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罗平风情街「罗平花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罗平花海花街雅事
李宝华
云南罗平因油菜花而闻名,每年春节前后,罗平坝子便成为油菜花的海洋,上百万亩油菜花成为世界上春天最美的盛景。罗平不仅有油菜花,还有山茶花、杜鹃花、马缨花、报春花、玉兰花、荷花、紫薇花、玫瑰花、桂花、菊花、向日葵、腊梅花、一品红,一年四季有花香。罗平人把花绣在头饰、腰围、裙子甚至鞋上,雕在窗棂门楣、墙头屋瓦、甚至做在粑粑上,戴花帽、穿花衣、乘花车、游花海、吃花饭,满腹鲜花自然满眼鲜花,满眼鲜花也应满腹鲜花,心里有花自然美如花。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是乾隆皇帝对油菜花的赞许。乾隆皇帝把油菜提到如此高度,这完全得益于小油菜生计资民。如果说牡丹代表高贵,菊花代表隐逸,莲花代表君子,水仙代表多情,玫瑰代表爱情,郁金香代表荣誉,百合代表顺利,康乃馨代表母亲我爱您,鸢尾代表好消息,天堂鸟花代表多情公子,向日葵代表爱慕,山茶花代表可爱,石竹代表纯洁,牵牛花代表冷静,茉莉花代表和蔼可亲,萱草代表遗忘的爱,长春花代表快乐回忆,珍珠花代表调停之花,蒲公英代表勇敢无畏,番红花代表青春之乐,风铃草代表坚贞感激,含羞草代表易动的心,夹竹桃代表注意危险,大丽花代表幽雅尊贵,飞燕草代表傲慢轻率,金雀花代表幽雅整洁,紫罗兰花代表永恒的美。那么,油菜花代表哪样呢?油菜花不如牡丹般华丽,不如菊花般多姿,没有莲花般脱俗,更没有水仙般芳香……小小油菜花,单独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四片小花瓣,中间一簇花蕊,极简单的,纤弱嫩绿的枝茎上几个金黄的花朵迎风而立,微微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可就是这平凡的油菜花,聚集起来却产生出如此巨大的视觉变化,形成金色的海洋,芬芳的花香四溢,引来无数的蜜蜂在花间奔忙……那场景使人感到如此的壮观与震撼。广大劳动者不正是金色油菜花的化身吗?油菜花对生存的环境从不苛求,无论是田畴、山坡、房前、屋后,只要有阳光、土地,便能开出金黄,用朴实的容颜装点大地,用花粉酿造蜜糖,用结出的菜籽去榨油,用身躯回赠大地……油菜花把一切都贡献给人类。油菜花朴实不娇贵,没有丝毫的自卑,总是欣欣向荣花团锦簇;无数劳动者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祖国大地到处花团锦簇,绚丽多姿。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伟大的,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自己,尊重每一个个体,无数劳动者都是中国梦的缔造者!油菜花平凡团结,油菜花精行俭德。置身罗平油菜花海中,舒张肺腑,把这花的幽香吸纳,舍不得呼出半点。在油菜花团簇拥中,几个山丘露了出来,山丘上的绿色泛着嫩黄,若小睡初醒的少女般娇柔乏力,透着一种无言的羞赧。山丘镶嵌在动人心魄的金色油菜花中,清丽而脱俗、朴素而优雅,菜花拥山丘、山丘抱菜花,菜花与山丘相亲相恋,菜花绚丽,山丘便是金花托。蓝天白云下,菜花浮金连天,浮光耀金,金浪翻滚、片片块块、高低起伏、蝶舞蜂飞,清香沁人,有迂回曲折、有螺旋泻落,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相辉映。油菜花拥有的是普通植物的标签,单独一株油菜花在田野里,人们不会注入太多的目光;可对着铺天盖地的油菜花,人们无法回避油菜花的存在。罗平县城有装饰一新的布依族街、苗族街、彝族街……
置身布依族街,嗅着糯米香的新鲜气息,让味蕾品尝着布依族五色花米饭带来的享受。五色花米饭,弥漫在情意里的味道。当面对着布依族甑子中的五色花饭时,惊奇一定会写在脸上。当一碗盛着黄、紫、白、红、黑的五色花饭热气腾腾地摆放在面前时,一定会犹豫着该不该下筷。五色花饭是布依族最具特色的饮食符号。布依族五色花饭选用的食材就是本地盛产的优质糯米。在布依族村寨,长流不息的多依河水和灌溉工具水车,河两岸、村寨中、山谷间遍布稻田。民以食为天,在赖以生存的生命基本食物上染上五彩,这是一个农耕民族对粮食的尊敬与发自内心的珍惜。在粮食上染色,绝不是为了悦眼。白色,乃稻米本来颜色,无需染制,一任天然;黑色,取汁于压章螂树,《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此物可活血、生机、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牙痛、痛疽等症;红色,取汁于中药材虎杖(布依语:喇奔)。《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此物可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瘠痛、显热黄疸、经闭、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痛肿疙毒、降血脂。