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艺术百科:虎年摭谈《虎溪三笑图》

时间:2021-10-29 15:45:12 来源:

虎年摭谈《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是中国画传统题材,典出庐山东林寺。相传东晋高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从不过寺前的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谈甚欢;慧远送客时与他们一路交谈,不觉走过溪桥。寺中的镇守老虎急得大吼,三人才会心地相与大笑。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佚名作《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故事由此流传千载,显示了儒、释、道三教的亲和融合,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精神。“虎溪三笑”自宋代以来就是画家喜爱的题材,并有画迹传世。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代佚名《虎溪三笑图》,堪为该画题的代表作品。

最初的“虎溪三笑”画题,可从历史故事画《莲社图》说起。东晋太元六年(381)慧远入庐山东林寺,元兴元年(402)集僧俗慧永、慧持、道生、慧睿、昙昺、道敬、昙诜、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刘遗民、宗炳、雷次宗、周续之、张野、张铨等十八贤,建誓于弥陀佛像前,同修西方净业,以寺植白莲,故名“白莲社”,简称“莲社”。最早描绘“慧远送陆道士”故事的是五代宋初画家孙知微。他在成都寿宁院绘有《惠(慧)远送陆道士图》壁画。继之有北宋画家李公麟为从弟李冲元所作《莲社图(卷)》,追写“莲社”十八贤行状。卷尾有李冲元跋文,略谓:“陶潜时弃官居栗里,每来社中,或时才至便攒眉回去,慧远师欲留不可得。道士陆修静居简寂观,亦常来社中,与远相善。远自居东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陆道士,忽行过溪,相持而笑。”

虎溪三笑图 蔡铣 作

有关慧远、陆修静、陶渊明其人其事,在《辞海》(1979年版)中有记载。但按所载三家的生卒年,“慧远(334—416),陆修静(406—477),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可看出“虎溪三笑”故事的内容显然是综合了某些故事的情节,经过加工而成。因为,在高僧慧远圆寂时,道士陆修静尚是位11岁的少年,二者不可能有“相善、相送”之交契。但由于道士陆修静确实有过“曾在庐山修道”的经历,加上陶渊明系靠近庐山的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又是一代鸿儒,并有“辞官归隐”的事迹,所以也就使故事显得“事出有因”了。尤其是在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先后盛行,出于当时人们崇尚和谐的心理以及对儒、释、道三教亲和的意愿,“虎溪三笑”故事才得以产生和流传,也随之成为中国画传统画题之一,并成为历代画家喜爱的绘画题材,如现代大画家傅抱石亦多作有《虎溪三笑图》。

另一版本的《虎溪三笑图》突出了人物的神态

值此农历岁次“庚寅”之际,藉此把现代吴门画家蔡铣(1898—1960,字震渊)的《虎溪三笑图》立轴略作赏介。该图系纸本,设色,纵94厘米,横33厘米。作品以描绘人物为主,通过对三位不同装束的人物形象的描绘,对他们出自会心的笑容的刻画,反映了儒、释、道三教亲和融合的这一主旨。图中在对三位人物位置的经营上,画家根据旧说道士陆修静“生禀异相,目重瞳子,掌有篆字,背有斗文”,故图中的陆道士作反圈双手面朝释、儒二家状,使读画者只见其背形,而不能识其“目重瞳子”之真相。同时这一颇具匠心的处理,使得图中的儒、释、道三家益见亲和融合。该图款题:“虎溪三笑图丁卯维夏拟唐子畏意。”以笔墨技巧和结构形式而言,作品乃继承和借鉴了明代吴门画家唐寅(子畏)绘画“既有宋人豪迈雄奇、遒劲刚健的特点,又有元人淡雅秀润、简括荒率的意趣”的风格特色。作品的用笔洒脱劲健,画笔兼工带写,以形写神,衣褶线条细劲,设色妍丽,并能以超逸之笔,把涧泉、溪流、柳林、板桥等衬景描绘得简括得体,淡雅秀润,为“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快乐,象征着三位宗教人物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营造最为理想的环境,同时使读画者感受到无尽的意趣和愉悦。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