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提升研判分析能力「如何提高分析总结能力」

时间:2022-12-13 18:29:10 来源:张家鹏日记

大家好,提升研判分析能力「如何提高分析总结能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从业者都觉得专业分析师很难培养,密集采用系列“组合拳”也成效不明显。从我的切身体会看,分析师培养的核心是聚焦“思考力”提高,在项目工作之余要抓好一件事:专业分析文章撰写,我们称之为“书面思考”。现在RET睿意德体系的公司都保持了这个传统。但对于这个方法,还是有很多人没体会到写分析文章、以文章作为核心练习是分析师成长的必需和必然。

在读MBA时,我曾琢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硕博阶段,就开始必须要求写论文?但当时没太深想,现在透过对教育的重新研究思考,找到了进一步的解答。

本科阶段立足于通识教育,硕士阶段立足于专业培养,博士阶段立足于培养具有独立学术技能。所谓的通识教育,是解决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人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不在乎学什么专业,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和本科生的这个区别决定了研究生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培养的是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都是要“先研究明白才可能做正确”,研究生训练的就是“研究明白问题”的能力,学校用论文的形式来训练研究生的这种能力,在全球教育界都是通行的,说明了“论文式训练”是成就研究能力的主流方法。

写论文大概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分析成果-给出结论。论文的核心不是“写作”,而是一个人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整体体现,证明他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一个设定条件下的问题,其本质与做顾问的过程是很相似的。

一位咨询研究人员,在进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概都是:

1、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2、如何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

3、怎样能在汇报时对客户的问题做好回复?

……

以上问题都是研究能力的训练成果,研究训练越多,遇到的卡点就会越少。

作为咨询分析师,写文章其实就是“轻研究”,不是上学时的散文、随笔类。部分同学之所以不理解组织倡导写文章,因为他们是误认为写文章是关于文笔的训练,觉得与工作不相干。在我看来,轻研究是选定一个行业内的现象、话题,用理性的框架、逻辑将其说明白,是个人界定问题、搜集资料和洞见的锤炼与输出。试想下,如果你输出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艺术与购物中心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那么会不会在与想做艺术购物中心的客户进行合作接洽时,给出更系统的洞见?服务了这个客户项目,会不会在输出成果时有更纵深的观点?一定会。如果平时不研究、思考、储备,是不可能在服务客户时贡献更多思想价值的,精彩洞见从来不是临场发挥,是思考成果的积累。

如果说咨询分析师的核心能力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那么它的基本的属性就是“某个行业的研究生”,进阶过程就是要刻意训练研究分析能力,回避这个事实,抗拒“论文”、“文章”,本质就是在拒绝咨询行业。RET睿意德咨询业务的同学,每位也都是“商业地产的研究生”。

咨询公司都基本一致,比如麦肯锡,其创始人哈佛毕业时,被当时的顶级律所拒绝,因为他没有在《哈佛法律评论》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于是他决定去读哈佛商学院,之后在哈佛商学院学生编辑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文章,然后进入了这家律师事务所。在麦肯锡公司创办的早期即启动了阅读计划,不仅撰写必要的读书报告,还要求每位顾问只能阅读那些引人关注的经典式作品,咨询顾问还被警告:那些没有递交读书报告的人将被合伙人拉入黑名单。

由于写作是一种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是一个人针对某个问题所表现出的结构化思维能力,所以不止是咨询行业,医院、科研机构、大学等智力型机构,写文章、论文都是最基本的能力提升与评级方式。

对智力工作者理解越深入,越感觉写文章,做研究是咨询公司培养人的高效方法。而且,咨询公司的官微等对外媒体的内容,也必须应该是由做业务的分析师输出,这亦是对“客户第一”的践行:透过文章让客户了解自身的案例、专业洞察和思考能力,以降低客户的决策成本。如果一家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不能输出洞见,要聘请专门的人撰写内容输出,客户便看不到分析师真正的专业思考力,说明这家公司还没做到对客户的充分透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