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怎样选择书法字帖「字帖怎么选择」

时间:2022-12-18 10:13:12 来源:闻是文化

大家好,怎样选择书法字帖「字帖怎么选择」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字帖

字帖,我作为单独一个章节拿出来说,或许大家觉得没有必要。

字帖谁不会选择啊?

一般我们认为,字帖的标准就是----清楚。但我认为这完全不够,字帖,是一个范本,它可能伴随你一生的艺术生涯,这就跟选媳妇似的那么重要。

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字帖呢?起码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清晰。按照现在的印刷技术,清晰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清晰有时候是假的。有些出版商,为了让字帖更清晰,更具有迷惑性,在制版的时候会将图片深度锐化,玩过ps的人都知道,图片被深度锐化之后,线条会变细。锐化是以牺牲图片痕迹边缘为代价的。如果是这种“被清晰”的字帖,你看到的线条将永远是比真实痕迹“细”的,那么这种清晰就具有了欺骗性。一上路就走偏了,你还指望修成正果吗?!

那么,怎么才是真实的清晰呢?这就需要你找不同的版本去比较、去分析了,从中找出最可靠的“清晰”。不然,失之毫厘,将谬以千里也。

第二,最好选择高端版本。所谓的高端版本,我是指初版、第一版印刷的。印刷次数多了,难免会有误差,包括颜色啥的都会有所区别,与“真迹”(或者拓本)偏差大。我们选择字帖,应该苛刻到“下真迹一等”或者尽可能靠近原作的那种。

第三,最好选择全彩色印刷的,高清全彩色印刷的字帖尽管贵一些,但是你能从中捕捉和发现很多信息。诸如----原作用的什么纸张、墨色深浅如何?洇墨的效果是什么?大概用的什么墨?好的全彩色字帖,都能看出来线条叠加的痕迹,并能分析出来用笔速度、正确的用笔方法来。

第四,有条件的,可以逐渐买点复制品,日本二玄社的、国内也有几家在做。复制品的概念,可不能简单的理解成印刷品。复制品,其实就是按照原大、原色、原样、原材质复制的,它几乎可以理解成真迹的克隆品。复制品的好处就是----你几乎是在面对真迹。线条的张力、墨色、纸张的颜色、气息等等字帖所不能表现的因素,它都有。

第五,所选的字帖最好有标明尺寸,这个尺寸我指的是作品本身的尺寸。只有有了尺寸,你才会判断出来原作到底有多大、字有多大、线条有多粗,然后你会明白原作到底有多大的技术难度。举个例子,很多人一直面对字帖,会以为竹简、木简都有打火机那么宽,可是当你见到真的木简、竹简的时候,你才知道原来比筷子宽不了多少,只有0.8--1.2厘米那么宽,于是你才会惊叹古人居然在那么窄、那么小的竹木简上写下那么精美的线条和字体。那么你知道了《兰亭序》的尺寸、知道了《平复帖》的尺寸,你会明白----人家那技术难度有多高了。。。

第六,最好有原作全图。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字帖都是将原作割裂成为一页一页的,因此我们这一生临摹字帖可能永远看到的都是原作的局部,而无法想象出原作整体效果,包括章法,也就无法领略原作全貌的精彩气息和气势,这样就会让我们的视角永远停留在局部上,而没有全局感。洪厚甜先生曾经跟我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看看当地的名碑或者字帖上有的原碑,因为只有看到原作(迹)我才能感受到原作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的,比如,我们能够想象出《多宝塔》全貌啥样吗?我们能够想象出《圣教序》洋洋洒洒的样子吗?我们见过《十七贴》全部打开的错落有致的样子吗?当你面对十几米的《书谱》慢慢展开的时候,你会觉得老孙厉害之极。而这些,你都是从字帖中无法感觉到的。

第七,注意字帖的纸质。印刷技术越来越好,纸张越来越好,出版商为了追求利益,把字帖做得更加精良精美,可是一些好的纸张会反光,而反光的字帖到了晚上可就要了老命了----在灯下,你根本无法临帖了,所以这种字帖精美有余,其实没用。

第八,要选好的版本。同一种拓本,有宋拓本就不要明拓本。拓本这玩意,就是在碑刻上蒙上宣纸砸出来的,砸的年代越多,破坏得越大,也就越距离本来面目远,那么失真就越大,后果你明白的!

