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世界摄影史》「bbc摄影艺术百年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摄影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两百年历史,从最开始纯粹作为机械工具使用的一门技术,再到模仿绘画风格成为艺术分支之一;直至一战之后开始进行本体探索,产生了自己的理念与方法,才正式成为独立的艺术学科;而自二战以后的资本市场的繁荣、相机技术的改进,摄影真正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开始百家争鸣、大放异彩。
本文力图用作为简练而通俗的文字和代表性的摄影师与著作,来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带着大家了解世界摄影两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是对前辈、先贤们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本课大纲:
摄影诞生
启蒙时期—画意摄影
本体探索阶段
摄影新时代
人类对于固定成像的“摄影技术”探索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15世纪出现了相机最早的雏形“暗箱”,随后化学家陆续发现氯化银见光变黑的性质,并且制作出感光银盐的纸张。至此,摄影的诞生只差最后的临门一脚。
达盖尔法
严格来说,摄影技术的开创者应该是 尼埃普斯 。他先是在1822年用自制的相机、通过十个小时的曝光完成了人类第一张照片《桌上的物品》,之后又在1826年拍摄著名的《窗外的风景》。只不过之后他选择与 达盖尔 合作,又继续了近十年的改进工作,这项技术才得以在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注册专利。而此时, 尼埃普斯 已经去世,因此该项专利被以达盖尔的名字命名。
《窗外的风景》(修复版)
达盖尔所推出的相机套装在当时成了盛况空前的抢手货,伟大的摄影师时代以此为开端,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与众人想象不符的地方在于,因为达盖尔本身的技术原理限制,反而是摄影成为独立艺术学科道路上的阻碍,后来被几乎同一时期开发出来、但并不出名的“卡罗法”取代。
《圣殿大道,巴黎》( 达盖尔 摄 )
问题出在“达盖尔法”是一种正像技术,其工艺流程决定了,这样的作品是个孤本,不可以多次翻印;此外,冰冷的黑箱子只是机械式的记录,摄影师无法通过控制后期制作来进行适当的修饰,赋予照片艺术性。
那么,“卡罗法”又是怎样一门技术,为什么被称作“最早的修图”呢?
卡罗法
几乎与”达盖尔法“产生的同一时期,英国人 塔尔博特 也开始了自己思路的摄影技术研究,最终与1835年在祖宅修道院中尝试拍摄了一张格子窗户的负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底片”。最后 塔尔博特 将这项技术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命名为“卡罗法”,源自希腊语“Kalos”(美丽的)。
早期的“卡罗法”因为不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加上工艺尚不成熟,所以没有同样初创的“达盖尔法”流行;然而最终能实现反超,原因在于这是真正发明了我们后来胶卷时代熟悉的摄影。
“卡罗法”的原理在于先得到一张负像底片,再重新挑选相纸、结合底片冲印正像。这不仅仅解决了单张照片的多次翻印问题,更重要的是,底片的纤维、纹路让照片产生类似画笔笔触的质感;而且摄影师可以通过控制底片纸质类型改变质感、用刮刀等工具增减内容乃至进行调色、着色等多种处理。通过这些方法,摄影不再是机械操作的过程,而是有了艺术层面的表达。
至此,摄影的艺术属性、美学取向初现,人们开始探索,直至世界上第一种摄影美学思想“画意摄影”。
大约自摄影技术诞生、商业运作20年之后,19世纪50年代形成了一些“艺术取向”。英国等地的摄影组织开始举办作品展览,并邀请社会名流担任评委与评论员,探索之路走向正轨。
尚在启蒙阶段的摄影,这期间的主流思想就是“画意摄影”,即主张向同为平面艺术的绘画摄影学习,来获得社会对其艺术属性的承认。这既有19世纪正处于绘画艺术顶峰的原因,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大师涌现、激情澎湃,也有当时很多从事摄影工作的人是从绘画行业的边缘转业而来,迫切期待得到自己眼中精英人士认可的心态在里面。
“画意摄影”具体又可以细分为“高艺术”、“自然主义”和“后画意摄影”三个时期,其思潮变化的历程与绘画流派的发展颇有相通之处,这便是艺术的共鸣所在。
参考文章:摄影干货|风景绘画与风光摄影
高艺术
这是19世纪50~80年代以英国为主导的摄影流派,主要的观点就是“摄影全盘学习绘画”,操作方法上,包括题材和构图都去遵守绘画原理,摄影师会提前设计好草图、指挥模特或者安排布景完成摆拍,乃至使用多张底片叠印的方式进行合成。
对比绘画艺术的历程,“高艺术”的很多地方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颇有类似之处,具体而言就是青睐宏大叙事题材或者伤感的情绪。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位代表摄影师是 雷兰德 和 鲁滨孙。
雷兰德 出生于瑞典、后来长期定居英国,其代表作品《人生的两条路》一共请了16位模特、拍摄了30张底片,然后通过当时的工艺进行后期叠加才得以完成。而画面主题上,则是复现了北欧古老传说中“长者劝说年轻人信教、勤劳”的画面。
