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艺术鉴藏:书画名家沙俊杰作品欣赏
大家好,跨越千年的敦煌之美「敦煌 国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敦 煌
你到过敦煌吗
你领略过敦煌美吗
在茫茫瀚海中,中华民族的瑰宝——敦煌莫高窟像一块绿色的宝石,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那千姿百态的飞天,翩翩起舞的伎乐,伴着永存人们记忆的驼声,吸引着古往今来难以数计的商旅、学者和游人
唐代张籍《凉州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驼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的诗句,描绘无数驼队,晃动着驼铃,满载轻柔华丽的丝绸在大漠中行进;古罗马作家用“彩色象野花一样美丽,质料象珠丝一样纤细”的话语,盛赞我国丝绸的华美。今天只要提起敦煌,人们还是会很自然地想到,横贯亚洲大陆长达七千多公里,连贯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古代最长的陆路商道——丝绸之路。敦煌是这条古道上的咽喉重镇。中西交通史上的重大事件,无一不与它有关。敦煌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逐渐繁华起来的。友好的使者、过往的商人、虔诚的僧侣、技艺百工、中国人、外国人云集到了这里,把敦煌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都市。中外友谊的篇章在这里谱写,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荟萃、融合,创造出新。敦煌艺术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束绚丽之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外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距敦煌县城25公里,出城向东南,穿过一片砂碛,便到一个峡口坡地处,东面是三危山,矗立三峰,呈黯红色和黝黑色,不生草木。对面是鸣沙山,莽莽黄沙,峭壁如刀削。两山对峙,中间有一个空旷地带。紧靠鸣沙山一侧,有一股大泉水从南向北穿流,岸边绿树成荫。透过树丛可以看到,灰色的岩面上,密密层层、大大小小、高低错落、上下相接的洞窟,像千门万户一样,自南到北蜿蜒曲折的排列一千六百多米长,最密集的地方,上下可达五层之多。为了把一个洞窟连缀起来,古代的匠师们把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和石窟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窟与窟之间,上下层之间,架设了窟稽和栈道。这种建筑艺术的运用,不仅使石窟上下通达,而且增添了石窟外观的美。至今还完好保存着的五座唐末、五代和宋初的窟檐,被建筑家们视为我国古代木建筑仅存的瑰宝
当观赏者开始沿着栈道巡礼石窟的时候,只要看过几个时代的代表洞窟后,首先会对洞窟的形制得出这样的概括性的结论:石窟是开凿在山崖绝壁上的寺庙,供佛教徒修炼、礼佛的地方。这种形式是随着佛教一同从印度传进来的。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石窟的形制,也是有变化的。最早传进来的是禅窟式(僧房),窟内为一方形的广堂,四壁开许多小窟,供僧侣们坐禅修行。再一种是塔庙式,内有直通窟顶的方柱,亦称中心柱式。方柱前有人字形的屋脊。以上两种常形,是费离密早期涧窟的主要形式
还有一种,则是唐代以,完全按照我国民族传统习惯和审美要求建成的佛式,取消了人字被,改成倒斗形屋顶(藻并),正壁开龛道像,像前有堂,是善男信女礼佛的场所。不论那一种形制的石宜中,都有塑像和壁画。敦煌石窟的塑像均为敷彩的泥塑,被当作石窟的主体,排置在显著地位。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在他们的周围衬托着丰富多彩的壁画
彩塑和壁画产生了十分和谐的气氛。这里保存着二千四百多尊彩塑。在这些洞窟中已经和睦相处达一千多年。从他们的年龄、数量、面貌长相、体态风度、衣着装饰等特征,可以明显地看出历史朝代的更替变化
早期洞窟内,一般是一佛二菩萨,造型朴拙,额宽鼻子高,眉眼又细又长,嘴唇很薄,使人觉得他们有点硬直,不大象中国人,北魏后期出现了“秀骨清像”隋代以后,逐渐发展为五身、七身一铺的群像。面像胖了,鼻子低下来,可是耳朵大了,给人一种头六、身子长、下身短的感觉。到了唐代,开始追求雍容华丽
正中端坐着释迦牟尼,左边是阿难,右边是迦叶,菩萨、天王、力士,分立两侧,庄严气魄,栩栩如生。体形饱满的菩萨,比例匀称,体态庄重自然,紧贴身躯的锦衣,衣褶流畅而富有质感,既有彩衣出水的艳丽光泽,又似乎迎风起着微波。但他们并非千篇一律,各具自己的风度和心理状态。有的倾身俯视、沉思默想,有的挺然直立、庄严肃穆,有的潇洒开朗、嫣然含笑,有的妖媚婉丽、微飘笑容