第九,最好有不同的版本。有些碑刻会有很多版本,比如《十七贴》,日本就有好几种,国内也有好几种,,当然这并不是说出版了好几种,而是自古流传了好几种,对于几种版本所谓的专家各执一词,因此我们就要多找几种版本,没事的时候多加比照,看看哪一种刻工更好,通过分析,哪一种本版更具有合理性,更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就更加接近原作,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古人痕迹。因为有些名碑刻,古代翻刻的很多。有关这类专业知识,最好请教金石学家,或者多看看王壮弘先生有一套六册的考据书,相信你会收获很大,或者问问中国书法超市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的止堂夫子,他很懂。一个书法家,如果不太有碑帖的知识,显然你是在瞎临摹,被人家领到大沟里去,你还以为这就是目的地呢。。。

第十,不要太相信那些集字字帖。我们都知道,古人的碑刻墨迹,字都不是一样大的,而集字字帖,出版商为了好看,通过电脑技术会把所有的字尽可能做成一样大,当你不知情的时候,你会以为古人就是这么写的、这么安排章法的,于是你就以讹传讹了,这样的话,你就会得不到章法的大小、参差、错落的原理,那是否会写出来状如算子呢?不好说。

第十一,不要购买电脑反相技术的字帖。有些出版商为了好看,为了忽悠人,他们把一些古人的墨迹本通过电脑技术的反相,偏要把墨迹本反成碑刻效果,这样你就再也无法领略墨迹在纸上的效果了,很多细节也就丢失了加上他们用电脑技术修改图片,可能就会与原作差别很大,也会对你的误导很大。还有就是,有的把碑刻反成墨迹效果。我是这样认为的,碑刻本来就是古人对着墨迹刻石的,与原作会有多多少少的不一样和损失,而我们又依据年代久远的拓片翻刻成的墨迹,以此来当作墨迹临摹学习,这不是自己糊弄自己吗?墨迹就是墨迹,碑刻就是碑刻。

第十二,最好选择原大的字帖。有些字帖,尽管是一页一页的,但是出版商做得很好----把单页的字印刷成了原大,这样就方便我们临摹的时候,直接面对原大,而不是放大或者缩小的字,好处就是不会误导我们的眼睛。有的人或许会说----字帖放大一点、缩小一点,对我们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这个,我不想抬杠,到底有什么好与不好,您自己慢慢体会吧。

第四,从什么书体入手?

不知道谁整出一句“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这么一句千古害人的名言。于是多少年来被教书法的人奉为葵花宝典一样,凡是入门者必须学楷书,楷书的第一课要从唐楷学起,而唐楷的楷模就是欧、颜、柳。

实践证明,真没有几个人狠学了一辈子欧颜柳而成为书法家的。即便这样,大家总是很内疚的自裁----俺没有天赋,对不起颜大爷、柳大爷、欧阳大爷,也对不起老师的教诲和父母的期望。

很多人也反复问我:“齐大爷,我想学书法,从欧开始好还是颜开始好?”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很郁闷。其实对于从什么书体开始学书法的问题,我们只要躺在床上用脚丫子想一下,就能想明白----

第一,王羲之叔叔并没有学过什么鸟唐楷,人家难道不是书圣吗?那些唐楷的所谓高峰,颜啊、柳啊、欧啊,不都是他师孙吗?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眼里,非要学什么唐楷作为入门功课呢?哪个孙子规定的啊???

第二,从书法史的角度用脚丫子想一下,楷书出现的并不是最早的书体,篆书、隶书、章草、草书都比楷书早啊,为啥偏要把楷书作为入门的必经之路呢?那么楷书出现之前(我们姑且以钟繇为界限吧)就没有出现过书法家吗?

