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戏曲表演的写意性「写意戏曲人物」

时间:2022-12-07 17:49:28 来源:Uzi侃娱乐

大家好,戏曲表演的写意性「写意戏曲人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夸张、重复、对比、烘托,这几种手法都是对性格特征的一种强调,使之比生活形态更为强烈鲜明,以便更高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戏曲的写意性,往往要求对形象的本质特征,作幅度较大的强化和加工。夸张是作者对人物“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强烈的感情产生了夸张的描写。在戏曲中,无论悲剧、喜剧、正剧人物的塑造,都广泛运用夸张的手法。金殿装疯的赵艳蓉、一夜白了须发的伍子胥、热血喷上白练、感天动地六月降雪的窦娥,都寄托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墙头记》里,两个不孝的儿子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父亲撮上墙头;《挂门牌》中,一个两面派把写有南朝北国的木牌挂在门口,看风翻转。

这种夸张的讽刺,深含着作者强烈的憎恶。楚剧《葛麻》,长工愚弄地主,成全美满姻缘;京剧《长坂坡》,张飞横矛立马,喝断桥梁,吓退万马千军。这些夸张描写,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热爱。不同风格的剧目,人物形象夸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戏曲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同一个剧目中的人物,夸张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打渔杀家》中的教师爷,夸张的程度超过肖恩和桂英;《群英会》中的蒋干、《女起解》中的崇公道,夸张程度也超过剧中其它人物。这些多是丑角,经常自己讽刺自己或解剖自己。这种现象和戏曲形成时的构成成分有关。

《群英会》蒋干剧照

据专家考证,戏曲表演艺术来源于滑稽戏、说唱和舞蹈三个部分。丑角的特殊夸张是滑稽戏的传统。这三个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融合达到大体上的统一,但还保留了各自的特色,观众也习惯了这种夸张程度的差别。在现代戏创作中继承了这个传统,李七和天不怕都比李二嫂夸张;银环娘也比拴保、银环夸张。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塑造先进人物往往夸张不够,有些缩手缩脚,唯恐不真实。而传统剧目中的形象,包括正面典型人物,如果没有适度的夸张,是不会那样鲜明耀目的。

戏曲丑角脸谱

重复是对性格特征的一种反复强调,就像乐曲中的主题旋律,不断重复出现,使人产生深刻和统一的印象。吕剧《小姑贤》里,媳妇给婆婆做饭,说了一样,婆婆不吃;另说一样,婆婆不要,如此反复多次。为的是强调媳妇的温顺和婆婆的刁恶。茂腔《要嫁妆》中,祝九红(即祝英台)抗拒父母逼嫁,向母亲索取几十种人间罕见天上少有的嫁妆,也是反复强调她那不可动摇的意志。肖何三次向刘邦保荐韩信,语言和方式都很重复,从而强调了他举荐贤能的决心。《将相和》中,蔺相如对廉颇的忍让,长街挡驾,退走小巷;小巷被阻,罢宴回府。一再退让,强调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胸怀。

吕剧《小姑贤》

有些戏曲剧目是以数字命名的。如《三顾茅芦》、《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除三害》、《过五关》、《七擒孟获》,现代戏的《三定桩》、《三回船》等。数字的后面或前面,都有一个动词,说明人物的某种行动,重复了几次。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有发展,有变化,有对比,有层次。就像主题旋律以变奏的形式在乐曲中出现。这种重复,使故事情节容易连贯集中;使人物性格和行动更加强烈。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三打白骨精》剧照

对比是对人物性格关系的强调,黑白并列,愈加分明;红黄相间,更为多彩。在一个戏里,有些性格是互相对立的,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很容易区别。通过冲突斗争,自然产生强烈的对比。我们容易忽视的,倒是非对抗性格之间的对比。《草船借箭》的孔明和鲁肃;《白蛇传》的白娘子和小青;《女起解》的苏三和崇公道;《秋江》的陈妙常和老艄翁,都是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秋江》的陈妙常和老艄翁

反衬也是一种对比。《群英会》的黄盖和蒋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师母和祝员外;《中山狼》的赵简子和东郭先生;《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和尤二姐,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冲突,但由于动作的方向相反,也产生对比的效果。画家的眼睛,贵在对色彩有敏锐的感觉。古人说“墨分五色”,同是黑色,由于浓淡不同,至少可以分出五种色调。剧作家贵在对人物性格的差异有敏锐感觉。不仅善于在冲突中表现性格的对立,造成强烈的对比;而且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表现性格的差异,造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才能描绘出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

《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和尤二姐

烘托是对人物心情和环境的关系的强调。往往把两种相反的情绪因素连在一起,如悲和喜、急和慢、热和冷等,以增强艺术感染力。京剧《杨门女将》用寿堂的喜庆气氛来烘托噩耗的降临,人物的心情分外悲苦。越剧《祥林嫂》以大年夜的爆竹声来烘托祥林嫂对人生的绝望和怀疑,增强了控诉的力量。京剧《武家坡》,以夫妻分别十八年,岁月催人老、对面不相识的悲哀情调,来烘托团聚的欢欣。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以死囚牢中的凄惨诀别,来烘托昭雪的惊喜。两种情调和气氛的距离越大,越不协调,则越能加强烘托的作用。正如乐曲中的不协和音程,运用得当,可以取得强烈的效果。

越剧《祥林嫂》

在戏曲的发展里,这些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丰富。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为的是向前看,研究艺术传统为的是创作现代戏。比之古人,我们有锐利的思想武器,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所要塑造的人物,有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既要认识传统,又不墨守成规,应该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创作实践中,为戏曲画卷增添前所未有的典型人物,为戏曲理论宝库不断提供新鲜经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