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学会收藏“文化”
尹瘦石(1919—1998),江苏宜兴人,著名书画艺术家;他的艺术始终紧紧踏着时代节拍而歌,深得郭沫若、徐悲鸿等文化巨擘的赞赏;曾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其提出的收藏理念,即“藏品一定要蕴含独特的文化品位、特殊的历史意义、深厚的情感寄托”,其实就是指收藏者一定要更多关注附着于藏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在我看来,这样的收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这样的收藏才是绿色健康的,自然,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
王原祁题画手稿真迹(局部)
如果收藏者的眼光只盯在藏品的物质价值上,那么,所谓的收藏过程说穿了也就是一个为了钱而来又为了钱而去的过程。不啻单调,也俗气了些。久而久之,也必将诱发一些藏家的捡漏心态,刺激假冒伪劣者们铤而走险的心理。因此,只有引导人们将收藏的理念转到挖掘文化内涵上,收藏才能回归初心,进而使得收藏有生气见活力,有容量见张力。
王原祁题画手稿真迹(局部)
学会收藏“文化”,必须关注“蕴含独特的文化品位”的收藏。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蕴含独特的文化品位”的一些藏品,往往能够见证一个地方一个时期一个领域当中的文化现象,且因其富有代表性、稀缺性而显得弥足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这些藏品,也就等于是在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为当今和后人留下了一笔笔不可估量、无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如果你去过北京天坛的祈年殿,你就会被它的独特建筑风格所震撼。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前身为大祈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内部层层相叠、环接的穹顶式建筑,仿佛砖砌的券殿,但又未用一砖一石,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真可谓“枋柁桷榱互相环接,短梁楹柱环转支承”。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暗合28星宿;里圈的4根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殿堂中间设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象征12个时辰;内外24根柱,象征24节气……祈年殿无疑是不可移动的一个大藏品。其独到的魅力,说一千道一万,就在于其寓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和文化艺术于一体。而其之所以作为中华文化遗产被保存被“收藏”下来,无数中外参观者为之倾倒,还不就因为其很好地展示了以“智慧与匠心”为核心的“蕴含独特的文化品位”吗?
王原祁题画手稿真迹(局部)
学会收藏“文化”,必须关注富于“特殊的历史意义”的藏品。藏品,之所以能够见证过往的历史,因为它就是从过去的时空中穿越而来的,它虽不能言,但其身上留下的丰富讯息,终究为我们研究和还原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当别人集邮主要是在邮市淘宝,然后买进卖出赚取差价的时候,年近七旬的新莞人沈敦武不同,他收藏邮票的目的是要研究历史。多年前,他获得一个信封,从邮票和上面31个邮戳看,这是当时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寄给国际工运组织湛江分部有关人员的,但由于没有人接收,这封国际信函又按原路被递到了茂名,再一次返回东莞麻涌邮政所。经过香港、罗马等地,这封信几乎绕了大半个地球,行程三万多公里,最后又回到了莫斯科。从1940年6月寄出到1941年3月回到原地,这封尚不知道内容的国际信件,一个往返足足花了9个月时间。31个邮戳,清楚地记录了当时这封国际邮件一路投递的艰辛和不易。面对这样一件藏品,不仅让沈敦武老人对当时邮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表示感佩,更对先辈们为保障敌占区与国内外的邮政通信,以便向全世界揭露日寇的侵华恶行,以及为确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所作出的努力油然而生敬意之情。自然,上述信件辗转的行程,也开启了沈敦武一点一滴地寻找抗战时期的邮政通信网络,尤其是那些隐蔽的地下通信站点的旅程。我相信,这样的收藏本身,日后也必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王原祁题画手稿真迹(局部)
学会收藏“文化”,必须关注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的藏品。对于不少藏家来说,有些藏品之所以被精心收藏,重要的不是因为物质价值,而是感情价值。换言之,有些藏品一定参与过藏家的感情交集,折射了藏家曾经的心路历程;抑或是对藏家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一段难忘情谊的佐证。“文化收藏”、收藏“文化”,在收藏中借藏品而再现一个个历史细节,还原一截截生活源头,复制一段段人间佳话,次第打开“文化的窗口”,其实,我们就是在对每一位收藏者进行一次又一次蕴含中国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审美的教育。须知道,玩收藏固然不能鄙视以至否定其必要的保值增值的功能,但注重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文化”功能,则理应放在首位。毕竟,收藏的意义,是在保值增值以外,让我们去充沛地感受到藏品的“文化”魅力,尽情地触摸到藏品的“灵魂”温度。
杨雪梅说得好:“我们从小就知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句话,但也许并不知道这八个字代表着什么。其实,它代表了农业的起源是五千年前史前世界交流的结果。因为五谷中既包括中国培育的稻子,也包括了起源于西亚的小麦。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下要唤醒的不只是对历史遗产的关注,还需要更多奇思妙想和严谨的考古学发生碰撞,为我们洞开几千年几万年难以想象的远景。”收藏亦然,它也“需要更多奇思妙想和严谨的考古学发生碰撞,为我们洞开几千年几万年难以想象的远景”,而酝酿“妙想”、助推“碰撞”、激发“洞开”、连接“远景”的最好手段,不是别的,正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