黄色,取汁于中药材蜜蒙花(布依语:糯娅)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制并汤服能治疗黄胆性肝炎;紫色,取汁于紫背天葵草(布依语:胀),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布依族染五色花米饭是为了保健身体,是为了幸福生活。把食品和药物合为一体,这是布依族人在生活中了不起的创造!五彩花饭的黄、紫、白、红、黑五色,正好对应了中国古哲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布依族最朴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写真,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深谙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懂得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则生,违逆则亡之理,不违天、地、日、月、山、川、树、木运行规律,虔虔诚诚地谨记,小心翼翼地遵守,才有如今布依山寨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世外桃源。五彩布依花饭,每一种颜色都象征着一种美好寓意。黑色象征着生命旺盛;红色象征着欢乐无限;黄色象征着真挚情感;紫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这是布依族人最本质的情感,不惟食物如此,在今天布依族人民的服饰上,这些特征也是一览无余。食与衣这两种人的最基本需要上绘上五彩,彰显了布依族人爱美的天性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布依族群众吃花米饭,穿的也是花衣服。布依族喜欢用蓝、黑、青三种自织的布料制衣服,男子以一长条黑布包头,穿对襟“四块瓦”短衣长裤,妇女穿蓝色百褶长裙,系围腰,年轻妇女包头为各色毛巾,显得俊秀美丽,楚楚动人。布依人心灵手巧,制衣的布是自己织就的,那些彩色的、摸上去还有几分粗糙的土布凝着对生活的理解。布依人用竹子做成的各种工艺品,水桶、水车、水枪等各式各样的竹艺撞入眼帘,让人在猝不及防间多了一分惊喜;布依少女的头巾裹得极有水平,棱角分明地顶在头上,走路的姿态便婀娜起来。布依族姑娘的服饰,采用自织的土布,以色调古朴、文静淡雅,加上图案奇特,显得美观大方,布依族蜡染工艺精细,图案花纹富于变化,以叠染、折染、扎染等方法,以线条、点状、疏密、深浅互相映衬,染出的蝴蝶、花枝、兰草,精美淡雅,用于服饰、床单、桌布、帐沿等,美观实用。刺绣是每个布依族姑娘必须学会的手艺,是布依族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布依姑娘往往按图案需要和自己的经验决定针法颜色的搭配,在传承中创新、变化,绣出的图案多姿多彩,刺绣针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绉绣、辫绣、缠绣、挑绣等,有些技艺娴熟的高手,不用图样就随心所欲地飞针走线,绣出各种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湖光山色,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布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对着的向往与追求。布依族姑娘往往把自己认为最精美的绣品,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表达美好祝愿,或作为定情物,表白自己一片芳心。布依族青年男女喜欢在多依河畔对山歌,歌声格外曼长清亮,高亢悠长的唱腔令人仿佛置身乡间田野,犹如天籁之音,展现布依族群众勤劳、勇敢、诙谐、幽默、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布依族节日主要有二月二、祭老人房、三月三、四月二十四、五月节、六月二十四和尝新节。二月二布依人称过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晚上开始,历时两天,吃舂糍粑,男女青年集会对歌。祭老人房是农历二月第一个属虎日举行,此节隆重庄严,祭祀当天,家家门头挂小箩或竹筒,内装一个鸡蛋、夜晚,承头人到各家门头取鸡蛋、青香,与猪、鸡等合村合购的祭品一起献祭“老人房”,参祭者沐浴理发,穿新衣,献祭十分严肃,村里人三天内不上山干活,以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三月三布依语“根三碗”,是布依族最隆重的歌节,从农历三月初三起休息三天,布依姑娘做出美味可口的糯米饭,染成五种颜色的五花饭,成群结队的布依青年男女盛妆云集河边赛竹筏、送蛋包、泼水嬉戏、对歌求偶。儿童则带上红鸡蛋,拿着小水车到河中冲转玩耍,村里杀鸡宰羊祭山神、水神,企盼神灵保佑、粮食丰收。