从古到今,很多大书法家根本就不太会写楷书。术业有专攻,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书法家都一定要会写楷书,而且楷书和行草书以及篆隶书没有必要的因果联系。当我们用历史和客观的眼光来审视书法史的时候,我们就会释怀----楷书,并不是入门必须的。

那么直接从行草书入手可以吗?我个人觉得不是不可以。但我还是认为,如果你真想成为一个书法家的话,入门起步的时候,还是以正书(楷、篆、隶)为主好。因为,这种正书,体式正规、笔画独立、结构稳妥,比较容易被初学者所掌控。比如一些着名的美院书法专业,是以篆书为入门基础书体的,也有一些院校是以隶书为主的。我们也应该欣喜的看到,很多书法专业的考试,楷书书体也基本放宽到唐以前乃至魏碑这些书体了。

正草隶篆行这五种书体,没有高低难易的区分,楷书也并不是低级的书体,反而写好楷书比写好行草书难度更大。初学的书体,无非就是让初学者通过训练临摹,掌握对用笔的控制能力和造型能力而已。

如果你想开始学书法,我是不建议你从唐楷尤其是颜柳欧入手的。

第五、“作真如草、做草如真”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把这句话理解成速度,认为写楷书要快一些,写草书要慢一些。我以为,楷书,在古代也是一种工作书体。再没有电脑、印刷术的古代,在没有国展的古代,所有字体、所有书写活动都是工作,都是以实用为目的的。楷书,作为一种书写便捷(相对于篆隶)、好认(相对于行书、草书)的文字,它的最大用处就是公文,所有使用这种字体的人大部分是公务员,最次也是事业单位的人,比如写奏章、上书、告示、法律律典、传世的铭记等,楷书在古代既是一种通用的规范美术字,也是重要公文公告体。这种字体,既然是作为使用和实用的字体,怎么可能书写速度很慢呢?写个奏章用楷书的话,如果很慢,天都亮了你还没写完,大家都去上朝了,你咋办?

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楷书写得很慢,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当作艺术创作来写的,太刻意注重点画细节和结构了,也可能使我们平时没有把楷书当作实用书写。古人写楷书就是上班干活啊,写慢了还不扣工资啊?老和尚让你抄经,一个小楷心经你抄了一个礼拜,还不让你下岗?

所以,我觉得“作真如草”不是说的速度,如果是速度的问题,古人有必要说嘛?这不是废话嘛!

为什么写草书要慢呢?草书的创立,就是为了书写更加便捷、书写变快、方便书写而产生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了解一下书法史,就会知道书法史其实就是一个中国汉字演变的历史,而推动文字体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实用性的要求,即速度!所以,篆书变隶书,隶书连写变章草,章草减省波折变草书。好不容易把汉字写快了,为啥还要“如真(楷)”呢?古人不是闲的就是神经病。由此推理,“作草如真”说的也不是速度的问题。

那么,“作真如草、做草如真”到底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咱下回书接着说。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说“作草如真”就好理解了----

明清草书多缠绕,这个特点大家都知道。于是,很多学明清行草书的人,尤其是那些学王铎、傅山、倪元璐的人,都看到了他们的缠绕、笔势盘旋,因此写起行草书来一个劲的绕,连自己都绕的头昏脑胀,最后写不下去了,甚至结构越写越紧、扭曲变形,为啥呢?病在哪里?这个,后面我单列章节说明。

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其实就是隶书的连笔字。大家想一下,硬生生的把隶书笔画连起来写的时候,无非就是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某些单个的隶书笔画简化成更容易书写的动作,而简化动作就是减省了功耗,利于提高效率。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可以练起来的笔画连起来成为一个笔画(“构件”或者叫做“部件”)。这也减省了功耗,利于提高效率。

于是,章草就形成了篆隶书以来最新颖的一种汉字结构----由“部件”(或者“构件”)组成的体式。它跟篆书、隶书的区别就是,章草不太是单个笔画构成(组成)的结构。可它又有属于自己特定的“部件”来组成,这就是属于章草自己的一种“规范”----它不是隶书随意的“连笔”,它必须由特定的“部件”组装----这又和楷书(或者正书---也叫真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章草,因为由上述两个方法演变而成,自然它有的笔画还没有完全进化成功----有的笔画拖着隶书的尾巴,有的笔画笔势还不适合和其他“部件”连接(衔接)。于是,在人们提高效率的渴求下,继续被深加工,于是就形成了今草----笔势连贯。也正是这一个改革,笔势连贯,让今草的功耗大大减小,书写效率大大提高。

