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基督教信仰耶稣还是上帝「基督教圣经」

时间:2022-12-11 16:37:15 来源:吹牛用的历史

大家好,基督教信仰耶稣还是上帝「基督教圣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篇文章比较长,没耐心看完就直接拉到最后一段,敲黑板看干货。

上篇写美国社会撕裂的文章(美国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什么?),花了些笔墨写了基督教,结果有几个老铁看完说,既然宗教这么重要,索性写一篇专门说说基督教吧。

今天的基督教看着挺让人晕的,都是挂十字架的、也都认耶稣当大哥,怎么还有这么多门派,和这些外国人说话都不敢聊宗教话题,生怕一句话说错挨削。

挨削倒不至于,不过说到基督教里面门派林立,这是事实。不止基督教一家,世界上哪个宗教都是山头林立。佛教也分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伊斯兰教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今天讲到的基督教也因为两次分裂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说到底,宗教也是一种权力,是权力就难免发生争斗。只不过宗教争夺的是信仰的正统性和对教义的解释权,不同人的不同阐释就会产生分歧,有分歧就有分裂,有分裂就有山头,在所难免。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了解点宗教知识也挺必要的。中国是世界上世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中国人对宗教的情感远不如世界其他地方,自然也无法理解宗教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为什么会如此重大,而如果你不理解这些,自然也就理解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他们打交道自然会吃力许多。

基督教对当今西方世界极为重要。我们必须承认,今天世界的主要价值观和话语权还是西方式的。而西方世界的社会基础是两根支柱:其中一根希腊罗马传统,奠定了西方人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共同记忆,另一个就是基督教,它承担的是全体西方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我开的这个号,就是以连载“希腊罗马历史”为主线,给人展示西方历史的主流体系,所以基督教是绕不过去的。但是要写基督教要到罗马帝国后期,还有很长时间,所以,现在专门开个单篇也算是投石问路,各位老铁凑合着看。

一、起源

今天说到基督教,人们会下意识认定它就是西方的代名词。

但是这个西方的代表,起源却在东方,是受到犹太教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

犹太教应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为古老的宗教之一了。“上帝”这个概念就来自于犹太教,犹太人管上帝叫“耶和华”。犹太人在领袖摩西的带领下走出埃及,在西奈山与上帝签订了契约。犹太人选择跟着上帝混,而上帝拣选犹太人作为他唯一的子民,获准犹太人进入天堂得到永生,现实的苦难是上帝给予的考验,所以别灰心,活下去,跟着上帝走,来生666,大概就这意思吧。

你阅读犹太人的历史,会发现他们和中华民族一样,历经苦难。犹太人最初生活在今天巴勒斯坦、叙利亚一带,除了大卫王到所罗门王这个阶段,犹太民族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接下来几千年,犹太人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埃及、波斯、罗马、中世纪欧洲各个王国,一个个都没少祸害犹太人,到现代纳粹大屠杀更是众人皆知。长期的苦难造成了犹太人对宗教特别虔诚,因为很简单:现实太糟心了!如果精神层面找不到希望和安慰,任何人就很难生存下去。靠着对上帝的期望,犹太人在精神世界找到了一丝微光,让他们能够咬牙坚持下去。

随着犹太教日渐成熟,逐渐发展出了后世的犹太教经典:《塔纳赫》。这部经典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圣经《旧约》。

《旧约》里面有很多故事我们很熟悉:比如大洪水、弥赛亚、出埃及记,大家从西方游戏、歌剧、影视剧里面多少都接触过。犹太教就这样在中东地区发展开来。

然后罗马人来了。

你就是再不熟悉世界史,也不会不知道罗马帝国。罗马是个以军事立国的国家,罗马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征服史。当罗马帝国壮大后,巴勒斯坦地区被吞并,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犹太教就被罗马人带到了帝国其他地方。上帝、福音书、天使、撒旦这些概念就流传到了欧洲,和当时欧洲盛行的宙斯、雅典娜、波塞冬这些神话一道,成为了罗马帝国众多宗教的一部分。