漫步彝族街,彝族朋友穿花戴银,热情好客。闻声起步手相牵,踏跃回身步应弦;玉笛声声清且雅,芦笙悠悠赛九龙。对歌男女心相诉,爱在彝乡好风光。古老风情真纯美,彝家习俗酒为尊。《罗平州志》载:“……男子挽发以布束之,披毡佩刀,妇人蒙头,青布束于额上,披衣如袈裟,桶裙,手牙圈,跣足,在彝为贵种” 纳苏普称二彝,“男衣两截,衣缠大头,跣足佩刀,妇女头戴箍,手牙圈,桶裙长衣”;干彝,自称戈仆,“多衣褐,妇人披衣亦如袈裟,戴数珠,跣足……”罗平彝族各支系、各地服饰差异大、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彝族服饰上的装点都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罗平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成与发展是彝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一种特质文化。彝族服饰具有地域差异性,阿岗、马街、富乐、老厂、九龙、罗雄、腊山、钟山、长底、旧屋基等不同方言区的彝族在服饰上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罗平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在服饰的质地、款式、民族特性等方面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罗平彝族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彝族少女十五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十五岁有的地方就要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十五岁以后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且镶有花边的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彝族服饰,做工精细,尤其结婚礼服,真可为描龙绣凤,巧夺天工,一套完整的结婚礼服,几乎用尽姑娘的全部心血和本领,其花工之大,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做好,此套衣服除结婚时穿着外,仅节日穿戴。全套服饰分四部分组成,即按土司宫中流传的龙裙、虎裤、凤冠、霞帔制成,龙裙为蓝青底,红、黑、黄、白花纹,绣龙凤图案于上,下系红线结成的须坠;虎裤为青蓝灰底红黑花边宽腰裤,膝以下镶绣各色花边;凤冠为头饰,用布壳制成套箍,绣花纹图案,前沿嵌有若干银器头像,顶部及后面系有红线花,霞帔系于后,上平于肩,下垂于臀,如披风,肩臂处于上衣缝接;脚穿绣花“板尖鞋”,形似龙舟,做工精巧。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变化,现今仅中老年和聚居区的妇女保持传统服饰,年轻男女和杂居区着装与汉族相同。罗平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罗平彝族属境内土著民族,是罗平境内定居较早的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羌人属最早的彝族先民,约在秦汉时期进入云南境内,一世祖希孟遮传至第三十一笃慕(仲牟由)所生六子,即为彝族史上的六祖,其后裔分散在西南各地区,居住在夜郎地区的有一、四、五、六,四个支系。三国时,彝族孟获(彝名兹夺阿武为六祖分支后的武部后裔)部分迁至罗平县,隋朝县名塔弊纳奕甸,系彝语名,属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罗平州志》载,罗平有黑彝、白彝、鲁屋、干彝四个支系,彝族自称窝普、纳苏普、阿武、戈仆。窝普称大黑彝,散居在马街镇大以本、九道沟、吉古和阿岗镇的洒土格等地,有龙、安、沙、万、海、普、查等姓,系土司长子后裔,为彝族中之贵族,改土归流后,演变为地主、富农。据马街洒五子龙氏老人说:“我们祖先姓者,是土官,改土归流后,逃到这里,害怕被屠杀,改姓龙,过去皇帝曾赠有‘世统罗雄’烫金字大木匾。纳苏普称小黑彝,也称二彝,系土司次子后裔,主要分布在罗雄的坡衣、富乐镇的乐峰、九龙街道的启乐、非格、阿岗镇的以宜、旧屋基乡的安木勒、木星、法弯、老寨、马街镇的歹墨、鲁基、长底乡的德沙、把佐等村寨,有王、曹、张、李、毛、梁、杨等姓,属彝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支系。戈仆称甘彝或干彝,是彝族社会中的手工业者,聚居于罗雄街道的中和、补歹村委会。阿武散居罗雄、腊山街道。罗平县境内彝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操彝语,属盘江次方言中的盘壮次土语和戈仆土语,有独立的文字,但能读懂者甚少,现存留有彝文碑和十四万余字的《神通广书》。来源广,历史久,分支多,造就了罗平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广,铸就了罗平彝族文化的差异性。罗平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四种方言,至今使用。