我们都知道,一个自行车是由两个轮子、手把、车架、脚蹬等简单部件组成的。如果给你这些部件,你很容易组装成一辆自行车。可如果我给你几百个自行车零件,你恐怕一天也组装不成一辆自行车。这就是章草和今草较之篆隶书最大的进步----组装部件比组装零件效率大大的提高!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糊涂了?别啊,听我继续往下忽悠----这些可都是书法界没有的观念,除了在我这里听,没有第二家会讲这些玩意。。。

前面我们提到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部件、规范。

那么,现在我们来反观“作草如真”这四个字就好理解了----写草书,首先要规范!草书不是潦草的瞎写,也不是你想怎么连就怎么连,没有规范,就没有草书!那么,规范有了,组装部件你就不会错了,你不会把脚蹬子组装到车把上。所以《草诀百韵歌》里面有这么两句话“毫厘终须辩,体势更需完”,说的就是规范。

既然,以规范为原则,草书就要按照规范组装部件,这就跟楷书相似了----规范的组装。楷书,你随便多一笔、少一笔可以吗?不可以!(特殊写法除外)基于上述分析,窃以为,作草如真就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就是规范组装。

第二层意思,就是写草书必须象写楷书那样懂得草书的结构组成。这个我展开说一下:很多人写草书喜欢连带、缠绕,这没有错误,但是,必须以“部件”为核心,不能随意组装部件,将彼零件换成此零件;也不能随意组合“部件”;再者,不能弱化部件,而把笔画之间的连带(牵丝)当成部件。常见一些写那种所谓“连绵草书”的人,经常把“主笔”(部件或者部件中的一部分)给弱化(虚化),而把没用的牵丝强化,导致草书结构和部件不完整,这就是典型的不懂草书结构造成的,或者说这叫做“不懂草书字理”,不懂草书体式。

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作草如真”,其实就是说,写草书要遵循草书的规范,要懂得草书的体式构造,要像楷书那样严格。

“作楷如草”我认为,这还不是说的速度,为什么呢?之所以我们觉得这四个字很费解,主要是因为我们平时看的楷书基本都是唐楷,而唐楷又基本都是碑刻。所以,我们总是觉得楷书就是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各自独立、毫无联系。加上我们的楷书教育,又很错误的从单个笔画练习,于是,楷书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就是“搭积木”。

我们要认识楷书,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楷书----

第一,楷书是古代的一种实用书写字体,既然是实用手写,就会自然的形成手势的衔接与连贯,而不是让“手势”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停止,然后继续做下一个动作,注意我说的“手势连贯”!

第二,我们见到的唐楷碑刻,都是古人手写之后,刻到石头上的,这个不是很可靠。看看颜真卿的碑刻《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再看看他的墨迹《自书告身》就知道了,碑刻和墨迹的差别在哪里了。

我们如果以唐朝为界限,看看唐朝之前的楷书墨迹,看看唐朝之后的楷书墨迹,你也就会有了一个焕然一新的认识----原来,楷书就唐朝那么写(刻),原来你会发现----原来楷书也可以写的精彩动人,原来楷书也是人间烟火啊!

如此,我认为“作真(楷)如草”也好,“作隶如草”也好,“作篆如草”也好,说的是----应该笔势连贯。只有笔势连贯,正书写出来才会血脉贯通、气势连贯、才是鲜活的艺术,否则就是死板的刻字(不是中国书协的那个刻字啊,千万别误会!我怕!)

古人喜欢夸张,比如“点如崩雷坠石”等,因为古人没有电视、酒吧、k厅实在郁闷,没事就夸张着玩。所以尽管古人也把“作真如草、做草如真”做了夸张,但我们却不要误读、误解了古人的意思,那样你被古人领到大沟里面去,你找谁说理去啊?!

