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文化艺术:郑庆伟一等奖当之无愧

时间:2021-11-06 15:45:17 来源:

郑庆伟一等奖当之无愧

郑庆伟是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主办方平顶山人士,他得一等奖让书坛很多人自然地想到了“东道主”现象。但就他这件获奖作品(右下图为作品局部)的水平而言,我认为他的获奖当之无愧。我以为,他获此大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与另一位河南一等奖得主陈花容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生且熟。

郑庆伟书法

什么是“既生”?就是作品风格面貌在过去的大展、大赛中见得不多,让评委们有一种“生面孔”的感觉。东西一新,就能让人好奇、让人关注、让人感兴趣。河南一些获奖专业户如薛党军、王乃勇、樊子阳等,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他们的风格特征,且又在大展、大赛中经常见到。他们此次没有获得大奖的主要原因,并非说他们的作品水平低,而很可能是因为这个“熟”字。陈花容、郑庆伟这两位河南选手获得一等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书法因为“生”而产生了新的“美”。

郑庆伟书法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近处没有风景。”一到节假日,交通拥挤,长途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全线紧张,人们都要到外地去旅游,去看风景。因为近处没有风景,要到远处去看,到别人家的门口去看,到当地人不看的地方去看。并非说近处真的没有风景,而是天天都能见到,太熟了,便没有了新鲜感而已。

又为什么“且熟”呢?就是作品有根、有传统、有源头、有法度、有来路。它扎根在几千年的书法沃土里,行走在几千年的书法传承脉络上,其DNA遗传基因符合书法的美学元素和书写法则,一看面孔很熟,但又不常见,能产生一种故友重逢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作者的笔墨表现及章法营造,勾起评委心目中美的回忆,产生一种“笔墨当随时代”的新意。所以说,艺术品越久远,往往越能产生视觉新意,可以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美的记忆。

观郑庆伟的获奖作品,第一印象是很“生”,说不常见而又常见。此作古拙质朴、典雅清朗、率真自然、豪迈大气,可以从中体会到形式构成、布局章法之妙。他的行草结体大度,拙中见巧,常常于局部制造矛盾,又能化解矛盾,通篇和谐自然。从作品看,他主要还是汲取“二王”帖学一路营养,运用“二王”笔法、结体,字间的呼应采用连绵式处理。其间个别字的转折处加入了一些北魏碑学之用笔,但并不多,也是恰到好处,就像做菜或做面条时加些葱、香菜一样,起到了调节视觉和味觉的作用。我觉得他的这个“北魏”佐料用得好、用得妙、用得自然,不迁就、不生硬、不刻板。

需要说明的是,此作有些字在笔法处理上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第一段的“熟”字上部左侧,使转提笔时笔锋没有调整到位,就一划而过到了下一笔,笔毫显得散乱、平扁、无力。孙过庭《书谱》曰:“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使转之法至关重要。第二段的“学”字“子”部提笔过早,显得锋散笔虚。“弄”字下部长竖,笔锋绞过之后没有及时地调整到中锋状态,便就势作短促铺毫下切,显得合情理但不合法度。而紧接着的“翰”字则非常精彩,有意想不到之神采。

章法上,郑庆伟的作品气脉贯通,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交织着音乐旋律,无声而有节奏,使欣赏者目驻神驰,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件大字草书作品能够直抒作者心中积累的情感,能够宣泄作者心中压抑的创作情绪,能让人感到它的大气和痛快、豪爽和激情、流畅和奔放。但是,在评审现场众多的作品中,单纯的大字作品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郑庆伟预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者说可能在参与角逐的众多优秀作品中,难以标新立异,于是他参考、采用了书法家刘洪彪的一些成功实践,在大字的留白或疏无处加用了小字补释,起到缓解视觉压力和强化行草主笔的效果。

艺术的突破来自于长期的实践、思考、积累,风格的确立来自于修养、境界、气魄。愿郑庆伟的书法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