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赏析:中国李可染书画艺术院理事杨旭尧——“李家山水”经典传承
大家好,西藏的民间艺术「菩萨泥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藏族面具起源的历史源远流长。藏族面具自新石器时代产生以来至公元14世纪,大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公元8世纪和公元14世纪是藏族面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寺庙‘羌姆’和‘藏戏’两大面具的出现使藏族面具由单纯的兽形象时代进入到神、人、鬼、兽形象并存的时代,面具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藏族文化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门类。
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随着佛教的大力弘扬,使泥塑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泥塑面具的主要材料是塑泥。从塑雕技术上来说,有浮雕,阴阳刻凿,雕镂,铸造,空心塑造等;从内容上来讲,泥塑面具的绝大部分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一些反映民间手工艺人思想意愿的作品。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泥塑的制作过程吧。
第一步:和泥
用于塑像的胶泥必须是上好的塑泥,要求胶泥光滑细腻,有足够的粘度,在塑像风干的过程中不致于发生皱裂和变形。和泥前,先用筛子把土筛一遍,筛去小石子。当然为了避免笨重,塑像一般都是空心的。
为了加固塑像的外壳,使得塑像有一种内在的粘着力,不会散架,和泥时要加进一定量的毛边纸,纸的用量是整个塑像外壳用料的三分之一。最后将捣碎的石渣和木质纤维同掺有毛边纸的胶泥揉合在一起。不过,在西藏,制作泥塑佛像有特别的讲究:上图中加入的是一种特殊的草根。
这是用藏纸印刷的经书,经水浸泡后做成一个个圆球状备用。胶泥中加入经书,除了增加粘着力外,经文所蕴含的意义也一起融进泥塑佛像之中了。
然后洒适量的水
用一根粗钢筋一次又一次捶打,直到胶泥和所有加入的东西完全混合。
和好的泥装入塑料桶中备用
第二步:制作佛像。首先是用模子做出底坐的大概形状,然后再仔细雕琢。只有小型的佛像可以用模子,大型的佛像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大多数的泥塑都是用一个厚木板作为塑像的“脊柱”来支承重力。塑像时一般从下部开始塑起,塑像泥壳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当然有时也是根据塑像尺寸的大小来决定泥壳的厚度。大的塑像使之干燥的办法是在刚塑的湿塑像腹腔里放置一盆大小能容于其中的炭火盆。按照塑像的惯例,在整个塑像尚在塑造的过程中,常常用一块湿布盖住尚未完工的塑像,一直盖到这座塑像最后完工时为止。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塑像干裂,二是为了隔天再塑时,塑像表层也是潮湿的,有利于新旧茬口的粘接。
雕塑家们雕塑时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一根木制的、铅笔状的木棍,藏语叫“代万”。“代万”有两种规格。在“代万”的两端各有一个互相平行的铲面,有的铲面还刻有互相交叉的印槽,雕塑家就用这种工具来塑造佛像的泥壳。另一种“代万”铲面则是光滑的,佛像的泥壳成立后就用它来最后抹光。
最为精细的佛像头部制作
佛像的表情就来自这一点一点的雕琢
第三步:上色、刷清漆
小心翼翼地做好泥制模型之后,让它彻底风干,用一般彩绘的方法上色,最后再上一道清漆。这样,一个精美的泥塑佛像就做成了。
小心翼翼地做好泥制模型之后,让它彻底风干,在干后的面具模型表层上敷上掺有由液体树胶和面粉熬制而成的柴薪混合物。然后用一小块干净的布仔细地把面具泥模包好,要让这块布把面具泥模的表面全部裹贴严实,然后再敷上一层柴薪混合物,同样用另外一块包布把模子仔细地包好,这样的工序大约重复进行四至五次,最后,将裹好的面具模型放置一边使其自然干透。待其干后,用棍子敲出包在里面的泥模,这样,成形的就只有原先裹上的衬布和胶状混合物,藏语叫“热赛”,就是用布、树胶和面粉做成的一种面具,做好之后,便可把它用一般彩绘的方法彩绘成这种面具,最后再上一道清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