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画鉴定专家
大家好,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受「寡人之于国也默写重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学写读后感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
武抒祖
学习写作读后感,是语文的一项基本素养。既是对课文的深刻揣摩与领悟,也是议论文训练的必要途径与手段。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的一篇代表文章,属于议论文,行文中既有叙述,如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也有批驳成分在,故事中蕴涵着梁惠王治国理念与目标其实与他国无异,性质一样,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孟子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梁惠王的真实意图?这就牵涉到我们学过的讽谏的艺术手法与劝谏的效果了。
正在载入…
●接下来,孟子滔滔不绝地宣讲自己的一贯主张——反战思想,仁政观点,王道理念。怎么阐述?需要技巧,否则,硬说,不但枯燥无味,高高在上的国君如何下得了台阶,说不定话未说完就会拂袖而去,或者咔嚓一声,身首分离也未可知。所以,劝谏国君,既需要才、智、识,也需要善于纳谏的胸怀。
●如何阐述“仁政”思想?从民生入手,所谓民生就是平常的衣食住行,孟子早已经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展开,满足衣食住行,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看起来很简单,但最重要。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王道”的开始。展开的过程中先叙述,后议论,叙议结合,很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需要我们研习。
正在载入…
●接下来,孟子描绘了自己理想的社会画面:衣帛、食肉、无饥,解决百姓的温饱基础上,让生活更加殷实;然后施行教化,明白“孝悌”的道理,社会和谐安定,可以“王天下”。
●最后,孟子毫不客气地指斥统治者的虚伪面孔,也是孟子不畏权势的生动表现。
●孟子文章,严密的逻辑推理使他的观点得到有力支撑,可以说无懈可击,这是他面折统治者的底气与自信。
●其次,生动的叙述,也是常用的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的事例,可笑之余,引人深思。
●第三,文章气势充沛,面对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相,而是议论指点,纵横朝堂,管窥文人骨子里的自信,对王道的执著,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不移,有他们在,我们这个民族才生生不息,文化没有断裂,这是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学习、呵护,传承。
●如何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把文章领悟透彻,才能下笔,否则,隔靴搔痒。
●其次,论点要旗帜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明确,果断,断不可模棱两可,或顾左右而言他。
●第三,论证过程要清楚,紧紧围绕文章中心论点展开,句子内部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段落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只有严密的逻辑,才能支撑鲜明的观点。
●第四,因为是文章,必须注意语言的可读、感染,切记味同嚼蜡。语言要简练,句式要讲究(常式句、变式句结合;陈述句、祈使句、反问句结合;散句、整句结合),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漂亮,好看,吸引人。
●下面以老武的读《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展开说明。
读《寡人之于国也》有感
武抒祖
●古代士(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如何治理国家有许多精辟的观点,目的想给统治者建言献策,造福国家、百姓,一方面希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拥抱修齐治平的抱负。孟子就是这样一位有强烈使命感的“士”,其道德文章成为后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要让高一学生明白古代士阶层的治国思想,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也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提出中心论点)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一必修3的一篇先秦诸子选文,编辑的意图是很清晰的。
●梁惠王一见到孟子,就急不可耐、很突兀地抛出心中的疑惑,自己治国可谓尽心尽力,对百姓可谓关怀备至,且有生动的事例佐证。其次,与邻国之政比较,发现他们治国“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然而,考察治理效果,令他遗憾的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其实,这是每一个自以为是的统治者都无法接受的事实,无法明白的原因。
●此段首先叙述所读文章主要内容,当然,在叙述主要内容时,必须要有所选择,如何选择,根据自己行文需要,依据自己的论点而定。但注意,叙是必要的。注意语言的简洁流畅,不可拖泥带水。
正在载入…
●表面看,梁惠王治理国家,的确尽心竭力:百姓遭遇饥荒,或者开仓赈灾,或者从受灾地搬迁受灾群众,一切似乎为了百姓。但细加考察,梁惠王的主观愿望绝不是关注百姓疾苦,造福人民,而在于满足一己之私欲——武力兼并天下的野心。想想看,梁惠王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雄起,称霸天下,兼并土地,掠夺财富,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血淋淋的现实,中华民族开始第一次走向统一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一国之君的梁惠王不可能自绝于历史潮流之外。再说了,魏国也是战国时代的强国之一,曾经霸天下的快感无法释怀,何况眼睁睁地瞅着其他国家杀伐征战,生吞活剥,我魏国岂能无动于衷?为以后兼并天下计,未雨绸缪,做好战争准备就是一项长期而迫切的战略需要。如何准备?以肉搏战为主要形式的战争,大量的人力资源既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还可以保障物资供应,是一个国家硬核实力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时代,人力资源永远是第一位的因素,争夺人力就是国力的竞争。
●此段剖析文章深层内涵;顺便展开历史背景,阐释梁惠王何以如此。文章叙述生动,句式变化多端,议论深刻,且能叙议结合,有力地支撑论点。