《人生的两条路》( 雷兰德 摄于 1857年 )
这张照片最大的历史地位,来源于其在曼彻斯特的展览上被英国女王赏识和高价收购,让摄影作品展示了作为艺术品的可能性。
鲁滨孙 是地道的英国人,他的代表作《逝去》,在创作的思路上就是构想了家人守护即将逝去的少女这样一个忧伤的画面,然后请来模特进行多次摆拍。其创新之处在于后期使用类似于“抠图”的做法,将多张照片的人文剪下来、集中粘贴到背景画面上,最终效果却毫无“PS痕迹”,堪称前辈。
《逝去》( 鲁滨孙 摄于 1858年 )
对“高艺术”进行总结,其作为第一个摄影流派,展示了这项新技术日后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的可能性,而当时的摄影师对于绘画领域的亦步亦趋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初期局限性所在。
“高艺术”的主要不足,在于题材上只关心“宏大叙事”的宗教、道德领域,迎合了部分精英的审美却脱离了普通群众的需求;而摆拍、合成的创作方法,在后期也陷入了大量重复套路的弊病。
自然主义
在以前的绘画艺术介绍文章中,我就有过介绍,绘画流派、理念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画笔、颜料工具的改进和繁荣经济下市民阶层的崛起、对于审美和艺术市场影响。
其实摄影也是如此。随着手持相机的出现和冲印技术的改进,以及欧洲工业化下城市中产阶级产生的对摄影艺术品的大量需求,“画意摄影”也有了新的主张——“自然主义”。这个时代代表的摄影师是 爱默生, 在理念上提出了关注现实、用镜头记录自然与日常的生活;而在技法上,则是反对以前的合成、叠加,依赖单张拍摄的底片。其中最大的意义,在于首倡了“视觉有限清晰论”,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话来说就是“大光圈虚化背景、聚焦主体”。。。
《犁地》( 爱默生 摄于 1887年 )
《收割芦苇》( 爱默生 摄于 1886年 )
值得强调是,在这个时期 爱默生 等人已经开始在著作中表达了“摄影应该有自己独立艺术形式”的观点( 参考:《自然主义摄影》),但是于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可以看到其作品对于当时绘画风格的学习与借鉴。
后画意摄影
正如上文所说,在自然主义时期,摄影师们就已经开始尝试了独立理念、风格的探索,而“后画意摄影”则是绘画艺术对摄影领域影响力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这个时期代表摄影师有两个著名团体——英国的 “连环会” 和美国的 “摄影分离派”。表面上看,绘画中所偏爱的宁静风景、田园风光被重新搬上了摄影的题材;而内在之中,摄影师开始尝试将镜头对准了工业文明和城市景观,新的树胶、油墨材料也赋予了更多个性化表达空间。
《熨斗大厦》 ( 斯泰肯 摄于 1904年 )
《利物浦印象》( 约翰斯顿 摄于 1906年 )
写到这里,我开始总结下“画意摄影”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在摄影技术的萌芽阶段,其不同流派的摄影师们参考绘画领域的方法,既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规则,也完善了从拍摄到冲印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经过数十年的熏陶,社会开始接受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认可摄影艺术品的市场价值。
一边学习,一边尝试独立,这就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摄影主调。时间拨到一战前后,摄影艺术的地基已经建成,开始正式和绘画分道扬镳。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对于摄影艺术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人类见证了科技的力量,对于机械的巨大能量开始重新认识。那个原本不受待见的照相机“黑盒子”破除了最后一道阻碍,反而成为了艺术界的新宠。摄影师们开始正式构建自己的“摄影美学”,进入了“本体”的探索期。
所谓“本体”,就是“摄影之所以是一种独立艺术媒介”的特性。随着20世纪技术的进步,小型化胶卷推动了手持相机的普及、镜头群的丰富拓展了拍摄的主题和表达的方式,而感光乳剂大幅提高了高广度,相机才正式有了“控制快门”的概念。此外,相机本身开始分类,既有能确保高清细节的大画幅相机,也有便携的135照相机。
这些井喷的新技术,正式确定了摄影的两个本质特性:“记录性”和“时间线”,并由此衍生出三个主要流派,美国“直接摄影”、德国“新客观主义”和法国“决定性瞬间”。
美国“直接摄影”
美国的“直接摄影”是强调摄影“记录性”的一种思潮,看重器材的精细刻画能力和不靠后期的直接完成作品。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师,一位是对我影响很大的 斯特兰德,而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F64小组”成员、风光摄影大师 亚当斯。
斯特兰德在1916年创作了著名的《纽约街头匿名肖像》系列组照,尝试用相机近距离拍摄社会边缘群体的形象。其中《盲妇》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我第一眼看到就被其细节和作者对被拍摄者真诚的敬意所吸引。
《盲妇》( 斯特兰德 摄于 1916年 )
《华尔街》( 斯特兰德 摄于 1915年 )