当时的罗马对宗教的态度很宽容,他征服一个地方,就把当地的宗教纳入自己的宗教体系中,为此还专门在罗马修建了一个场所来供奉不同宗教的各路神仙,这个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万神殿。这地方至今还保存完好,是去罗马观光必去的打卡地。

这套信仰,和其他五花八门的宗教一起在罗马流传,并没有十分流行。相反,还因为犹太教非常排外,教义还十分严苛,导致与罗马主流的兼容并包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很长时间,犹太人的这套信仰在罗马不是很受欢迎。

直到公元前4年,一个男孩在巴勒斯坦一个叫做伯利恒的村子降生。

这个男孩,就是耶稣基督。

现在不确定耶稣基督是不是犹太人,但是耶稣出身的地方却是犹太教的“龙兴之地”:中东。打小耶稣对犹太教的这一套就熟悉得很。等到长大成人,他发现犹太教的教义实在太严苛、太排外,于是他对犹太教教义进行了修改,按照这套修改后的教义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教。

这便是基督教最初的样子。

而这也动了犹太教的奶酪。

上面说了,犹太教自身的限制很多。比如只有犹太人才有资格被救赎,其他人没资格成为上帝的选民,没资格上天堂,但是耶稣基督不管这个,无论你什么种族、肤色,只要你皈依,统统都是上帝的孩子,只要你一心尊奉上帝,死后都能上天堂。犹太教中的上帝,是一个不苟言笑、独断专行的暴躁老头,你读犹太教经典,比如《塔纳赫》,你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上帝动不动就要信徒杀掉自己唯一的儿子表达忠心,这谁受得了?但是耶稣修改了这些设定,把上帝变成了一个慈眉善目、善解人意的忠厚长者形象,大大缓解了信徒心中的恐惧。

那么也就是说,耶稣基督从一开始,他的宗教理论是建立在犹太教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后得来的。改良后的基督教教义对信徒很友好,也更加温和,这样一来,就等于和犹太教产生了矛盾。因为在犹太教看来,你教义抄我的、入教门槛还低、完了还在我的地盘上公然抢生意,这不是山寨加倾销吗,能忍?

犹太教直接告到了罗马人那里,中间自然说了不少基督教的坏话。罗马人出于统治安全的需要,站到了犹太教一边,宣布基督教是不合法的邪教,这样一来,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都成了帝国的通缉犯。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耶稣基督被门徒犹大出卖,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有大量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艺术作品,比如《最后的晚餐》。


二、屌丝逆袭

耶稣死后,他的许多弟子坚持传道,同样受到了来自罗马政府的迫害,比如耶稣的大弟子圣彼得(St.Peter),在罗马著名暴君尼禄的统治下,因为传播基督教也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今天梵蒂冈教皇的大本营“圣彼得教堂”就是以这位圣徒命名的。

领导都这待遇,低下的小弟就更别提了。当时基督徒在罗马的待遇和奴隶、战俘是一个样的。我们都知道罗马有个著名的斗兽场,里面的角斗士都是战败被俘的士兵或者帝国奴隶,曾经有一段时间,基督徒被抓住后就被扔到斗兽场去和野兽搏斗,以鲜血和生命博取罗马公民的变态爱好。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也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征服,之后所有基督徒不是被迫害就是被驱逐。

这就是基督教刚刚创业时面临的局面,要多惨有多惨。

转机发生在公元313年。

罗马帝国很有意思,鼎盛的时期实在太辉煌,巅峰时期把地中海变成了自己家的小澡盆,“地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不是白说的。但是罗马衰落的速度更快,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断崖式下跌,中间连个过渡都没有。大起大落让罗马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冲击,造成的后果就是人心离散。以前罗马人眼中的光彩和胸中的块垒随着帝国衰亡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有多怀念当年的荣光,就对现在的罗马有多失望。

人一旦对现实失去希望,就会内心收缩,在精神的世界里寻求安慰。

基督教再合适不过了。

今天大家觉得基督徒无处不在,觉得这是一个强者云集的宗教。但是基督教本质上来说是服务弱者的宗教,他不宣扬进取、入世,不鼓励人们艰苦奋斗,而是提倡敬拜上帝,追求来世永生。这非常符合弱势群体的诉求。当罗马帝国不再强大,老百姓天天受欺负的时候,基督教能够给心情郁闷中的普通百姓片刻的安宁。