●置身兼并时代的孟子对这些国君的心思洞若观火。原来诸侯间杀伐征战还讲究个师出有名,至少需要道义上的支持。到兼并天下时,由于嫌麻烦,连那块遮羞布都懒得要了,一言不合则兵戎相见;问题是,统治者欲壑难填,就看上你那座城池了,就喜欢你那块肥沃的土地了,想打你没商量。不服,那好,战场上见!梁惠王一张口,孟子就洞穿了他那遮遮掩掩的心思,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尖锐地讽刺他。孟子一贯反对战争,主张仁政,管窥他的一颗仁者之心。但在那个大趋势下,如此的不合时宜,没人理睬其政治主张也在情理之中。但孟子的可贵在于虽然处处碰壁,虽然让人嘲笑鄙视,虽然其道之“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精神,即使失败一百次,也要努力一百零一次,这是一种坚持的可贵。人不论做任何事情,常常面临选择的困境,尤其在关键时刻。选择是最难的,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如何,不知道面对什么样的坎坷,无法预测选择的结果,况且一旦错选后无法重来。因此,人生选择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才、智、识,而才、智、识都具备者凤毛麟角,这无疑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一旦做出选择,就需要坚持的力量,坚持的内核是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殊不知,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人无不经历了艰难的选择与持之以恒的毅力。惜乎许多人湮没不闻,不单是智商的问题,关键在于选择的错误与不能坚持,容易意气用事,一旦心血来潮,则信誓旦旦,壮心不已,心血退潮后,则心灰意冷,无所事事。可笑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空虚的人生抑或麻醉自己,总不免寻找各种借口极力为自己开脱,求得一时的心安理得。殊不知,这样的人终将湮没无闻,小事、日常事都难以做好,遑论成大事!老大无成,然后叹息、悔恨,在这种心境中荒废时日,聊以度日,消蚀着惨淡的人生。
●本段主要分析战国时代兼并战争已经成为历史的大趋势,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走向融合统一的时代。要想兼并天下,迫于现实,只能通过武力,否则被人所并。即使自保,也离不开武力。而梁惠王遮遮掩掩的心理只能表现出他的虚伪。其次,论述孟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精神的可贵,是时代的逆行者,凸显孟子的人格魅力。第三,进一步深挖人生之难在于选择与坚持,在时代的裹挟下更难。进而论述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关键时刻的选择与选择后的坚持,主要从道理上论证,显示作者深邃的思想,把控文字的深厚功力。这些都是我们初学者需要认真研习的。
●孟子可不是这样。在狼烟四起、群雄争霸,武力就是话语权的时代,他拒绝雄主的幕僚,鄙夷那“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臣,而是那个时代的逆行者。精心呵护自己的“王道”理想,不断播撒自己的“仁政”思想,奔走于诸侯之间,穿梭于国君幕府,“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只要逮着机会,就滔滔不绝、苦口婆心地宣讲,讲如何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如何让“黎民不饥不寒”,如何让百姓深省“孝悌之义”,且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何愁天下不王!他严厉指斥那些“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草菅人命的冷血统治者,他的话锋无情地刺向统治者虚伪的面孔。面对百姓的悲惨遭遇,虚伪的统治者是甩锅的高手,把责任甩给年成不好,老天爷无端地成为背锅侠,真是孔子骂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如果真心胸怀天下,扑下身子为百姓疾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把责任甩给老天爷,你无疑具有磁石般的强大引力,“天下之民至焉”如百川之就海也,想挡都挡不住。可见,“仁政”是王天下的不二法则。
●此段重点论述孟子的独立人格与不屈精神。表现之一:时代的逆行者;表现之二:对认准的事情绝不轻易放弃;表现之三:对百姓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现之四:对虚伪的统治者的严厉指斥。可以说,作者剥丝抽茧,鞭辟入里,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例证法和引用论证,批判那些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欲而肆意践踏百姓,正反对比论述了“仁政”思想的可贵。
●惜哉,历代王朝不断循环更迭,是没有好的治国思想?否!而是不吸取历史教训。黑格尔放言:“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进一步拓展,引用黑格尔的话,指出历代王朝不断循环更迭的原因,是论述的持续深入,文章显得好看,耐读。
●通过《寡人之于国也》这篇短文,我们感受到孟子对自己治国思想的高度自信,对统治者的殷殷期望。因为自信,因为期望,论说自己观点时的睥睨天下,充沛气势,其严密的逻辑论说水平堪称典范,不由人折服。许多人在孟子面前说不上几句话就败下阵来,管窥其才、识、见的超迈,其人格魅力折服了几千年来的国君、将相、文人,成为千年来高悬星空的最耀眼的星辰之一,让人仰望。但文人的可悲在于自作多情,始终想为统治者出其谋,划其策;“肉食者鄙”的观念根深蒂固,但又想攀附“肉食者”,成为他们的座上客。李白就是一种典型。仅从我少时读的那么几首李白诗管见之:一方面慑于那海阔天空的气势,一方面惑于“诗仙”之名,把他想成一个真的志在“散发弄扁舟”或入山游仙之人,所以后来读他的《与韩荆州书》觉得大煞风景。文章是漂亮,可那吹和拍也真够肉麻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实际“识韩荆州”就是为了“封万户侯”,因为“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还露骨地要求“收名定价于君侯”。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自作多情的文人们一旦被人家拒于千里之外,就无路可走了,总感觉统治者有眼无珠,自己怀才不遇。忘不了,放不下,看不透,想不开,痛苦就来了,一腔怨愤熔铸笔端,流淌于诗文中,成为遥远而优美的遗响,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幸也,悲也?当然,扯得有点远了,不是本文展开的内容。
●论述孟子高度自信的原因在于才、识、见的超迈,再次拓展文章。接着以李白为例直陈文人的不幸,在于自作多情与攀附思想作祟,进而探究其隐秘的内心世界。忘不了,放不下,看不透,想不开,怀才不遇的痛苦就萌生了,一腔怨愤熔铸笔端,流淌于诗文中,成为遥远而优美的遗响、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运用例证法,显得如此的生动,文章也摇曳多姿,一波三折,给人一唱三叹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