亚当斯是风光摄影领域的一座丰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F64小组,产生于美国的西海岸,是当时顶尖的摄影团体。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在拍摄时为了获得最大的景深和清晰的细节,会将大画幅相机的镜头光圈缩小到F64。亚当斯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区域曝光法”依然是现代曝光技术的核心所在。
《月亮与半圆山》( 亚当斯 摄于 1950年 )
《蜿蜒河流》
德国“新客观主义”
德国的“新客观主义”与美国的“直接摄影”兴起于同一时期,基本观点也非常近似:他们强调通过精确细腻”机械制造“的照片来探索现实世界客观事物本质。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受到二战的影响,“新客观主义”只是昙花一现,直到50年代德国贝歇夫妇开创“杜塞尔多夫学派”,才算真正的大放异彩。
这里单独挑选此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布洛斯菲尔德,其专注用35年时间拍摄了诸多植物照片,最终整理成选集《自然的艺术形态》,一发表就引起了国际摄影界的轰动。书中的照片用极端写实的方法去展示植物的精美规则,细节让人叹为观止。
其实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和布光道具的丰富,可能 布洛斯菲尔德 的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摄影拍摄操作层面的借鉴已经有限。但是在这个浮躁、急于求成的时代,能够坚守30余年、专注拍摄一个主题,并且做到极致,才是我们更值得去学习的。
法国“决定性瞬间”
其实我更想把这个标题改成《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因为这真的就是靠布列松一人之力建立起的一座摄影高峰。说他是摄影领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宗师巨匠,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在这里首先介绍下 布列松 的生平。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童年学习过绘画,高考失利后跟随画家 洛特 学习了两年。但是直到后来前往军队服役期间,才真正接触到摄影。之后的日子里,他带着相机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街拍创作,其“模糊”的画面风格和当时美国的占主流的 斯泰肯 等人作品形成了羡慕的对比,慢慢积累了名气。二战期间, 布列松 在法军从事摄影服务队,也因为法国投降而被关进了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美国的策展人在阴差阳错之下,促成了纽约的 布列松 回顾展,终于一举奠定了其世界级大师的地位。
47年,布列松创办了顶级团体“马格南图片社”(合伙人之一就是顶级的战地摄影师 卡帕 )。之后自己多次前往印度、爪哇等地拍摄,记录下甘地被刺等重大事件,也多次来到中国拍摄,见证了一个中国到另一个中国的变迁。
现在终于可以进入我们的正题:决定性瞬间。布列松认为,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在于依靠“瞬间”来完成对“事件的意义”和“展现这一事件的构图”进行精确组合。各种运动之中,存在着某个瞬间让各种元素达到了平衡。
布列松构建了一个自己的摄影风格,既有绘画几何学的秩序,比如平行走向的墙面、具有线条感的道路楼梯光影等元素;也有基于现实直觉的戏剧性。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先基于构图来选好视角,然后静静等待一个有意义的偶然因素走到画面中合适的位置,迅速按下快门。
毫无疑问,“决定性瞬间”的影响了几代摄影师,形成了世界性的抓拍摄影浪潮。与“精致审美”并列的“粗糙审美”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外在风格粗糙简陋,但是却有着“时间切片”的特质,让摄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而具备独特的气质。
总结摄影“本体”探索的这三十年,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终于有了独立的定位和理论体系,并被艺术界和社会大众广泛认可。而恰恰也就是在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出版同时,新一代的思潮已经完成的酝酿,更加丰富的多样化时代即将到来。
在”本体“探索阶段形成了“记录性”和“时间性”的理念之后,世界也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接替了英国成为新的世界中心,冷战的背景下社会产生了更加尖锐的问题;而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本开始大量涌入摄影艺术行业,缔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摄影师们开始探索新的可能性。
反思与批判
无论是“直接摄影”还是“决定性瞬间”,在开创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埋下了弊端:过于追求构图的规则、总怀有教化世人的心态、缺乏摄影师的个人体验。而从50年代开始,对此的反思和批判就已经开始。这里有两部革命性的影集,弗兰克 的《美国人》和 克莱因 的 《纽约》,开启新时代先声。