就是这个背景,从罗马帝国的“三世纪危机”开始,基督教就像开了挂一样急速膨胀,信徒人数翻番往上涨。等到了三世纪结束的时候,罗马帝国基督徒的人数已经是超过整个帝国总人口的70%,这个时候无所谓是不是邪教了,罗马皇帝已经挡不住基督教崛起,反而如果你想继续打压,皇帝的位子都坐不稳。

于是到了公元313年,当时的罗马皇帝叫做君士坦丁大帝(牛逼闪闪的名字),发布了《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这下,基督教扩张起来名正言顺,势头更加不可阻挡。

80年后,也就是公元393年,当时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更进一步,废除了罗马其他宗教,认定基督教为罗马唯一国教,有点像我们国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思。

至此,基督教从邪教和合法化再到唯我独尊,完美逆袭。

在基督教一步步上升的过程中,耶稣的徒子徒孙们将耶稣从传教到殉难的过程的言行、以及耶稣的徒弟们继续传教的故事都一一记录下来,汇编成册,形成了包括四大福音书、一部启示录和其他一些书信在内的整套经典,这就是圣经《新约》的由来。《新约》于公元327年,在基督教的一次全国大会上正式定了下来,而由于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离开了犹太教,基督教的故事就说不圆,所以,基督教把《旧约》也纳入到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圣经包含了《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的原因。


三、第一次分裂

总算混出来的基督教,经过了600年,在公元1054年,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

这个还要从上面提到的君士坦丁说起。

当时的罗马帝国实在太大了,而统治技术远远跟不上,“三世纪危机”期间天天打内战,边境上还有野蛮人过来打秋风,皇帝精力有限管不过来,焦头烂额之下,有一个皇帝叫戴克里先,下了一道奇葩命令:把帝国分为东西各一半,然后东西各任命一个皇帝负责大小事务。后来还嫌不过瘾,在两个正派皇帝下面还各自安了一个“副皇帝”,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罗马历史上的“四帝共治”局面。

帝国一分为二,皇帝还能分正副,这脑洞够可以。我们中国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不靠谱,果然没多久,罗马帝国乱了。接着就是牛逼的君士坦丁大帝崛起,把帝国重新统一了起来。但是疆域是统一了,之前帝国规模太大、难以治理的问题没解决,还引出了新问题: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自从帝国分东西之后,罗马帝国内部逐渐形成了东西两个班子各自为政的局面,老百姓也觉得东西两部分挺好。而且当时罗马西部连年战争,经济凋敝,而东部本来就资源丰富,一向很富庶,还没有战争祸害,所以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东西部的差距太大,君士坦丁大帝于是在东部建造了一座规模不亚于罗马的新都城迁了过去。

这座新都就是鼎鼎大名的君士坦丁堡,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他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各自设置一套官僚、行政和宗教班子,表面看上去,两套班子各管一摊,而且相当于各自有一套备份系统,万一其中一套班子垮了,另一套马上能补上。但是,你稍微有点宫斗剧的经验就知道,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必定产生矛盾。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实质是罗马帝国放弃了西部,专心经营东部,那么东部的重要性肯定压过西部,西部被边缘化在所难免。因为毕竟皇帝在东部,那么在皇帝跟前工作的这一套人马,明显权力和影响力更大。

于是双方开始明争暗斗,而斗得最厉害的就是教会。

行政那一套还好说,因为行政权力是和皇权挂钩的,皇帝在哪,哪里权力更大,天经地义。但是宗教是神权,和世俗权力关系不大,主要是看对人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所以罗马教会一直对君士坦丁那一帮人很不服气。在罗马教会看来,基督教一开始就是在西部获得正统性的,米兰和罗马的资格要远高于君士坦丁堡,自然权威性更强。你君士坦丁堡一帮后生,就凭着在领导身边进进出出就骑到老子头上,简直岂有此理!

但在君士坦丁堡看来,你这帮老家伙早就过气了,安心养老就完了,少瞎BB!

