电影放映业复苏。2008年以来,广东省的电影票房继续呈现明显增势,上半年以广东为总部的中影南方新干线和金逸珠江院线,不断开拓省外市场,其票房收益分别为2.08亿元和1.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92%和84%;广州飞扬影城在2008年上半年以3121万元票房名列全国前茅。

第四,广东省音像业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是我国主要的音像制品生产基地。据统计,广东省音像制品批发量占全国80%以上,仅广东音像城现有音像节目就达10万余个,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物流中心。此外,广东省国产音像制品出口量约占全国80%以上,成为国内实施国产音像制品“走出去”的主阵地。由文化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也已成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

第五,网络文化业发展快速。

1.网络音乐。据统计,全国网络音乐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高达2.14亿人,广东网民约占全国网民的1/5,因而在全国网络音乐市场所占的份额也相对较大。同时,手机媒体已成为音乐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延伸。

2.网络游戏。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广东省的网络游戏收入已超过40亿元,约占全国网络游戏同期收入的1/3,占全国运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游戏收入的1/2,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第六,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在开展艺术品经营活动,但比较集中的主要是广州市和深圳市。如广州市文德路“文化一条街”,聚集了经营字画、文物及工艺品单位近400家,深圳龙岗的大芬油画村聚集了书画、工艺等经营门店及油画工作室775家,形成了一个以大芬油画村为中心,覆盖周边地区的油画产业集聚区。

第七,动漫产业不断发展。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潮州等市政府已先后将动漫业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并制定了扶持发展动漫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其中以广州和深圳市最为突出。广州市目前从事动漫相关类企业超过120家,动漫产业的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不含衍生品),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群。

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十一五”的第四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而眼下的国际金融危机无疑又对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在抵御经济危机影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无疑是挑战也是机遇。

首先,金融危机将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首先是由文化消费的内需潜力决定的,2007年广东人均GDP已达4500多美元,2008年已超过5000美元,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提高到43.2%;国家提出拉动内需的大方针,将直接扩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指向民生的各种措施无疑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释放仍有极大空间的消费潜力。

其次,金融危机将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开始唱主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

文化产业在本来意义上就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本次危机将使文化产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服务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将获得绝好的发展机会,向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化方向发展。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通过“文化科技产业”、“文化+旅游+科技”、“文化科技产业全球化”等一系列创意新概念,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文化产品去年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达1亿元,明年将达2亿元。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已经提出,“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很大部分是文化产业中的高端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广东的出版、广告、广播影视、印刷、音像制品等行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全国8家最早年广告额超亿元的报业集团广东独占4家;印刷业独占鳌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生产基地;音像制作业规模和效益都在全国领先,生产能力占全国一半以上,拥有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星海演艺集团等12个大型文化集团,在全国名列榜首。因此,广东的文化产业将不仅仅是在短期内“逆势而上”,而是会以此为起点,进入一个更为健康的高速增长周期。

继续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广东省也针对种种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

从广东省的产业特点来看,文化资源相对不足,而实体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相对发达。因此,广东省政府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以促进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竞争优势。

具体措施包括:将尽快制定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打造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培育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提升广东的文化实力和文化形象;整合优质资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参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扩大广东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等。

此外,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也存在着人均产值低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文化单位“软、小、散、滥”等短板。

为了解决这种“短板”现象,广东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集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创新。截至目前,广东已推动92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各级广播电视台、各地新华书店将分别于今年上半年和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市县两级电影公司、地市和省内高校出版社、国有一般性文艺院团等将于2010年年底全部转企改制。一批文化企业正在加快上市融资步伐。

今年,广东还将组建一个统一监管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监督管理办公室,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设立每年2亿元的专项资金,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20家文化企业,将成为专项资金资助的重点关注单位;加大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力度,大力培育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面对当前特殊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广东人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争取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相信广东省将迎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