弗兰克 出生于瑞士,在美国成名。他在周游全美的时候进行了艰辛的创作,最终编录成了《美国人》这个影集,作品大多是捕捉平淡的日常瞬间、琐碎的生活细节,构图上也看不到布列松等前辈所倡导的几何原理与瞬间;主题集中在当时美国社会的阶级固化、种族冲突和物质生活下、人们内心的孤独无奈。
不出意外的,这部影集在当时被美国民众骂成了狗。。。但是其重大意义却不会因为愤青的谩骂、粗浅媒体人的不解而被磨灭:弗兰克对于打破传统清规戒律的尝试鼓舞了后人推陈出新的勇气,才有了“新风景”、“新彩色”等浪潮;其大胆使用裁剪技术实现二次构图、并且首次使用了画册“整体化”的叙事方式,都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技术进步。
克莱因 的风格则更加激进,他完全无视了传统的种种摄影规矩,拍摄的作品充满了自己的狂放不羁,画面中出现了失焦、模糊乃至高噪点,但是同时也更加具有视觉张力乃至侵略性。他的首部影集《纽约》和上文提到的《美国人》一样被骂成了狗,却又被包括森山大道在内的后代大师奉为经典。
总结一下,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在这两部重要影集的推动下,“一切皆可打破”是最重要的特征。摄影师创作的风格开始变得个人化,更加看重自己的感受而非条条框框的规则;选择的素材更加接近生活,不再热衷于“浪漫主义”的英雄;最后细节上更加粗糙、多元,而非单一追求画质精美。这一切都是为接下来的百花齐放做铺垫。
社会的风景—新“地形学”
摄影师已经开始将目光从纯粹的自然风光转向了都市,人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被称作“社会风景”。在美国的伊斯曼博物馆,于1966年和1975年分别举办了两场摄影联展,标志着人们对于此类主题拍摄的观念改变。
1966年——《当代摄影师:向着社会的风景》
共有5位摄影师参展,其中最负盛名的是 维诺格兰德,其作品以街头摄影的方式来展现“社会风景”的内核。照片中往往都是我们日常可见的画面,拍摄者并不打算批判或者改变社会,只是记录现实中令人感到充满意味的视觉瞬间。
1975年——《新地形学:人为改变的风景照片》
距离上次展览不到10年的时间,摄影师对于“社会风景”的关注与拍摄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次展览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开创者 贝歇夫妇,他们以冷静的态度拍摄工业生产建筑来呈现被人类入侵的自然风景,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就是,大画幅相机开始占据此次影展的主导:越是高质量、丰富细节来描绘人类对自然的入侵,就是越是能刺痛观众的神经。
新纪实
在上文中曾经介绍,19世纪的“画意摄影”摸索阶段,摄影师借鉴绘画的创作方法,会大量使用模特进行摆拍创作。随着发展,这种模式因为容易陷入重复的套路而被摒弃,但是到了60年代,又被重新掘取出来,并赋予了新的意义。
1967年——“新纪实”摄影联展
在这次展览中,以 阿勃丝 为代表的年轻摄影师,一改以往扫街抓拍的纪实手法,而是重新使用布景、摆拍的手段来制作照片。他们不再追求真实,而是强调拍摄者自己的态度;图片不是为了改变观众,而是让人们理解生活。
彩色摄影
人类对于彩色相机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早在1909年就已经拍出了第一幅彩色照片,但是受制于工艺和成本,直到二战后期,彩色摄影才得到大规模运用。并且由于长期摄影师拍摄黑白作品的习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彩色摄影只是作为黑白照片的补充和附庸,其本身属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1976年,被尊称为“彩色摄影之父”的 埃格斯顿 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才开始“新彩色”时代。
埃格斯顿 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色彩从“还原事物客观性“的功能真正转变成了自己照片的主角,通过颜色来传递张力和情绪。至此之后,如何利用“色彩的主观性”成为了摄影艺术表达的重要方面。
私摄影
这一类摄影,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带有高级感的自拍。1971年,克拉克 的个人摄影集《塔尔萨》问世,这种自传体摄影方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且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相比于街拍记录陌生人的瞬间,克拉克 尝试以自己和亲密朋友为拍摄对象,通过私人影像来构建自身所处阶层和时代的一个剖面:年轻人的堕落生活场景被大众直视,挑战观众的心理。
“私摄影”的核心特征在于摄影师在拍摄时自己也是一个画面的参与者,至于后来这种主题到了中国变成了奇怪的画风,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从摄影技术诞生之初开始写起,回顾了启蒙时代模仿绘画的“画意摄影”、探索摄影“本体”的时期和二战之后开始百花齐放的“摄影新时代”。如今,数码技术又一次根本地改变了摄影的技术基础,后期修图手法的使用尺度也是诸多影赛争论不休的话题。所以我们身处的当代摄影道路,就只有交给我们下一代的摄影晚辈们去评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