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艺术:王问草书七言古风卷
一幅画填补了一段历史
前不久,在武汉市江汉区档案馆举行的捐赠仪式上,83岁的王业信将自己精心绘制的水墨长卷《汉口帝主宫》郑重地捐赠给了江汉区档案馆。经过有关专家认真考证,这幅水墨长卷再现了武汉市闻名于世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的一段历史。于是,已经定稿的江汉区区志,从印刷厂取回,补进这段历史后,重新付印。江汉区档案馆办公室主
任黄利群说:“这幅水墨长卷对介绍武汉市商贸发展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如果不是王业信老人,江汉区区志的编纂工作将留下永远的遗憾。”说起王业信绘制《汉口帝主宫》还得追溯到武汉市的一次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一位领导突然发问:“武汉市的商贸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与会者面面相觑,无一作答。
“难道不是闻名于世的汉正街?”有人窃窃私语。
消息很快传到了汉口龙王庙老年书画研究会。
“就在帝主宫。”研究会副会长王业信斩钉截铁地说。
帝主宫?当今武汉人极少听说有这个地名,更无人知道武汉市商贸发源地在这里。这引起了江汉区档案馆领导和地方志编辑人员的极大兴趣,马上找到王业信了解此事。
王业信1925年出生在武汉市汉口汉正街东端的帝主宫附近。据他介绍,帝主宫宫殿雄伟壮观,相传唐睿宗李旦在此长居27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也在此建过行宫,帝主宫因此而得名。后来帝主宫一带渐渐形成商业区。到清朝末年,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商品集散地,形成金融、药材、针纺织品以及日用百货等门类齐全的市场,辐射中南及西部各省。比较有名的商品如上海双钱牌胶鞋、金钱牌搪瓷制品、凤凰牌和夏延牌扇帽,苏州的苏绣,安徽产的各类文具等。还有遍布街巷的洋钉、洋线、洋火、洋油、洋布和洋肥皂等洋货。街街巷巷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现在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正是由此发展而来,它是名副其实的武汉市商贸发源地。遗憾的是,正值它发展的鼎盛时期,1938年,在武汉沦陷的前三天,中国军队撤退,实行了焦土政策,一把火将整个商业区化为灰烬。从此,帝主宫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给年幼的王业信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每当他走在繁华的汉正街上,都会引起他对当年帝主宫的深深回忆。
《汉口帝主宫》是89岁的王业信老人6年前所作.
听了王业信的介绍,档案馆的同志当即请求王业信将帝主宫的原貌绘制出来,以弥补江汉区区志中的这段缺憾,他爽快地接受了任务。王业信家祖上在帝主宫附近开过一家砚池店,经营各式砚台,在中南地区小有名气,往来书画家很多。受到家庭熏陶,他从小爱上了绘画艺术,特别善画花卉和飞禽走兽。1987年退休后,他联系了一群爱好书画的老人,组建了龙王庙老年书画研究会,从此,便与国画结下不解之缘。但是,要把70年前的帝主宫原貌真实地画出来,并非易事。据他回忆,帝主宫近三平方公里的商业区里,街巷纵横交错,形如蛛网,建筑物形态风格各异,两条主街火路口和夏口厅商铺鳞次栉比。楼房有青砖布瓦,也有土木陋房,由青石条铺成的马路和弯弯曲曲的小巷,都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江南风情。
为了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面貌,他到当地街道办事处借来地图,走街串巷,走访社区干部和街坊邻居。时隔七十多年,武汉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火路口变成了宽大的大兴路,夏口厅变成了民权路,而王业信家所在的花布街则改成花楼街,当年星罗棋布的商铺和工厂所在地,现在已建成了中南地区最大的鞋类批发市场和现代居民区以及学校。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调查和回忆,帝主宫商贸区完整的轮廓渐渐浮现在王业信的脑海里。
之后,他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从汉阳王家湾家中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龙王庙老研会与同行们切磋技艺,征求意见,然后才动笔。
王业信不管盛夏酷暑或三九严冬,坚持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哪栋房子是三层,哪栋是平房,哪家商铺门面大,哪家小,商铺招牌的名称是什么,甚至每栋房屋用的是布瓦或红瓦等都一一了然于胸,保证准确地再现帝主宫当年的风貌。
在本文截稿之前,笔者再次到江汉区档案馆,征得同意后,进入特藏室,反复观赏《汉口帝主宫》这幅长卷。长卷长3.5米,高50厘米,“帝主宫”三个双勾大字十分显眼,画面上道路、商铺立体感很强,街道上的商贩、游人、士兵、警察、车夫等人物栩栩如生。笔者粗略数了一下,全卷共绘制了各种建筑物一百多栋,有汽车和黄包车十余辆,商铺四十多个,另外还在帝主宫外墙绘制了9个临时摊棚,各种人物共179人,这幅长卷填补了汉正街一段珍贵的历史。(下图为《汉口帝主宫》长卷,左图为《汉口帝主宫》长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