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百科:杜军书画
大家好,词学来源于「儒家渊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是华夏独有的八样文人基本功。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合称四大文明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但是,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国先后出现过历史长期中断的局面,只有中国,被称为“香火不断的金身”。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学艺术。我国的诗歌上起《诗经》、《楚辞》,中经汉代乐府,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唐代的近体诗,下至宋词元曲,递相继承,各具特色。诗人之众多,水平之高超,堪称举世无双。
词是经过音乐陶醉的文学语言,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但比诗的格律还要严格。一般把词都叫做"倚声填词"。词的特点是: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有特定的格律;结构上分单调、双调、三迭、四迭;声韵上有特定的压韵与平仄。词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词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因为,词的主要特征是: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这种句子在《诗经》中已大量存在,所以说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
有的认为,词渊源于汉代的乐府。理由是长短句,可以合乐歌唱。还有的认为,词起源于齐梁时代。齐梁时代所流传的曲子,在行律与音乐配合方面与后来的词,有更多相似之处。萧衍的《江南弄》,实际上就是词的雏形。词的发生和发展,是和隋、唐以来所有燕乐杂曲分不开的。在旧唐书卷三十音乐志上说起过:“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汉、魏以来,就有了许多外来音乐,不断地从各方面输入;到了隋代,由于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而重归统一,这外来音乐和民间歌曲结合起来,在中国乐坛上放射出异样的光辉,从而打开唐、宋两代"倚声填词"的风气。这种综合古今中外而富有创造性的新兴歌曲,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大受到人们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再有观点认为,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是伴随着燕乐而兴起的。燕乐,又称宴乐,是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饮宴时,提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来源于汉族传统音乐的不断积累和汉魏以来传入的外来音乐,实质上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以及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催化下必然产物。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燕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笙、笛、琵琶、箜篌、筚篥、羯鼓、方响等。安史之乱以后,宫廷音乐衰退,宫廷乐工多散落民间。宋统一后,虽设教坊,沿用唐代旧曲,但宫廷内外演奏的大曲只是唐时盛况的一部分,且规模大为缩减。宋代的大曲开始向歌舞剧演变,许多乐段逐渐变为曲牌,分散于词曲、戏曲、说唱和器乐中,大曲作为独立的音乐体裁则日渐消亡。南宋以后,音乐发展的主流转到市民艺术(戏曲、说唱、城市歌曲等)中,宫廷的燕乐和雅乐都失去了原有的发展势头。
当时的诗人们,都以自己的诗篇能够被乐家们采用,配上流行的曲调,给姑娘们演唱,引为莫大的荣宠。最初诗人们是不肯牺牲个人运用惯了的五、七言诗体,来迁就“曲牌”;只是任凭乐家词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音乐对词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作用。唐代的歌曲及早期的词,大多数是五言和七言,这些歌曲在当时大都杂以散声(和声),后来用文字填在这些和声里,词便迅速发展起来。此外,词的长短句也是词句发展的趋势。长短句冲破了七言的限制,事故再要发展就只有另辟蹊径,词就顺应了这种形式。唐末五代之乱,整个社会经济日趋萎缩,因而影响及於这新兴词体的幼苗,不能够很迅速地茁壮成长.只有西周、南唐,获得一个比较安静的局面。这种词种子,也就在这两个地方生起根来,以至开花结子,再散到各地去。
到了宋朝,北宋的汴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是那时的政治中心,加上商业中心的杨州,都给这种新兴的歌曲以发展滋长的有利条件。词到北宋后期,早就发展到了高峰,而渐渐脱离音乐,作为文人们用以抒情的新兴诗体了。词是由诗歌发展而来的,因此也叫“诗余”。词盛行于宋。宋代出现过很多优秀词人,著名的有苏轼、辛弃疾、秦观、李清照、柳永、周邦彦等。苏轼填词,既讲格律,又不做格律的奴隶,冲破了格律的束缚。苏轼常常以诗为词,诗能表现出来的内容,词也能表现出来,拓展了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霏纤弱、哀婉气息。在风格上首开豪放派之先例,对词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辛弃疾词,以抒发壮志和寄托悲哀为主,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理想、有谋略、有胆识、且有权变的英雄豪杰人物。在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收复中原。因而,他的词尤其是爱国词,豪迈奋扬,悲壮淋漓,沸腾着满腔热血,闪烁着爱国主义光彩。可惜他在南渡以后,不但遭到排斥,致使收复中原的意志不能实现。辛词虽以英雄失志的悲慨为主,但在风格于内容上却又表现出多种样式,开拓了词的领域,加强了词的思想内容。夏承焘先生将辛词概括为:肝肠如火,色笼如花。豪放是其人的本色,婉约是其词的本色。代表作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秦观词,讲究含蓄蕴藉,饶有情致。力求清丽淡雅,俊逸精妙,以婉约闻名,但缺乏深刻社会内容。他的词无论内容还是题材,都没有越出“花间”、“尊前”的樊篱,很少有独创性,有时还显得气格不高。代表作有《浣溪沙》《踏莎行.郴州旅舍》。李清照词,在语言上明白如话,常以口语、方言入词。南渡前风格婉约,多写闺情相思,题材狭窄;南渡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思想内容有所变化,既写闺思,也写悲愤。代表作有《念奴娇.萧条庭院》《声声慢》。柳永词,多写当时上层社会寻欢作乐的繁华糜烂生活,或抒发离情别绪与个人身世之感,思想性不强,但艺术成就较高,在词的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席位。他的词语言俚俗,易唱易记,但又不等同于民间的俗词。他的词,俗不伤雅,雅不避俗,雅俗共赏,自成一体。特别是叙写都市风貌,市民生活,或送别羁旅的离恨愁思,采用层层铺成的赋体手法,描叙得淋漓尽致。代表作有《望海潮》《雨霖铃》。周邦彦词,多写男女之情,远离现实,内容贫乏。但他精通音律,又知音识曲。他的词讲究形式、格律,强调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他所制的词调,音韵情雅。词律严细,对宋词及元明清词的发展都起过重要影响。代表作有《瑞龙吟》《兰陵王》。
词一经和音乐脱离关系,就不复而歌了。南北曲次第兴起,跟着产生另外一种新的曲词;但它的格局,依然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道路向前发展。这“倚声填词”的办法,一直应用了一千多年,所有戏曲里面的唱词,也都不能例外。词以宋代成就最高。宋代除上列优秀词人外,范仲淹的《渔家傲》、岳飞的《满江红》,都是脍灸人口、千秋传诵的名篇。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小令、中调、长调。划分的标准,一般以字数的多少分类。58字以内叫“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的称“长调”。
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诗词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弘扬祖国文化,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