天王则是武士的装束,盔甲严整,生气逼人,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迦叶、阿难形象逼真,神情生动,各具鲜明的性格特征
古代雕塑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正确地运用现实生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大胆地以各种身份的人为蓝本,经过概括、提练,夸张,运用写实的技巧,给塑像施以色彩的美感,赋予泥土以生命。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突破了给佛教塑神的消规戒律,冲破了“神”与“人”的界限
给人的感觉,这些塑像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生命。无论是高达三十米的巨像,还是精雕细琢的十几厘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部分。踏进洞窟,面对金壁辉煌、满壁风动的画卷,你会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似置身在五彩缤纷、花团锦簇的海洋里,而流连忘返。敦煌壁画主要是以佛经为依据,宣扬佛教思想的艺术,大致分为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和装饰图案等内容,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处处洋溢着封建社会一千年间的时代风貌。在浩如烟海的壁画中,经变画为最多,画面最大,极为富丽堂皇。经变就是佛教术语里所指的佛经和“变现”即表现佛经故事的场面
早期的“经变画”一般比较简单,从隋代开始渐渐多了起来到了唐代“经变画”成了敦煌壁画的主体,从形式到内容都较前代丰富新颖。这与唐代流行信仰“净士宗”有关“净土”是指佛和菩萨所在的“极乐世界”佛教徒们都有向往“极乐世界”的热忱,对佛一心供养,以求死后进入天国。进入“天国”并不难
洞壁上画着“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坐监的犯人只要念佛,马上会“牢门自开”在狂风恶浪中行船,只要念佛,马上会“风平浪静”刑场上即将被杀头的人,只要念佛,刀就会一截截断掉,只要念佛就会有求必应,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显而易见的胡言乱语,只不过是为着愚弄受苦人,心甘情愿地受苦,只求死后的超脱而已
除了上述题材外,还有“维摩诘变”“劳度叉斗圣变”颇引人注目。维序诘是一位没有出家的居士,精通经典,有善辩的才能,画面上他和文殊菩萨热烈辩论的场面,严肃紧系昂扬奋发“劳度又斗圣变”描绘舍利弗收服外道劳度义的放事,各自施展佛法,变出种种化身,最后舍利弗全胜
唐代的“净土变”和“报恩经”画幅差异不大,但边缘的故事画美丽动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象鹿母关人故事画就是一例
故事说的是在一座山上有两个仙人,一个住在南窟,一个住在北窟。南窟仙人在泉边洗脚后,有一头母鹿经过时,喝了泉中水受孕。月足后,鹿按照自己的习俗,又回到了受孕的地方分娩,生下的小生命不是鹿,而是一个女孩
母鹿的悲鸣引起南窟仙人的怜悯,他来到泉边把女孩抱回住处,起名鹿女,精心抚养,百般爱护,从不让单独外出一步。一天,火偶然熄灭,只好让鹿女到北窟仙人处乞求火种。鹿女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第一次走出了家门。她每走一步,地上便长出一朵莲花,她一步步走到北窟,一朵朵莲花留在她的身后,这条路变成了一条莲花花链
北窟仙人看见鹿女步步生莲的奇迹,便要鹿女绕窟七周,所到之处皆生莲花。鹿女取火种而回,同样在返回的路上踏出一条莲花花链。正巧梵予王上山打疆,循着莲花铺成的彩路找到南窟,发现了质朴清秀,典雅美丽的鹿女,心生爱票,便求婚想做妃,封为鹿母夫人。鹿母有孕后,生了一朵莲花,花有干瓣,每瓣坐一了,疑为不祥,将母鹿囚禁起来,把莲花投人河里,任其逐波流去
莲花被下游一个国王救起,将千子收养长大。千子个个威武英俊,勇猛强悍。为了扩大国家的疆土,一直打到梵予王国,兵临城下,被囚禁的鹿母夫人知道后,说她能退兵,被应允。鹿母夫人登上城楼,喊道:“我是你们的母亲。说罢便解衣开怀,手按两乳,喷出一千只乳汁,各注千子的口中。于是千子认母归宗。至此,两国和好,百姓欢乐。佛讲完这个故事,告诉弟子们说:“欲知千子,即小干佛”这就是敦煌石窟上一排排小千佛的来历
敦煌壁画里,唐代菩萨们曲眉秀目,柔手纤腰,服饰华丽,或坐或立一派唐代贵秀的风貌,深得观赏者的喜爱“菩萨如宫娃”的评论说明艺术家提练生活的真相,让菩萨走出了“佛国”又回到了人间
敦煌千佛洞无洞不飞天。几乎每个洞窟中都有飞天壁画。据粗略统计,至少有一万个,飞天又叫香音神。她们是敦煌石窟中最美妙的艺术形象,自由活泼,十分可爱。她们身上不长翅膀,不腾云彩,只凭着一个舞动的优美形态和两条彩带的飘拂,加上贴身裹着的衣裙,给人以迎风飞翔的感觉。舞姿多种多样,妩媚妖娆。如同道道彩虹悬于天际
