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文化艺术:董源《潇湘图》

时间:2021-10-14 09:45:19 来源:

董源《潇湘图》

五代、宋初的“三家山水”,为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后世难以逾越。关于“三家山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所谓的“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其二是汤 《画鉴》中所谓的“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之法始备”。汤垕去掉了荆浩的弟子关仝,而增添了董源,并将董源尊为“三家”之首,这一改动意义重大。其原因是,李成、关仝、范宽三家皆为北方人,其笔下山水都是北方风貌;而董源却是南方人,其笔下山水是江南风貌,因此汤氏的说法似更科学、更全面。自此,山水画坛分出了南方画派和北方画派两大谱系。而明人董其昌更是以禅论画,倡导“南北宗”之说,推举董源为“南宗”山水的百代之师,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人画创作高潮。

董源(?—约962),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中主李 时任北苑副使,故世称“董北苑”。工画牛、虎、人物,尤擅山水。其笔下山水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洲渚掩映,诚如宋人米芾《宣和画谱》中所载的“平淡天真”、“一片江南”。米芾尝谓董源“下笔雄壮”,“使人观而壮之”,但董源的此类作品至今未曾得见。即使有此类作品,也不是其本格。我们现在欣赏的《潇湘图》(见上图),是董源 “平淡天真”、“一片江南”风格的代表作。

1.jpg

《潇湘图》为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写人物活动的山水画

《潇湘图》为绢本设色,纵50厘米,横141.4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写人物活动的山水画。该图前有董其昌前题蓝笺引首,后隔水有王铎的跋文,尾纸另有董其昌题文二则。全图从内容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沙渍平坡、荒疏芦苇,有两位红衣女子立于水泽汀岸,滩头有五名乐工对着迎面徐徐而来的小舟吹奏乐器。小舟内端坐一朱衣贵人。此贵人前有侍者下跪,后有侍者执伞。小舟的首尾各有一人持篙摇橹,使小舟缓缓地荡向滩头。由此画的前半部分来看,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此画的后半部分为远山茂林,水草迂曲,坡岸处十余个渔人持网捕鱼,姿态从容,神情专注。而在沙汀、苇渚之间又荡着几只小艇,具有烘托陪衬的作用。由此画的后半部分来看,这又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渔乐图。

blob.png

董源《潇湘图》局部

欣赏这幅《潇湘图》时,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一是画面的景物安排和章法极具匠心。不论是开合起伏、张弛疏密、动静虚实皆妙合生发、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画面上两组人物活动内容虽然不同,但并不显得矛盾,而是十分和谐,形成了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诗化意境。二是笔墨语言和皴法的运用极有特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皴法,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用来描摹山石、树木质地纹理等的技法。五代以前,山水画所谓的“笔法”仅限于勾勒景物的外部轮廓。到五代时期,山水画出现了能表现山石质地的皴法。皴法的出现对山水画创作来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潇湘图》中所用的皴法主要是点子皴。画面视域开阔,层次有序,点子皴斑斑驳驳,由近至远、由大到小、由疏及密,呈现出空间的纵深感。

云霭雾气,烟水微茫,具有“平淡天真”的艺术旨趣。

作为传统文人山水画的经典范式,董源的这幅《潇湘图》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艺术趣味,都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