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食古纳新 瘦硬通神
大家好,怎样看待丑「怎么评论别人丑的照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提“丑”作为当代人们审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丑在美学与艺术领域的异军突起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多元需求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与影响。全面的研究丑、认识丑表现丑成为当今美学建设的历史使命。当然,丑不是应该永恒的、抽象的概念,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经历了从古典至现代与后现代不断嬗变的过程。
审丑是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理想发展的必然。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审美形态与范畴,丑以其独特的价值与美学意义,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丑”。
如果说,“优美”(grace)是完全排除了“丑”的美学范畴,那么,“丑”(ugliness)则是完全排除了“优美”的美学范畴,但它却与其余所有的美学范畴(崇高、悲、喜)都有某种内在联系。
那么,丑与崇高有什么联系呢?崇高对象的巨大、粗糙、瘦硬、稚拙,其表现形式是丑的,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那么丑和悲剧之间呢?在悲剧中,我认为称为丑的就是那些“恶”的存在,在影视剧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厌恶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的嘴脸,这里并不是强调人外貌的丑陋,而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代表“恶”的存在。还有,在文学表达中“善”的人、事、物一般都是美的代名词,而“恶”这类存在多是丑的代名词。
关于丑与滑稽之间的联系,我想引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关于滑稽的论述,就把滑稽同丑相联系,将喜剧演出里所用的面具说成“又丑又怪”的。我的具体理解是小丑的扮相。
总之,除却优美这一审美范畴,丑与其他审美范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由此引发出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丑”?它和美与审美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丑的存在价值意义)这就涉及到美学中关于丑的四种定义了,这四种定义不仅较好的说明什么是丑,它与美和审美的关系,而且反映着丑的发展史。下面我们就这四种定义来一一说明。
丑的定义定义一,是在美与丑相比较、相对立的意义上,把丑视为美的对立面,确认为美的负价值,这是对丑的一般的、抽象的哲学概括。我概括为“非黑即白”式对立论,就如我视频中所展现的那样,穿着华服,面容姣好的秋香看上去无疑是美的,而以唐伯虎为代表的乞丐一类人,衣着褴褛,灰头土脸,看上去无疑是丑的。这时,丑和美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丑是歪曲和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它的存在妨碍和阻碍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显现,因而在审美中是一种负价值。奥古斯丁是这样认为的:美是受赞赏的,与美相对立的丑则是可耻的。丑作为一个与美相对的念而存在,所以被人鄙弃。
定义二,是针对文学艺术中丑的人、事、物来说的;这些丑的对象在艺术作品中不是作为美的陪衬;在形象中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审美评价。(质的变化、正面的审美价值)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又有不美的和丑的,但是,通过艺术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也可以转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美,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悟与评价,借助审美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生活经过艺术处理进入艺术殿堂,成为一种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的意象,这从反面肯定了美,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通过否定的方法来达到、有时甚至是更忠实地达到那些专门选取生活理想一面作为写作对象的诗人所能达到的同样的目的”。艺术中丑的魅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定义三,是就事物或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的,一切有乖(违背的意思)于常态的形式和表现,都被视为丑!在这时,丑的最初形态更多的是一些形式丑,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百手怪人、独眼巨人、长有马耳马尾的森林之神,歌德的《浮士德》中的“魔鬼”靡菲斯特等等,这些形式丑是作为美的陪衬存在的,是为了反衬有秩序、合比例的人体之美。
定义四,近代,特别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一些美学家、艺术家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表现,已经过滥、过时,他们在美中发现丑,进而呼唤丑。把丑看成美的特定形态,把丑看成美的最高级的形态。这是近代社会文化审美活动的产物。 这时,表现为美的失落与丑的张扬,丑到极致便是美。莱辛的“化丑为美”的处理原则,雨果在《<克伦威尔> 序》中指出:“她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的美,他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雨果对丑发出呼唤,并在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中得到充分体现。作为表现丑推崇丑的大师波德莱尔(象征派诗人),他的笔下,丑的意象直接作为“美”而出现在读者面前,诗集《恶之花》中多是刺痛眼睛的丑的意象,如腐尸、蛆虫、死亡等意象被看作是美的特定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派和后现代派艺术中(解构主义),丑是普遍作为正面理想而出现,美丑地位甚至是颠倒的,也即是说明传统的美丑界限被打破,审丑艺术出现,丑是美的最高形态,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的画作所表现的内容,如蒙克的《呐喊》。
我相信以上内容可以回答我之前所提的两个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简单梳理一下丑的发展。
丑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丑是以美的绝对对立面存在,一直被大家所排斥;
第二阶段,丑是作为美的陪衬而存在,体现出与美相反的美学价值,即体现一种负面价值;这时,美和丑不再是相对立意义上的,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由于本质不同所引起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同时又是本质的构成部分。美带来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意义;丑则带来痛感和不安,而不具有审美意义。
第三阶段,丑可以转化为美,通过表现丑来揭示美,即是“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阶段。
第四阶段,丑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美学价值,即是“审丑”阶段,这时,丑既不是美的陪衬也不需要通过转化为美来彰显价值。丑经历了从古典至现代与后现代不断嬗变的过程,以其最本真的状态有边缘走向中心。
最后,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丑的审美价值何在呢?
丑的审美价值其一,丑从古代受排斥的状态到现当代的凸显与兴盛,不仅改变了其从属地位,而且近代美学因其介入而实现了其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二,审丑是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理想发展的必然。
其三,丑的美学理论与审美表现的发展也标志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