这就是开战的节奏。

于是,接下来的几百年,东西两边吵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当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汪达尔人攻陷后,君士坦丁堡甚至觉得,西边这一支的宗教纯洁性被野蛮人给污染了,更没资格对东边指手画脚了,于是更不把西边放在眼里。而西边当然不可能忍,于是在接下来的600年,两边火气越来越大,任何事情都能干上一架。

这帮人吵了几百年的分歧,无神论者看起来会觉得匪夷所思。比如两边会争论去教堂礼拜,是该站着还是坐着?念经的时候,是该用拉丁语还是希腊语?祈祷的时候要在胸前划十字,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该用手掌还是三个手指?教堂门口该不该放水盆?给孩子洗礼的时候,是该把孩子浸到水里还是用水冲刷?

乍一看你会觉得,就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至于吗?但是在基督徒心中,这些涉及到对上帝的尊重,规矩乱不得。而双方教会争夺的焦点是对《圣经》的解释权,掌握了《圣经》的解释权就等于掌握了话语权,在教会的精神世界里,这是至尊的权威,隐藏在这些礼仪规程背后的,是利益的争夺,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和利益。

你说至不至于?

于是双方吵了几百年,激烈的时候恨不得拿刀砍死对方。终于在公元1054年,双方撕破了脸。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教会双双发布公告,宣布对方是不合法的基督教,不在承认对方的教会合法权利,这就是基督教第一次分裂。

分裂后的基督教,西边的这支就是天主教(Catholic),因为大本营在罗马,也叫罗马公教。而东部这支,就是东正教(Orthodox),意思是“东方正统教会”,以此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由于分裂,两边的教会分别选出了老大,天主教一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罗马教皇”,英语叫“Pope”,而东正教的老大叫“大牧首”,英语叫做“Patriarch”。两个大佬各自领一堆小弟,互怼了上千年,一直到现在也没完全弥合分歧,最近几十年双方的关系才刚刚有所缓和。

东边的东正教,成为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一直到了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默罕默德二世灭亡,君士坦丁堡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城里的东正教教堂都被改成了清真寺,东正教被迫迁移。当时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有一个侄女索菲亚公主,侥幸逃过了土耳其人的追杀,一路向东,逃到了今天的莫斯科,和当时的莫斯科大公的伊凡三世结婚,算是保住了东罗马帝国的一丝香火,东正教的宗教势力也因此转移到了莫斯科。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俄罗斯会如此坚定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正统的原因,也是后来的俄国自称“第三罗马”、皇帝自比凯撒(沙皇就是凯撒的俄语音译,俄语叫Tsar)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今天的俄罗斯的宗教氛围这么浓烈的原因。因为东正教的大本营设在莫斯科,这里就是所有东正教徒心中的圣地,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东罗马帝国和东正教的历史。

刚刚说了,基督教分成了两支,东边的这支现在被俄罗斯人继承了正统,那么西边的这支后来怎么样了呢?


四、中世纪巅峰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攻破了,罗马城陷落,但是西边的这支基督教,反而变得更加兴旺了。原因是这帮日耳曼人也皈依了基督教,而且更加虔诚。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罗马人管日耳曼人叫蛮族(Barbarian),这一听就不是啥好词儿,主要还是因为没文化闹得。以前这帮蛮族在黑森林里待着觉得没啥,现在好了,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没文化的软肋就显现出来了。这好比你让一个文盲去给一个状元当家,别的不说,状元家里打杂的都比你有文化,你大老粗说一句他们能说十句,你想推行个什么想法他引经据典给你踢回来,你说他两句,他骂人不带脏字给你怼回来,你走到哪里,家里的老爷太太、丫鬟小厮不是暗自嘲笑就是冷嘲热讽,这家还怎么当?

被人看不起的滋味不好受,日耳曼人就吃够了这种苦头。而这时候,宗教可以给他们一臂之力。因为宗教逼格高,专业点说是可以给人提供精神上超越性,通俗说就是,再糙的人一旦披上宗教的外衣,屌丝转眼就能变得高大上起来,至少看上去很像那么一回事儿。

用宗教弥补文化上的短板,这种套路,全世界都一样,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五胡乱华后鲜卑人崛起,为了不在强势的中原文化面前显得自卑(慕容复哭晕在厕所),鲜卑人花了大力气支持佛教。今天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鲜卑人搞出来的。毕竟扶持宗教这事儿门槛不高,修个庙堂、对着神仙磕几个头,这有啥难的呢?

