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历史 传承中华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媒体传播分析与启示
作为一种带有经典性、学术性的展览形式,文献展的概念发源于德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诞生于1955年,由艺术家、教育家阿诺德·波德创办的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如今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已成为反映国际当代艺术发展轨迹的重要平台和坐标。
1976年陈逸飞与魏景山在油画《占领总统府》前合影
拉丁词“documenta”具有“记录”“记载”之义,相关含义还有“总结”“证明”“展示”“展现”或“见证”等。艺术文献展以艺术家、艺术作品及相关的手稿、草图、笔记、图书、会议文件、书信、剪报、出版物、影像制品等文献为基本素材,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唤起人们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重新认知,这种展陈理念和展示内容,较之单纯的艺术展显然更具历史穿透力,呈现了更广阔的时代风云和内心世界,更新了人们对艺术展以及艺术文献的传统认知。受到卡塞尔文献展成功举办的启发,世界各国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文献展随之纷纷登场。
当这一经典性、学术性的展览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后,立即引起了国内艺术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艺术文献展是1991年由王林发起的“北京西三环艺术研究文献资料展”。此后,不仅艺术理论家们纷纷就文献展的艺术和学术价值著文分析评价,各大媒体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文献展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张充仁为吴湖帆塑像(该照片刊登于1947年2月第16期《寰球》杂志)
进入21世纪,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文献展不计其数。仅以2016年之后的上海为例,先后就有:上海油画雕塑院举办的“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50周年文献展”;相继在中华艺术宫和徐汇区汇展展示厅推出的“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视觉文献展”“一个人的丝路——尔冬强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展预展”;在解放日报展出的“贴近大地的灵魂——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图片文献展”;在上海中国画院展示的“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后又至上海新美术馆举办,被誉为“关于文献展的文献展”——“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等等。
文献展概念的提出至今只有60余年时间,这一展示形式在中国兴起也只有20余年,针对艺术文献展的研究更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艺术文献展的研究,可从多个角度展开,鉴于艺术文献展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尤其是近几年,国内的艺术文献展在业内和公众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笔者以2013年—2016年4年间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大师(名家)系列文献展为重点分析案例,从媒体传播角度对艺术文献展的传播推广诸要素进行微观的分析。
一、上海油雕院大师系列文献展概况
上海油雕院艺术大师(名家)系列文献展创办于2013年, 至2016年举办的四届分别为:2013年“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以下简称“陈逸飞展”),2014年“张充仁文献展(1936-1966)”(以下简称“张充仁”展),2015年“这里阳光灿烂——哈定文献展”(以下简称“哈定展”),2016年“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以下简称“周碧初展”)。
废稿三千,1970年代末,哈定为创作《待考》的各种创作手稿
就2016年以前已经举办的四届文献展而言,虽然在文献选取标准以及展陈方式上各不相同,但详实而珍贵的原作、文献史料、照片资料、实物手稿及视频系统,不仅凸显了学术性、研究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已形成了系列性和规模性;在艺术家与文献内容的选取方面,包括了油画、雕塑大师和国画大家,时间跨度则从20年到30年,或涵盖艺术家整个艺术人生,或截取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在策展主题与展陈形式方面,每一届都力图根据艺术家及文献的特质,呈现不一样的感受。
二、媒体传播:艺术文献展与受众的桥梁
从四届文献展参观人次多少的规律来说,日均参观量是一个更具参考价值的数据。当然,文献展的参观人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艺术家本人的社会影响力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陈逸飞无疑是四位艺术家中最具传播优势的。但是,四届文献展的日平均参观人数峰值却出现在“哈定展”,达到151/天,大大超过四届平均106.71/天的数值,也大大超过了陈逸飞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艺术文献展的参观者队伍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在观展人数的总量稳定的情况下,展期越短,平均参观人数越多。“哈定展”之所以创造了日平均参观量的峰值,与展期仅28天有一定关系。同时,四届文献展举办的2013年至2016年间,正是新媒体风起云涌的4年。而“哈定展”之所以会出现超越知名度更高的“陈逸飞展”而达到日平均参观量的峰值,与新媒体传播的到达率、针对性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关于艺术文献展之媒体传播的思考
在“张充仁展”结束后1个月,有纸媒专版大幅刊登了“‘泥塑神手’张充仁的朋友圈”一文,从“文献展”中张充仁交往的长长的朋友名单中,勾勒出一部上海近代艺术史,期望发掘出被遮蔽的文脉。在同一栏目刊登的上海油画史专家、上大美院李超教授的“有关张充仁的文献研究”长文中,以文献还原张充仁的早期西画艺术,弥补张充仁艺术研究和中国现代美术史中被“忽略”的部分。此两篇文章虽属媒体传播范畴,但同样实现了“文献展”所具有的“记录”“记载”以及“呈现”“见证”等含义。
周碧初 新禧 布面油画 58×79cm 1966年
对于艺术文献展来说,媒体传播的功能不仅仅是报道和展讯,同时也是文献展的一个延伸展厅,尤其是新媒体,更是一个突破时空限制、没有观众限制的延伸展厅。未来,对于媒体传播这个展厅的规划,应该具有像策展一样的地位,因为那是一个观众更多、没有闭馆时间的展厅。
根据统计,前四届文献展的日均参观人数为106.71人次。相比过往,已是很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来说,仍嫌不够。在新媒体时代,“主办方导向”的传播之外,需要更多采用“参观者导向”的传播。
已经举办的四届大师系列文献展,除了“张充仁展”,均有相应的讲座,尤其是在“周碧初展”为期1个多月的展览期间,主办方共举办了9场公共教育活动,此外,还借助最新科技,引入VR科技的流动美术馆;增设二维码和音频连接,收听重点作品的语音导览和公共教育活动的音频介绍。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媒体传播仅是文献展的传播手段之一。艺术文献展的传播推广应该是以展览为中心的一个整合营销传播项目。
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院长克劳斯·戏本哈尔,这位出生于卡塞尔并且在一届又一届文献展的陪伴下成长的教授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个大型文化活动像卡塞尔文献展那样承载着人类的历史记忆”。
卡塞尔文献展可以将卡塞尔这座城市与世界联系起来,那么,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上海油雕院的大师(名家)系列文献展,也将承担起城市文化的使命,让已经初具规模的文献展更具影响力,为上海这座城市的艺术气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