敦煌壁画中的生活画,使观赏者感到格外亲切。特别是洞壁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像,直接反映着现实生活,他们是当年修窟造像的人。文物工作者习惯地称他们是供养人,数量有成千上万个。一般画在甬道和洞壁的下边,排列成行,少则几身,多则数十身,甚至成百上千
北周的一个洞窟,有多达一千二百余身供养人像,每个人像旁标明他(她)们的姓名和身分,有的还写明了原籍。现在保存的题铭和结衔有一千多条。真实地反映了河西走廊各时代、各民族,从官僚贵族到妓女、奴卑,尤其是敦煌地方上的豪门贵族的生活情景
《张议潮出行图》就是一幅晚唐时的长8米、宽1米,有二百多人物,主题鲜明,结构严,人物生动的历史故事画。
生活画中的耕作、狩猎、捕鱼、伐木的生产情景和婚丧、歌舞、杂技、行医的生活情景,以及舟车、桥梁、建筑等等,给人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中古年代一千年间的极为丰富的生活资料。把当年丝绸之路上的生产繁荣景象和各族人民生活习俗,一慕幕的人间往事再现在大家的面前。
六十一窟的壁画长达13米,高四米六的《五台山图》记载了从今天的太原到河北的正定数百里内的山川、河流、城镇、交通,各种建筑星罗棋布,众多的供教徒往来其间。各种人物从事着驮运、推磨、铡草、迎客等活动,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形象地图。画中有城廓、桥梁、寺院、楼台、庙塔、店铺等各种建筑170多处,是宋人根据唐代蓝本画的建筑 立体图,这是十分可贵的
画中的唐代“大佛光之寺”,现在五台山上还保存着一座,堪为我国唐代建筑的宝贵遗迹。这幅画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史、美术史、佛教史、生产发展史、服饰和风俗习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敦煌壁画中图案纹饰,是敦煌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分布在窟顶藻井四壁上部与下部的壁带、中心柱的塔基、龛楣龛沿、佛像背光等处。数量多得难以计算,种类之多、构图之精、色彩之强烈,处处表现了古代画家的伟大创造力。唐代的图案繁花似锦。最为华丽的部分是藻井,有许多飞天围绕大团花飞翔,四周垂华幔、彩铃,结构严密,色彩绚丽,层次分明,效果鲜艳明亮,精美卓绝,别具特色,是我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宝贵遗产。敦煌壁画经历了一千六百个春秋,颜色仍然鲜丽如新,这与所用颜料有关。采用的秘石、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石颜料,甚至是宝石制成,不但色彩新鲜,并闪闪发光,灿烂辉煌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兴建,从文献资料来看,记载略有不同。根据收藏在莫高窟的唐初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述:莫高窟者,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傅,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傅师窟侧重即营造,迦篮(寺庙)之起,滥觞(开始)于二僧。后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口 ……。
这块碑告诉我们,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原来最先开窟者是一个叫乐傅的和尚,他在公元三六六年的一天,来到三危山下,天色近晚,他四顾苍茫,忽见三危山发出了万道金光,本来这是自然现象,和尚的幻觉中却似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虔诚的和尚顶礼膜拜“圣地”他在这“圣地”上修建了第一个石窟
次年,又有一个叫法良的和尚,在第一窟侧开凿了第二个石窟。之后,当地的统治者建平公、东阳王也开起石窟来了。随着历史的进程,王公贵族、大小官吏、地主商人、平民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为了死后进入“佛国”作准备,发愿造窟,一朝接一朝,一代接一代的相继在这块“圣地”上开窟造像。有一个人造一窟的,有一家或一个家族造一窟的,各自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有造大窟的高达40米,也有造小窟的,小到一米许,到了唐代已造窟一千多个
造窟的时间从16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直到元等10个朝代,绵延一千多年。由于风沙和人为的损毁,数以千计的石窟,保存到今天的还有492个。藏经洞的被打开,文物遭劫掠,给敦煌莫高窟留下了无法医治的伤痕。解放后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几经大规模的抢修加固,使古老的、冷落的莫高窟复苏了她的青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