所以日耳曼人大力扶持基督教,基督教也因此在西欧变得越来越强势。

在此过程中,有两件事情不能不提。

第一件事涉及一个叫做查理曼大帝的人。查理曼大帝是法兰克人的后裔,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今天法国的祖先。查理曼大帝在西欧历史上鼎鼎大名,他的加洛林王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你不认识这位大爷不要紧,扑克牌你肯定打过,里面那张红桃K,原型就是查理曼,可见这个人在欧洲的地位。

在公元800年圣诞节的罗马,当时的教皇利奥三世在教堂中,将一顶皇冠戴到了查理曼大帝的头上,正式宣布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从此以后,查理曼可以作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名正言顺地统治西欧各个王国和部落。

是不是很眼熟?

对了,这就是大家在电影、电视剧里面经常看到的“加冕仪式”的由来。查理曼这次加冕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从此以后,欧洲所有的皇帝必须在教皇的主持下,完成加冕典礼才算正式坐上皇位,否则是不合法的。那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君主想当皇帝,如果没有教皇的支持,肯定没戏。教权就这样凌驾于皇权之上,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

这套加冕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拿破仑时代才正式废除。

这件事情充分体现了神权和教权合作的一面,但是如果只有合作而没有冲突,还不足以说明神权有多厉害。

这就要说到第二件事情:卡诺莎之辱(Road To Canossa)。

在1076年,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海因里希四世(有的文献也称亨利四世),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位查理曼大帝的玄孙,跟教皇闹翻了。翻脸的原因是当时欧洲各个地方的主教都是由当地国王任命的,这是一项巨大的权力,让当时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眼红不已,而赶上这位格里高利七世,是迄今为止有教皇这个职位以来最牛掰的一个,所以他推出了一些列的敕令,宣布以后各个郊区的主教人选全部收归罗马。

这就动了国王们的奶酪。

于是必然的结果出现了,海因里希四世和格里高利七世干了起来,结果格里高利七世在1075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对海因里希四世宣布绝罚。

什么叫绝罚?

开除教籍。

当时的欧洲君主们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对外一致宣称自己是教徒。但问题是,你是不是教徒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教皇说了算的,如果教皇不承认你是教徒,你一天对着十字架磕8万个头都没用,说你不是你就不是,不服憋着。

绝罚就是教皇开除你的教籍,而一旦教籍没了,你就没资格再做皇帝了。因为皇帝家里连刷马桶的都是基督徒,你被开除教籍就是异教徒。一个异教徒凭什么领导我?这就相当于一个省市的一把手被中央开除了党籍,他还怎么当这个领导呢?

果然,格里高利七世在宣布绝罚后,海因里希四世立即众叛亲离,连给他牵马的仆人都跑了。异教徒,爷不伺候!

就这么任性!

无奈之下,1077年1月,海因里希四世孤身一人,从德国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意大利的卡诺莎城堡,当时的格里高利七世正在这里度假。1月的地中海狂风大作、漫天大雪,格里高利七世在城堡里面吹拉弹唱,海因里希四世光着双脚在城堡外面站了三天三夜,连口吃喝的都没有。三天以后,格里高利七世觉得这龟儿子被收拾地差不多了(不能搞死,否则事情闹大了),这才打开城门,慢慢踱到海因里希四世旁边,一手按住海因里希的脑袋,一边慢吞吞来了一句“我原谅你了,孩子”。

一句话,海因里希四世恢复了教籍,接着恢复了国王的待遇,仆人和马夫都回来了。

大家想想看当时的场景,一个匍匐在地,失魂落魄,一个居高临下,志得意满。

立竿见影、神佛通杀。


五、第二次分裂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家完全可以想象,教会的权力有多大。很多人天真得以为,教会是代表上帝管理人们的精神世界,教会的工作人员应当是信仰高洁、自律自爱的一批人。不过很可惜,教会对人们信仰的控制,其本质就是一项权力,既然是权力,就逃脱不掉腐败。