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考证、编辑了《彝文字集》,采用国际音标,罗平彝族常用的四个方言进行注音、释义。散存在民间的彝文经典和口传故事非常多,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各地流传有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内容涉及天地开辟、人类起源、迁徙、哲学、艺术、宗教等。举世闻名的《神通广书》,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整理、编辑《玄通大书》,篇幅大内容多,并插图加以说明,录入《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受到国内外读者喜爱。罗平县彝族文化研究会整理编辑《罗平彝文字集》《罗平彝族民歌集》《罗平彝族指路经》《罗平彝族送魂经》《罗平彝族闲白经》《罗平彝族丧葬祭经》《罗平彝族献酒经》等文献。这些文献是研究彝族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祖国文化宝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鲤鱼跳出水,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罗平彝家山寨来。”这是彝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实写照。可以说,罗平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以歌舞抒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罗平彝族音乐舞蹈艺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柔韧灵活的烟盒舞、情绪欢畅的罗作舞、浑厚古朴的彝族打歌、热情奔放的跳月,韵律独特的铜鼓舞、金竹舞、仪式舞等民间歌舞、乐舞独具特色。罗平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式样繁多,很具代表性的是浑厚古朴的具有群众自娱性的集体舞蹈踏歌,彝族同胞每逢婚丧事、建房、节庆都要举行踏歌活动。罗平彝族民歌的唱词内容广泛,彝族人民以歌唱的形式宣讲历史、强调道德、传承风俗、表达爱情及喜怒哀乐,其唱腔则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极度具艺术感染力。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苦歌、劳动歌、酒歌和风俗歌等。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放羊调、拐妹调、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踏歌是最具群众性的一种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罗平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彝族歌舞,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格律独特。这种歌舞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使人整个身心都尽情于手舞足踏的艺术境界,不仅使广大彝族男女老少从中享受到自娱的欢乐,并且极大的启发和锻炼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体质。有一首歌调这样唱到:“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个跟着一走。打歌不是我爱打,孔明立书兴着呢。来打歌呀来打歌!前边去了千千万,后边还有万万千”。彝族舞蹈形式还有四弦舞、罗作舞、烟盒舞、铜鼓舞、跳花鼓、跳芦笙、披毡舞、荞子舞、插舞、对脚舞、铃铛舞、酒礼舞、金竹舞等。罗平彝族的歌舞用葫芦笙或竹笛伴奏,男女成对平行围成圆形,舞蹈节奏舒缓,边舞边对歌,颇有轻歌慢舞的气氛。在舞蹈中,有两名男子和着节拍,手持大刀作双人大刀舞,表演古代战争刀法,来赞颂祖先。罗平彝族歌舞用三弦、笛子伴奏,男女单行插花列队成圆形。舞蹈由慢渐快,节奏突出,动作整齐,突出整体配合,使人感受到团结坚定,不屈不挠的民族气魄。彝家酒谚云:“所木拉以以,诺木支几以”(汉区茶为敬,彝区酒为尊)。罗平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酒在罗平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饮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米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吸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吸管吸米酒。