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览:徐雪村和他的《溪山访友图》长卷
大家好,共读共写共成长「植物英语怎么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课程之前,我对整本书阅读知之甚少。那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我以为,只要用心研究,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就会走出第一步。教师要善于营造适合学生阅读的情境,并将这一过程“融解”在学生阅读学习实践中,让他们在“物我交融”的心理状态和体验过程中,积累素材,蓄积情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在教学中,我在自己执教的六年级中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
共读计划分步走循序渐进
把家喻户晓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拿来作为班级共读的书,面临两大难题:其一,共读点从何处切入?其二,对于百余人的超大班额,该以怎样的教学方式呈现?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指导遵循宏观上架构、微观上推进的方法。本次整本书阅读历时两个月,分为初读、细读、写作三个阶段。为保证共读的质量,课时安排上按照2—4—2的分配来推进,即初阶段读每周两节读书课,细读阶段每周四节读书课,写作阶段每周两节课。细读环节以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呈现。将个人精读与小组合作、全班展示结合起来。力求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班级共读中达到分析阅读目的的同时,落实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以细读为例,从四个方面展开:其一,群英聚会——围绕人物形象交流;其二,故事比拼——围绕主要事件交流;其三,计谋集锦——围绕书中各种计策进行交流;其四,主旨交锋——围绕作者写作主旨进行交流。
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的人物、故事、主旨,在辨识与提炼、比较与整合中把厚书读薄;接下来在反思对照、移情入境、切己体察中引导学生品味书中的人与事,让学生学会思考,把书读厚;最后通过写作,让学生活学活用。这样的过程既能将整本书的基本架构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又能将学生平面的、碎片化的思维进行统整,在多种阅读策略的运用中,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检视阅读。师生共读因此就变得活泼有趣、条理清晰。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的能力,进而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百人团”共读共聊的生活
对《三国演义》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仅靠语文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对阅读的推进毕竟有限。那么怎样才能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呢?
借专家的“巨人”之力。当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主宰的时候,安静、长期持续地读一本书,就变得难能可贵。对于在钢筋水泥建筑中“蜗居”和长大的孩子们,怎样引导他们深层次地阅读?
指导学生读书,教师要先读书,并掌握阅读方法。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一有时间就翻阅相关阅读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理论的书籍,引领我洞察教育的智慧;实操的书籍,教会了我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让我得以用别人的才智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课堂,洞察教学,看得更高了,思路更广阔了,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寻求家长的帮助。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除了语文教师的发动、引领,更需要家长全心投入的支持。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借助家长之力。为此,在全班共读前,我先在班会上招募家长,成立班级家委会。接下来,让家委会成员明确分工、建立班级微信群。将一些细小烦琐但又特别重要的事,诸如网上购书的程序、费用等,都交给家委会由他们在微信上处理。
在第一个月的初读过程中,我每天在群内给学生布置任务: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每章节写下自己深思熟虑的阅读批注。而家长则要负责每天在规定时间内监督孩子读书并完成群内打卡任务。
“30天共读分享”的亲子共读活动,由此拉开帷幕。一时间,在班级掀起了亲子共读的热潮。有了家长这一强大“军团”的参与和鼎力相助,更多的课程资源被发掘出来,也引发了更多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师生的共同协力。作为一部长篇巨著,《三国演义》中有姓有名的人物上千,如此众多的人物不可能一一罗列。引导学生细读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群英聚会”。
找出小说的主人公,画出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每个人的典型性格;再给喜欢的人物排队,围绕人物形象交流就此开展起来。于是,人物明信片、人物性格集结号、人物户口簿等,在学生笔下应运而生。
在故事比拼环节,先梳理出书中的故事,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围绕自己喜欢的人物分别发生了哪些事,做成人物情节故事串,写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的读书会,人物关系图、路线图、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成了师生共读的“法宝”;在阅读分享的思维碰撞中,预测、对比、联系、推论、判断……一个个具体的读书方法应运而生,成为我们常用的阅读武器。
经过比较、整合、反思的参与体验过程之后,学生开始静下心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想法、困惑,参与讨论但不主导讨论,而是力争找到学生阅读的难点,并指出破解的路径。
自媒体的巨大能量。我们的整本书阅读的讨论活动主要是在微信群里进行的。同时,将观看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和《易中天品三国》视频也纳入了共读活动中。多媒体的引入拓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微信交流促进了他们阅读思考的深度。
就这样,与学生一起读着、玩着、聊着、写着,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因为阅读,师生看到了广阔的世界,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阅读实践与反思中促进能力形成
在《三国演义》师生共读一半时,孩子们不满足于书面阅读了,对书中人物在军事上的斗智斗勇甚感兴趣,他们要像书中的人物一样施展自己的拳脚。为此,语文的共读活动延伸到其他活动中。在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厨艺大赛等活动中,我们都汲取了共读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方法,生发出许多应对的“计策”。
充满童真童趣的各种课外活动和书籍进行对接,找准了学生生活与阅读的契合点,自然而不露痕迹地让其如身临其境,打开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此时,作为故事发生者和创造者的学生,在共读中兴趣盎然。这样的阅读体验,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阅读,更是精神的洗礼。
整本书阅读与写作活动既是一次开拓视野的漫游之旅,又是一次撞击心灵的成长之旅。《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我又带着全班学生参加了两期、长达两个月的全国“百班千人”读写活动。有了共读《三国演义》的基础,这两期读书活动如同为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最终我们班被组委会评为全国“高年段优秀集体特等奖”,参赛学生分别斩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在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达40多人次。
一部《三国演义》,串联着阅读、生活、写作,连接着老师、学生、家长,由读到写再到观,孩子们既能在名著的文字中浸润,又能在写作中思考,还能在影视中寻找。一步步走来,阅读和写作变得立体而广博。由《三国演义》一本书的阅读引发的系列读写活动,让阅读变得如此精彩。一学期的时间很短,但我已开始享受阅读的快乐,并且愿意和学生一道长期坚持下去。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25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