第六、描红必须要做吗?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民间的书法教育居然很推崇“描红”,一般是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选择透明的纸张,蒙在字帖上,用毛笔在上面描写。

第二种方法是在印好的红色空心字内,用毛笔写进去,填满空心笔画。

很多初学者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书法。但我觉得,这个方法很不好----首先,我们知道,写毛笔字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明白“用笔”,只有用笔的动作对了,才有可能写出跟范本差不多甚至一样的笔画来。如果不明白用笔动作,是写不出来跟范本相似的笔画的。其次是,描红类似初学走路的孩子,开始需要大人扶着,后来就不能扶着了,否则你比别的孩子独立行走的要晚。

描红,开始的时候,对于初学者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但绝不是主要的办法。为什么呢?因为,描红会有依赖性,你长此以往在空心字里面写,会极大伤害你的观察能力和独立书写能力。我们都知道,高手临帖,一般都会通过自己长期的观察,记住了笔画和结构的细节,然后在临写的时候,胸有成竹,如此才会让你的临摹具有独立书写性和连续书写性。

我记得启功先生曾经说过冯承素的《兰亭序》是这样弄的:先反复临写《兰亭序》,烂熟于胸之后,再双钩填墨。这样,摹本不仅形似,而且书写感很逼真。透过这个故事或者说法,我们是否也可以把承素同志的那种做法看作是一个临摹学习的过程呢?

那么依据上面启功先生的这个说法,我觉得描红在书法学习中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重要的环节恰恰应该是在后面。窃以为:这个方法适合高手或者临摹能力很强的人在很熟练之后使用描红。

为什么

第一,我们在长期的临摹之后,都会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在这个临摹过程中也可以叫做“习气”或者“毛病”),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你通过描红来印证你的习惯性手法是否在某些地方,与原作有着不通,然后找出来加以改正。

第二,我们的眼睛有时候会忽略掉一些东西,比如细节。我曾经跟别人说过“不要相信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因为熟视无睹,很容易让我们忽略掉一些细节。这么说吧,当你用双眼面对一个字的时候,别以为你看到的是整个字,眼睛总会有一个“视觉点”,你的视觉点不可能看到的是整个字,一定会是这个字的某个笔画,以及某个笔画的某一个点。这就是我们的眼睛,看贴的同志现在就试验一下----盯住一个字,看看是否你看到一个整字还是一个笔画?然后回帖告诉我。

第三,临帖的时候一般字帖都是平方在桌子上,这样就与我们的眼睛形成了45度的夹角,现在想一下,眼睛与字帖之间是否会有视觉透视所造成的偏差?况且,有时候字帖并没有正对着我们的脑袋(那么这个时候眼睛就是斜视,大家没想到我还研究了眼科吧?),如此,我们观察到的范本会有所偏差,这些都会让你的临摹出现小的失误。

第四,很多人临帖,会很注意一个字的外边缘,而忽略字的内部边缘(内白)。比如,魏碑讲究转折的“内圆外方”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大家注意一下王羲之的“勾”内部的那个角度,基本都是近似于直角,而不是很小的“锐角”(为什么?这里不展开,以后再说),而临帖的时候,你注意过吗?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描红来发现了。

第五,临帖一般要注意“线角度、线长度、线位置”这三个基本要素。而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做到这么首尾兼顾的,所以,描红会让你大吃一惊----咦,原来我临摹的还是有疏忽的地方。

第六,当代人写字有一个共同点----线条细。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不信,你就把你临摹的作品拍成照片,跟原作比一下,或者你对照字帖比一下,或者把你的创作作品仔细分析一下,是否你的线条缩小很多的时候就跟钢笔书法差不多?当代人写字线条都细,为什么呢?(这里我也不展开了,都告诉你们,我以后忽悠谁去啊!)所以,最好的印证办法就是描红来发现。

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临摹的《书谱》很像了,可有一天当我往《书谱描红字帖》里面写的时候,我差点崩溃了----因为我根本无法一次性做到填满那个空心字!这说明,我无论结构、线条粗细、线条位置、粗细变化等都差很多很多。。。。这个时候我还敢说自己临摹的很像吗?

描红,对于高手提高自己、发现古人妙处实在太重要了。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以为意义不大。作为初学者,重要的是先控制住毛笔、然后能够临摹的有点像,逐渐修改、完善就可以了。初学,没有必要拄着拐棍做这么精细的活儿,毕竟初学就是学徒工,八级钳工的活儿干不了。。。

第七、怎么理解透过刀锋看笔锋?

