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清代山东画家「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

时间:2022-12-09 10:37:11 来源:滨州网

大家好,清代山东画家「清代年画以风格质朴生动著称的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光华灿烂。早在史前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远古先民出于实用目的所从事的陶器彩绘、纹饰刻画等原始艺术活动即已奠定山东绘画艺术的基础;秦汉时期,汉画像石艺术独步一时,将山东绘画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廙、王微、蒋少游等人以其绘画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山东绘画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山东绘画艺术发展逐步走向兴盛,出现了展子虔等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画家;五代宋元时期的山东绘画艺术成就更加显著,不仅出现了李成、张择端、梁楷、赵孟頫等代表性画家,而且出现了董逌等绘画理论家,他们共同铸就了此一时期山东绘画艺术的辉煌。明清时期的山东绘画艺术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中西融合的新特点。

明清时期的山东绘画艺术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向现代的过渡时期,受西洋画透视、光影、构图及色彩等的影响,此时期的绘画开始呈现某种中西融合的迹象。山东绘画艺术的发展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同样离不开这一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明代画坛较为著名的山东籍画家有赵元、崔子忠、范道坤、邢慈静以及绘画理论家李开先。赵元,又名赵原,生卒年不详。字善长,号丹林,莒州(今山东莒县)人,长期客居姑苏。元末明初著名画家。洪武年间赵元绘画以山水名世,画法以师董源为主,兼及王维、荆浩、关仝、王蒙、高克恭等人。除山水画以外,赵元还擅长人物、扇面、松、竹等,尤其是其所画的墨竹,遒劲、简约,多摇曳之态,被称为龙角凤尾金错刀。赵元既是文人气息浓郁的画家,靠卖画为生的事实又决定了他职业画家的身份,所以其创作较为多面,既有文人画,也有工笔、院体画。赵元传世作品有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合溪草堂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陆羽烹茶图》《溪亭秋色图》《听松图》等。

赵元《陆羽烹茶图》

崔子忠(?—1644),名丹,字开予,后改名子忠,字道毋,号青蚓,莱阳(今山东莱阳)人,性格孤傲,有隐者之风。晚明著名的画家,其人物画成就尤为突出,在当时和南方的陈洪绶并称为“南陈北崔”。崔子忠绘画取法高古,师法顾恺之、陆探微、阎立本和吴道子等人,又能自出新意,意趣介于晋唐之间。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得崔子忠绘画作品多选择文人雅士、云迹仙踪之类的题材。崔子忠前期作品大多取材于佛教故事,以仿古为主,用笔闲逸流畅,善用白描手法;后期作品强调画面形式上的构图之趣,境界奇异。传世作品有《藏云图》《长白仙踪图》《云中玉女图》《文殊洗象图》《云林洗桐图》《苏轼留带图》《春夜宴桃李园图》等,格调高古,超尘脱俗。除人物画外,崔子忠对于版画亦有涉猎,清康熙年间刊行的《息影轩画谱》即是崔氏所绘木版画集的散佚回收版。崔子忠作品在当时对同代人即有较大影响,典型如陈洪绶,其早年画作多追摹崔,表现手法及画面风格多与崔子忠相像。崔子忠作品在清代亦有一定影响,其画作多被清宫收藏,属于珍品宝藏。