而且由于教会代表上帝,说句话就是神的指示,你作为凡夫俗子只有听的份儿,没资格质疑。这就让教会的权利无限膨胀却没有了监督。而如果一项权力没有监督,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都懂的: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所以当中世纪教会权力膨胀到如此地步的时候,教会就不再是一方净土,腐败起来一样触目惊心。中世纪欧洲那些最不是人的事儿大多数都是教会人干的。而且中最让人愤怒的就是赎罪券。

赎罪券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人类无耻的下限。

在英语世界,“罪过”有两种表达:分别叫Sin和Guilty。我们中文翻译没有严格区分,其实这两者的意思是不一样的:Guilty指的都是刑事犯罪,是重罪,犯了这种罪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区,该坐牢坐牢、该杀头杀头。但是Sin不是重罪,是那种是说出来不光彩但也不至于挨枪子儿的那种小罪过,比如偷看女生洗澡、考试交头接耳、随地大小便什么的,这种罪不会让你受到严厉惩罚,但会让你的良心受到折磨,在祈祷忏悔的时候会祈求上帝宽恕。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活一辈子,心底总有那么几件见不得人的小脏事儿。赎罪券,就是利用人们良心的不安榨干信徒的财富。

比如二狗子躺床上快咽气了,教会的教士在边上一边祈祷一边吓唬二狗:听说你50年前抢过淑芬的棒棒糖,30年前偷看过翠花洗澡,就你这样子还想天堂?非要在炼狱里面呆足800年才行。你想二狗能干吗?中世纪欧洲这帮老百姓,除了吃饭拉屎睡觉,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上天堂,现在你说我去不了,那不就等于一辈子白活了吗?二狗子眼看着要往登极乐了,你来这么一出,这还让不让人死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就在二狗要死又不敢死的当口,教士从屁股口袋里掏出八张赎罪券:每张可以抵消100年,100万一张,买多少抵多少,即刻生效、童叟无欺。

二狗还有别的选择吗?

西欧教会就是用这种方式榨取的天量的财富,今天欧洲所有国家都有气势恢宏的大教堂,一个赛着一个奢华。上面提到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其规模之大、里面的雕梁画栋之精美、装饰的之奢华,去过的人都领教过。想想这是在16世纪,还是中国明朝时期,过程足足修建了120年,中间要花多少钱?哪来的钱?

至于欧洲其他著名教堂,什么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米兰主教堂,都是靠变着花样榨取信徒的血汗钱才建起来的,今天你看到教堂有多宏伟,当年对教徒压榨得就有多狠。

教会这种无底线做法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而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是个德国传教士,叫做马丁.路德。

顺便说一句,现在大家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联想起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很多中国人,不清楚欧美历史,常常将这两个人混淆。不过,虽然这两个人生活的时代相差300年,但是他们之间确实因为宗教因素有关联。马丁.路德.金的原名叫迈克尔.金,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对于德国这位宗教改革推手马丁.路德十分仰慕,于是把儿子从迈克尔.金改成了马丁.路德.金,而这位黑孩子长大后,也成为了美国浸礼会(Baptist)的一名牧师,我们中国人更熟悉他的演讲《I Have A Dream》,以及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回到正题。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德国符腾堡当地一座教堂门口,贴出了一篇叫做《95条论纲》的雄文,把教会卖赎罪券和其他一堆破事儿骂了个遍,而这就掀开了欧洲著名的“宗教改革”的大幕。西欧基督教由此分裂出另一个分支:新教。

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大陆引起轩然大波,之前西欧天主教会实在太腐败,人们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人振臂一呼,云集响应的人排山倒海一样涌了出来。当时正好赶上资本主义力量在欧洲兴起,正在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积攒力量。启蒙运动已经开始,人们精神世界已经不再像中世纪那样匮乏,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开始崛起,社会的力量开始强大,渐渐压过和取代宗教的力量,新教的出现,契合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不仅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在英国也开花结果,不过这事儿稍微有点狗血。当时英国国王就是那个风流成性的亨利八世,因为闹离婚和罗马教皇搞僵了,这时正好赶上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亨利八世一气之下,索性宣布脱离罗马教会,自己当起了英国的宗教一把手,这样一来等于英国也搞起了宗教改革,罗马教皇被炒了鱿鱼。这事儿说起来很精彩,历史意义极为重大,以后开篇单说。