启功先生论书百首里面有一句诗很经典,“透过刀锋看笔锋”,其实这是说《始平公》造像碑刻的,上一句是“学书别有观碑法”。对于这一句话,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可是恰恰很多耳熟能详的话或者问题,我们又往往忽略它的精义。这就如同有人问你“你老婆早上出门穿的什么上衣”一样,一下就说不上来,没准儿隔壁小妹穿的衣服袖子上有块鼻屎你都看见了。

我们先从上一句“学书别有观碑法”开始说。

不知道哪位爷显得没事,非要把毛笔写的中国字儿分成“贴学”和“碑学”,可是这两个概念尽管被大家认可了几百年(好像也就一两百年吧,再早的古人没有这么无聊----我觉得哈),但还是模棱两可。为啥这么说呢?《张猛龙》、《张黑女》是碑刻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随着今年出土的墓志越来越多,很多新出土的墓志都是直接书丹还没有刻的(就是出土的石碑,上面的字还是毛笔写的,没有刻呢),于是我想,这玩意该叫做“贴”还是“碑”呢?再者,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魏碑”或者“碑刻”已经不是原来书写者毛笔书写的那个样子了(尽管有些碑,刻得很严肃、很负责任、很逼真、很不走样),我们面对碑刻去玩命的临摹工匠们手工完成的痕迹,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呢?这个咱以后慢慢展开,不在这个章节里面。

再者,《圣教序》算“贴”还是“碑”?你要说算贴不算碑,那么人家《张黑女》也不是工匠直接用刀子锤子直接在石头上干的啊(人家也是先用毛笔写的)!还有,《勤礼碑》算碑还是贴?《十七贴》算啥?

所以啊,我觉得我们学书法,最好客观一些、唯物一些,先不要被理论家弄的那些没有意义的圈子框住,还没动手写书法呢,先把自己归进一个圈子---俺是碑派的,你是贴派。自古以来文无第一就是这个意思,这要是练武术的,俩人拿菜刀比划一下就得了,可文艺这玩意就是玩嘴皮子,实在没意义。

学书法,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毛笔字写好,用比较客观的方法去做就是了。别的都是浮云!

那么,很多人面对碑刻(我个人习惯把古代的书法资料分成“墨迹本”和“刻本”。刻本分成“石刻”和“木刻”,因为宋代很多刻本是枣木材质。枣木有什么好处?怎么分辨木刻本还是石刻本,这个以后慢慢讲),大家在临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点迷茫----从刻本的拓片中,揣摩、分析当初古人怎么用毛笔写的,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是启功先生为什么说“学书别有观碑法”了。

一般情况下,学刻本的人有两个流派(或者技术手段)。

第一个是:用毛笔直接模仿碑刻(尤其是石刻)那种经过时间和风雨剥蚀的线条形状和质感,这是天然形成的“意象”(当时人家写的肯定不是这个样子)。这或许应该叫做“写生派”,就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照着模仿。

第二个是:通过运用各种资料分析、推理、考证出碑刻最原始、本真的用笔技术和线条形状,力求还原到古人当初真实的形象,这个类似“写实派”。

至于哪一派好,这个不好说。就是西毒的蛤蟆功也是四分天下占其一,所向披靡的。这就跟几十年前的一个流行语所说的“条条大路通北京”。

本章节,我重点要说的就是启功先生的“透过刀锋看笔锋”这个话题,当然,我所讲的都是我个人的看法,与启功先生无关,先声明一下,免得讲错了有给老爷子栽赃之嫌。

面对刻本,我们应该怎么来还原它呢?

其实书法这玩意真的就那么点事儿,没啥神秘的。如果你以后遇到谁跟你把书法说的很神秘,那绝对是忽悠你呢!

现在我们拿《圣教序》为例(管它是贴还是碑呢,反正是刻本),大家都知道,圣教序是唐朝怀仁同志花了十多年,收集王羲之手札等墨迹中的字凑起来的,这其中几乎囊括了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兰亭序》以及王羲之手札的字,即便王羲之没有写过的字,怀仁也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是用偏旁部首组合成字;

二是用某字代替某字(比如圣教序后面心经部分,“色”就用“包”代替)。

既然《圣教序》中都是王羲之的字,为啥有的字我们找不到出处呢?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