因此,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了罗平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罗平彝族性格刚直豪爽,热情好客,男性喜好饮酒,尚狩猎,老年女性多数会抽烟,爱玩、爱唱、爱跳是彝族的共性,青年人尤其开通、豁达,男女间交往无拘束,随和大方,对爱情的追求大胆、执着。罗平彝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虎、尚黑、敬火、爱武,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十月年、赛装节以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动。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罗平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欢快的集体舞在火把节期间大展风采,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节期五至六天,节日里杀猪、羊或者杀牛,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中华民族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优秀文化的典型。赛装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罗平彝族人民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靠手工挑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罗平彝族姑娘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好几套衣服。在汉族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彝族地区除过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外,还要同汉族一样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节、八月中秋节等节日,而食俗上又有自己的特色。彝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罗平县境内的彝族民间住房与汉族相同,多为土木结构的三间两层楼房。一九四九年前,屋面多为茅草覆盖,式样有“民房”和“一路两幕阁”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屋面陆续改建为瓦屋面。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一九八0年后,逐渐富裕的彝族人家建钢筋混凝土平方顶。
徜徉苗族街,深深沉醉在花街,感受那悠远的气韵,品味那一份安谧和幽深,鼻子在香味中兴奋着,眼睛在灯光中迷失着,夜越深人越多,吃着烧烤喝着啤酒,享受简单满足的生活。苗族朋友非常喜欢花,罗平人熟悉花香生活,喜爱这份花香热闹。清康熙《罗平州志》中唯苗族无记载,约在清代中叶陆续由黔、川等地迁入罗平县境。民国十一年《罗平地志》载,“苗族,相传为粤苗之支流,居南区,善猎,语言近粤声,罗平县境苗族二十户一百一拾五人”。按境内苗族的有关家谱记载和传说,罗平境内苗族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明末清初由川、黔迁入,大部移往文山直至东南亚地区,少数留居罗平县境;二是清代中期由贵州与罗平的眦邻县迁入;三是清末由广西境迁入。按苗族民间口头传说,苗族从“多安顶”(苗语为“天边”的意思)搬到“漏川东”(苗语为贵州山丫口)。苗族仍迁徙频繁,到一个地方,刀耕火种三年两载或一季后便搬迁,俗有“桃树开花,苗族搬家”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平境内苗族陆续定居,生活逐渐稳定。如今,罗平县有苗族人口为四千三百三十人,主要分布在鲁布革乡、大水井乡、旧屋基乡和罗雄镇的部分村寨。罗平县境内苗族有独立的语言和文字,苗族自称为“蒙”,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川滇黔方言,族内社交活动操苗语,与他族交往讲汉语,苗文仅少数人能读写。在封建年代,苗族人民长期过着不定居的生活,生产技术落后,所处地区多为山顶或半山腰,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较差,长期处于到一个地方刀耕火种一季后又搬到另一个地方,农作物以玉米、荞籽、大麦和薯类为主,生活较为贫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苗族人民给予关怀和照顾,扶持他们发展生产,并为部分村寨修通了公路,架设输电线路,苗族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罗平境内苗族人民性格豪爽,对人真诚,极重信誉,生活活泼乐观,男性善狩猎,好饮酒,胆极大,不畏野兽,年轻人能歌善舞,爱说爱笑,恋爱较为自由。