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古玩赏析:戴着镣铐跳舞

时间:2021-10-11 11:45:14 来源:

戴着镣铐跳舞

在所有的书体中,草书创作最难,因为它是书家全面修养和功力的展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又是最容易上手的书体,因为它能充分表达个人的性情,因而深得许多人的喜爱。

当今存在一种现象:有的人基本不下临摹的功夫,而是上手直接“创作”草书,意在抒发性情。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暂且不论。

草书之外,比较容易上手的就是篆书了。表面看起来,篆书笔画繁复,字体古拙,难以辨识,因此许多人将其视为畏途。其实,写篆书并不难。它相对于行书、草书甚至楷书、隶书来说,用笔最为简单,而且有规律可循,其结体也大多讲求平衡对称,章法也推崇整齐划一。这样,篆书就成为比较容易学习的一种书体。但另一方面,篆书也同样难以写好。因为,它可供书家自由发挥的余地或空间十分有限。写篆书,无疑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差事。正因为如此,自秦李斯以下,写篆书者不计其数,而以篆书名世者,则寥若晨星。

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件成功的篆书作品,这就是程南云书写的《朱熹与某侍郎书札卷引首》。此作虽只有寥寥“先贤遗墨”四字,但却有许多值得说道的内容。

这件作品为纸本,纵33.4厘米,横121.7厘米,今藏南京博物院。

篆书作品的用笔重在婉转、通畅,笔画重在均匀、丰满。按照这些要求来衡量,这件作品可以说无可挑剔。如果不细加观察,这件作品的每一笔似乎是采取双勾填墨的方式写出来的,行笔是那样从容,笔画是那样停匀,横平竖直,一丝不苟,真是精美绝伦,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这充分反映了书家程南云在用笔方面超凡的擒纵能力和精确老到的腕底功夫。

blob.png

程南云书写的《朱熹与某侍郎书札卷引首》

这件作品为纸本,纵33.4厘米,横121.7厘米,今藏南京博物院。

如果说,只是能做到横平竖直、笔画停匀,则难免会堕入叠床架屋、状如算子的泥潭,落得缺乏生气、以毛笔写美术字的恶名。程南云显然超越了这个低级阶段。在这四个字中,他非常巧妙地在有限的空间中使线条左右穿插、气息上下贯通,可谓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尽管戴着法度的镣铐,但依然跳出了优美的舞蹈。比如,他在书写过程中充分展现曲线的魅力,使得笔画直中有曲、曲中有弯、弯中有直,看似整齐划一,实则变化莫测,如“先”字的起笔和最后一笔、“贤”字的“又”部、“遗”字的“走之旁”,等等。

前面说过,篆书的结体重在均匀、对称,但这并不意味着上下、左右的等距离分割,而是在总体上追求一种平衡和对称。在这方面,程南云处理得可谓恰到好处:通过局部对称,达到整体平衡,如“先”字上半部基本对称,呈现一种静态,下半部则稍做调整,呈现一种动态,动静结合,和谐自然。再如“贤”字,其“臣”、“贝”两部分均为对称结构,“又”部则富于变化。再如“遗”字,“贵”部基本呈现为对称结构,而“走之旁”则追求一种静中生动、稳中求变的效果。

在“先贤遗墨”四字中,“墨”字写得最为精妙。表面看起来,这个字以一竖笔为中轴,左右对称,并无特别之处。

但是,它妙就妙在能于竖笔两侧极尽变化之能事。线条的直、曲、长、短,笔画的疏、密、繁、简,在这个“墨”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斯冰再生,不过如此”。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工整圆润、沉静平和,具有明代早期风格。

程南云,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城人,其生卒年不详。明永乐初年,以能书授中书舍人;明正统年间为南京太常卿。画擅梅、竹,书精篆、隶。其篆书得陈思孝之传,多见于他人作品之引首。

朱熹是明代大儒,能有资格在他的艺术作品引首上题字,足以说明程南云在当时的名气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