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新的审美 现代与传统经典的碰撞—中国青瓷全新的呈献
大家好,吉祥地财源广进「传统文化 财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 然 ● 艺 术 ● 生 活 融 合
“财”即财富,以财产和金钱为代表,其特征就是富有。在农业社会中,最初的财富积累是物品和土地,包括粮食、牲畜、衣物和珠宝,以后有了货币,才储存起钱财来。在古代有很多种货币,最初有贝币、龟币、皮币,后来以金、银、铜为币。吉祥纹样中出现的主要是金银元宝和铜钱。元宝,自古便是中国货币史上登峰造极的货币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凸显着拥有者的财富和地位,是古代价值的符号。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贝”即为货贝,也就是以贝壳作钱币。如将两个贝壳上下连接起来为“串”或“贯”,两串贝壳左右并列或挂在人的脖子上,则为“朋”。古篆书“财”是谐声字,左边的“贝”即为财,右边“才”是声符,只是标音。
人生在世,都想生活得充足富裕,当贫富的差距加大,为了追求发财致富,摆脱穷困,于是出现了财神,祈求神的护佑。对于“财神”的定位不是以财富的多少为依据,有的是长于理财,有的是为人公正,有的是坚守信用等。许多神是由人升格而被供奉的,成神之前的职务,或文或武,便成为人们的习惯称谓。虽然财神有文武之分,但从性质上说,财神与文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所谓“文财神”主要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主要是赵公明和关公。
世俗供奉财神,尤其商家,多是单独选择;也有供奉文武财神的,但一般不标具姓名,仅以“文武财神”相称。随不同地区的需要财神也在变化。有所谓“五路财神”:出门五路,东西南北中;有赵公明的手下,分别称为小财神:招财使者、利市仙官,还有佛教里的“即身成佛”的善财童子等等。如此众多的财神反映了人们想要发财的急切心态,也可以看成是普罗大众精神上的慰藉。
除了有各种财神传说,民间还有摇钱树、聚宝盆等形象的宝物,可招财,聚财。比如摇钱树也是长生树,传说中上面挂满了金钱,摇一下钱就会掉下来。拥有了它,可以消灾解难,财源不断,子孙昌盛。以“财”谐音和以“物”象征的还有金鱼,谐音“金玉”,游于水藻的的鱼缸,俨然在水塘中,塘与“堂”谐音,也就是“金玉满堂”。隐喻富裕、有余。民间年画也多采用这个题材。还有“日进斗金”“满载而归”“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等,这种组合既表现出一种文字的意匠之美,也满足一种想发财的侥幸心理,很受大众的欢迎。
民间还有俗语: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刘海戏金蟾”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的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在年画中通常表现的是一个蓬发少年,手拿一串铜钱,与三足蟾相戏,蟾嘴中一个接一个吐出金钱来,永远吐不完。戏金蟾也就是钓金钱,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
▼
—
▶ 年画之财 ◀
▼
—
▶ 生活之财 ◀
财富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需要机遇,还要有智慧。没有机遇富贵不来,没有智慧富贵不久。其实,关于发财的智慧,古圣先贤早就总结了很多法则。古人云:“修德以养身,修仁以聚财,生财之道,无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