总之宗教改革后,在欧洲大陆和英国,新教以一种快得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欧洲大陆扩张。随后新教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山头,比如瑞士的加尔文宗、德国的路德宗、法国的胡格诺教派、英国圣公会、苏格兰清教徒等等,彼此之间也有分歧,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美国建国时期的清教徒精神,追根溯源,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起源。

但是不管怎么样,新教作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正式从天主教的身体里分了出来,成为了基督教第三支力量,并成为今天基督教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支,因为信仰新教的国家普遍比较强大。

这就是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分裂。

至此,基督教的历史基本讲完了,写了万把字了,也就刚刚说了一个大概,至于各个分支之间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分支内部的分歧又有哪些,扯开来讲究太冗长了,以后慢慢补充吧。


六、敲黑板

最后,敲个小黑板,大家记不住这些故事不要紧,总结几个关键点,知道哪些是坑,以及怎么躲坑:

1. 《圣经》上下两部一定要注意区别。基督徒和犹太教徒,别看他们都信上帝,手上都捧着Holy Bible,这里面的区别可大了去了。《旧约》和《新约》是基督教的经典,只要是基督教徒,不管什么教派都认账。但是犹太教只认《旧约》,因为《旧约》本来就是犹太教的经典,而《新约》是记录耶稣基督言行的册子。看了上面的内容,应该知道犹太教是不可能承认《新约》的,如果你碰上基督徒,你可以放心大胆和他聊你所知道的所有圣经故事,但要是碰上犹太教徒,你可以聊摩西,聊耶和华,聊约伯,但是最好别提耶稣和他的徒子徒孙。

2.教皇只是天主教的一把手。出于很多原因,今天中国人想到基督教就想到教皇,觉得教皇是基督徒共同尊敬的老大。很多人亲戚朋友是基督徒,去到罗马肯定要去梵蒂冈,到了那里就想给这些信基督的带点礼物回去。看完今天的内容你该知道,别瞎买,会闯祸的。掏钱包之前,你最好掏出手机问问他们信的是基督教的哪一派,如果是天主教徒,你可以买,如果是新教徒,那你可以省下这笔银子,如果是东正教徒,你要去莫斯科买才行。当然,最安全的是去耶路撒冷买。

3.不同基督徒的快速识别方法。今天基督教三大分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分布很清晰。大概可以这么分:说英语的国家基本都是新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都是新教国家,其他地区包括德国和北欧的国家(荷兰、挪威、瑞典、芬兰)也大都信仰新教。东欧那一块,包括希腊信的是东正教,这些国家说的基本上是斯拉夫语,如果碰上男人叫斯基、维奇、诺夫,女的都叫玛利亚、索菲亚,你就可以判断他们是东正教徒。欧洲其他地方,南欧一大片,像什么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都是天主教国家,欧洲以外,南美洲、非洲,以前的法国、西班牙殖民地全部都是天主教国家,他们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就沦为殖民地,跟着老大信仰天主教不奇怪。所以今天如果你碰到一个人说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基本可以判断是天主教徒(如果他不是明显的穆斯林的话)。

下面这张图,红色的是东正教,蓝色的是天主教、紫色的是新教、绿色的是伊斯兰教。

4.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是神圣的,近代以前西方的文学、艺术作品超过八成是以基督教为创作题材的,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西方又没时间研读专业研究西方的文史哲作品,从宗教题材的艺术、绘画、雕塑入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西方各大主要城市中都有大型教堂,你从教堂入手,从建筑规模、装饰风格、设施陈列等方面,能够快速了解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并且这些地方差不多都是旅游打卡地,反正大家去的时候,总要做攻略,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玩起来更痛快。

还是要提醒一句,宗教由于太复杂,也十分神圣,一不小心确实容易闯祸,大家还是小心为妙,没有十足把握,能不聊就别聊了,或者找别的话题聊。

又不是没别的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