罗平境内苗族多居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一九四九年前,因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大部分住的是几根木头搭成的“杈杈房”,依山靠石,屋顶以茅草铺盖,四壁围以竹篱,陈设较为简陋,卫生条件较差。一九五0年后,随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住房逐渐改建为瓦屋面楼房,墙壁改用土坯和石头砌成,人畜分居,一般建盖三至五间,中间为堂屋,两侧作卧室或灶房,生活较为安定。罗平境内苗族有白苗和花苗两个支系,男子服饰差别不大,一般穿青、蓝、黑色对襟短衣下着宽裆长裤,腰束丝带,以青、黑布盘于头上。妇女衣着两支系有别,白苗,身穿百折麻布群,以白布和麻布缠腿至膝,上着短衣无扣,形似袈裟,以左右衣襟交叉搭于胸前,衣襟边沿镶绣各种花纹图案,发扎红线盘于头顶。花苗,上着青色右开襟衣,下着麻布百褶花裙,佩花披肩,麻布缠腿。未婚女子挽发簪,发偏一边,已婚妇女在偏发上插一个木梳,首饰有银项圈、耳环、银牌、手镯、戒指等。苗族服饰上所绣的花纹图案,是一部苗族变迁史的浓缩,图案中的曲线,代表江河,波纹代表梯田梯地,绿色方块代表洞庭湖水,三角形代表山,点状花代表谷穗,图案中央的大花代表京城。这些图案代代相传,苗族妇女均能不打线,不画样,凭丰富的想象绣成。罗平境内苗族,订婚首先由男方托人过话,若女方家长没有反对意见,就请两个媒人(一主一次,必须是男性)和一个陪郎陪着男方去提亲,媒人背着一把伞和一包旱烟,到女方家后,必须先对着供桌唱个调子,意为告诉主人家,我们是来说亲的,若主人家喜欢,便热情招待。晚上媒人应唱“洗脚调”和“铺床调”,主人家才打水给洗脚,铺床给睡。当晚不谈正事,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媒人要唱个调子要洗脸水,洗脸后再唱个调子请女方父母坐下,才开始谈婚事。若许亲,陪郎便陪着男方给家祖、父母和兄嫂叩头,然后再请叔伯商谈,确定时间吃订婚酒,男方准备二十多斤酒,三十多斤肉到女方家,女方家也应请两个媒人陪男方媒人坐谈,在堂屋内摆设桌凳,女方媒人坐上席,男方媒人坐下席。双方边饮酒边唱谈,唱调子感谢亲友,每提到一个,陪郎和男方都要为之叩拜。唱完后,确定彩礼,由女方媒人准备一小捆筷子大小的麻秆或高粱秆,放在桌子上,先确定每根麻秆代表多少钱,然后由男方媒人唱一个调子捡一根麻秆,捡到一定数目即表示应来多少礼钱数过后的麻秆由男方媒人带回,到时按麻秆所代表的礼钱送往女方家。结婚一般先由男方将彩礼送去,然后请先生占卜黄道吉日,通知女方家。娶亲时,新郎不亲自去,由陪郎和媒人去,另请一个背晌午的和四至八个抬柜子的一起去娶亲。去时应选准路线(娶亲回来应走原路),女方家抬着酒到寨子边迎接媒人和娶亲人,娶亲不用车马和轿,都是步行。送亲的和新娘每人撑一把伞,新娘的伞半开,其他的全开,进门时,送亲的必须选一个酒量大的带头,男方家也应选一个酒量大的迎接,先由男方家斟一壶酒回敬男方代表,然后才酙给其他人喝。进门后,新郎的父亲将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头用水泼熄,以驱邪气。再用一只公鸡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丢出门外,以示新娘已是自家人了,送亲人全部跟新娘在洞房里转一圈,然后留两个姑娘与新娘陪宿。晚上,摆开桌子唱调感谢亲友,每感谢一个,新郎随之叩头。三天后回门,以后夫妻同宿。苗族的另一种联姻形式是在“花山节”和其他节日,男女青年对歌择偶,若男方看中某一姑娘,先由情歌打动对方,若有好感,便用小花伞遮护姑娘,若女方不躲避,表示两厢情愿。一切条件谈妥后,再请媒人告知父母。近些年来,兴起“抢婚”的习惯,是双方相恋成熟后的一种象征仪式,也有少数是小伙子一厢情愿看中姑娘,便找准时机强拉硬拖到“姑娘房”内,两三天后,再请人告知女方父母,生米做成熟饭,父母不得不依。罗平境内苗族的传统节日大多数已消失,目前时兴的节日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七月半等,唯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花山节”,届时由主办村在场内载一颗数丈高的花杆,备办酒肉饭菜接待外村来的客人。三年一届,第一年正月初一至初五,第二年正月初一至初七,第三年正月初一至初九,节日期间,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摔跤、斗牛等活动。青年男子肩挎芦笙,腰插苗笛;年轻姑娘口衔“响篾”或“木叶”,奔赴花场,节日气氛隆重。
走在罗平县城,感觉和众多城市一样,高楼、绿地、行人、车辆……零星地散落其间。罗平,春风起而万卉馥郁,夏木长而绿染林荫,秋水长天芳草轻舞,冬雪漫卷腊梅落英,山水相映人鸟同吟,试问天下何处能有?”
【编辑:罗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