崔子忠《苏轼留带图》

范道坤,生卒年不详,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因随夫姓,又称李道坤。明代著名女画家。她与当时会稽女画家傅道坤齐名,在明代女画坛交相互映。范道坤属意于文人画,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更是孜孜以求,并取得一定成就,加之女性身份使然,其作品表现出一种闺阁画家的独特韵味,为时人所瞩目。范道坤除擅长山水画外,花卉、竹石等题材亦颇有情致。范道坤传世作品不多,著录见于《无声诗史》,画迹有《山水册》等。邢慈静,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万历年间。号兰雪斋主、蒲团主人,山东临邑(今德州临邑)人。明末著名的女书画家。邢慈静出身名门,其兄邢侗为著名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受邢侗影响,邢慈静性格孤傲,工书画、善诗文,博学多才。书法方面,建树颇高。运笔老辣,劲健端庄,擅长楷书,行草尤为见长。绘画方面,多以书意行笔,擅长画观音、草木竹石,画风清逸隽秀。传世作品有《白描大士图》(现藏青岛博物馆),《墨梅图》(现藏上海博物馆),《墨石图》(现藏山东博物馆)等。诗文方面,著有《芝兰室非非草》《兰雪斋集》,收录于钱谦益的《列朝诗集》。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章丘(今济南章丘)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绘画理论家。作为绘画理论家,李开先著有《中麓画品》一书。李开先在该书中效仿谢赫《古画品录》体例,将绘画分为五品,分论其优劣,表达形象生动,反映出求真、求是的绘画批评态度和与古为徒的批评理想。作为中国画论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中麓画品》涉及明代中期绘画及其批评的诸多方面,对于我们了解其时的审美风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所开创的“五品”批评范式对后世绘画创作和批评亦产生一定影响。清代画坛著名的山东籍画家有法若真、焦秉贞、冷枚、高凤翰等人。另外, “扬州八怪”中的李鱓、郑燮、李方膺三人虽然籍贯不在山东,但他们均在山东做过官,尤其是郑燮曾在山东宦居多年,为官清廉,一心为民。郑燮的绘画创作在一定意义上与其人生际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其在山东做官的种种经历。法若真(1613—1696),字汉儒,号黄山、黄石,胶州(今山东胶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其时艺坛的领军人物之一。法若真政绩不凡,官至安徽布政使。吏治之余从事诗、画创作。诗文方面,独抒性情,不拘俗套。有《黄山诗留》《黄山文留》等著作存世。书法方面,法若真师魏晋,得钟繇、王羲之神韵,真、草、篆、隶无所不能。代表性书作有《行书五律诗轴》《行隶两体书卷》等。绘画方面,以山水画见长,偶涉花鸟。其山水画得文人画之精髓,笔拙境奇,潇洒脱俗。代表性作品有《层峦叠嶂图》《树梢飞泉图》《长安八景图》等。焦秉贞,生卒年不详。字尔正,济宁(今山东济宁)人。明末清初著名宫廷画家。他还通晓天文,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焦秉贞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的门生,受其影响,他的绘画创作在明暗、对比、大小、远近等诸多方面显现出与传统中国画的不同面貌。在中国传统画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洋技法使焦秉贞对中国绘画有了新的体验和理解,这既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使然,也是其绘画创作的突出特点。焦秉贞擅长人物肖像,康熙年间,他以画“御容”扬名内廷。其所画山水、花鸟、楼观亦精妙绝伦。绘画作品有《张照肖像》《耕织图》《历朝贤后故事》《池上篇画意图》《秋千闲戏图》等,其中《历朝贤后故事》被视为中国早期的连环画脚本。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身衣练服》

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州)人,清代著名宫廷画家,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冷枚是焦秉贞的弟子,受乃师影响,其绘画同样吸收了一些西洋画法,并作了一定程度的贯通。冷枚人物、佛道、山水、花鸟、园林等无所不通,是一位全能型画家。其作品工笔中带写意,细致工整,色泽华丽。冷枚传世作品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代表性作品有《避暑山庄图》《梧桐双兔图》《十宫词图》《养正图》等。

冷枚《梧桐双兔图》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山人。胶州(今山东胶州)人,清代扬州画派的重要代表。高凤翰生于齐鲁寓居扬州,是扬州画派中唯一的北方人,其创作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将文人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他工诗善画,诗作追慕苏轼、陆游等人,为王渔洋所称道。创作了不少题画诗,诗情、画意得到很好的统一。《胶州志·人物》对高凤翰这方面的成就评价颇高,认为高凤翰“工诗赋词翰,涉笔辄有天机”。其书法博采众长,隶书雄浑朴茂,行草书圆劲飞动,尤以左笔书法见称于世;其篆刻苍劲朴拙,意态万方;其绘画长于山水、花鸟,早年师法宋元并能有所创新,画风工细,清秀淡雅,晚年右手残疾后改用左手从事绘画创作,多写意画,笔法苍劲老辣,不拘常法。高凤翰传世绘画作品有《雪枝寒禽图》《绿云丛图》《荷花图》《秋山读书图》《寒鸦图》等。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诗书画皆通,自称其书法为“六分半”,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之一。郑燮身世较为坎坷,虽生在书香门第,但家门却于其幼时便已趋没落,又逢尊亲相继陨殁,更无兄弟姊妹得以相伴。除此之外,郑燮的科举之路亦是历时长久,郑氏印文:“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是对这段经历的真实记录。郑燮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曾担任山东范县与潍县县令,后遭诬陷后,辞官客居扬州,以书画会友,卖画为生。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郑燮擅画兰、竹与松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在这其中,尤以墨竹见长。郑燮画竹力求表现竹之神髓,有著名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说法,这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科学把握,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竹石图》《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

郑燮《竹石图》

综上可见,作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一方面与整个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山东古代绘画艺术又呈现出某种特殊风貌。通过上述对山东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经典艺术类型(例如汉画像石艺术)和经典艺术家(例如展子虔、李成、张择端、梁楷等)的出现成为山东古代绘画艺术的显著特点,这一显著特点的形成显然离不开其所根生的齐鲁文化的浸润滋养。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今天,如何从山东古代绘画艺术中发掘其所蕴含的齐鲁文化资源,进而推动这一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签约艺术评论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