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在方寸之间雕刻世间万物「著名的微雕作品有哪些」

时间:2022-12-18 18:21:38 来源:文化帮

大家好,在方寸之间雕刻世间万物「著名的微雕作品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还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核舟记》吗?就是那个核舟让我们记住了微雕,记住了这项独特的艺术。

▍发 展 历 史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是在篆刻边款艺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成的。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据记载,明代的王叔远,能在一寸大小的木头上,雕刻宫室、人物,他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在很多微雕作品画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诗词或文章,此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微刻文字书法效果重要性。

那种虽刻得细微的某些作品无非蚁足一堆,在放大镜下观察,波磔点划,不成样子,字型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实不足取。微雕“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愈高。微雕“意在精”,非常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

▍形 式 分 类

微雕有“雕”和“刻”两种形式:“雕”指圆雕、浮雕等阳雕,“刻” 指阴雕。一个偏重空间艺术,一个讲究平面艺术,历史上把这两种艺术形式统称为中国的微雕艺术。

微雕因精细,对材质要求很高,核、骨、象牙、竹等都是微雕的很好材料。 "微刻"是以刀代笔,绘画写字,不但有刻还有设色,讲究绘画艺术。"圆雕"、"浮雕"、"透雕"讲究雕塑艺术,不同的只是微小而已。

微雕还有软派硬派之分,软派是在象牙发丝等软材料雕刻,硬派是在玛瑙、玉石、瓷器等6度以上的硬质材料雕刻,相对来说,硬材雕刻难度更高。

▍制 作 工 艺

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破坏了一个精细画面或10多个汉字。

其次,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

第三,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雕"、""意刻"。

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

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微雕的刀即是笔,功力不足,因微失控,刀不达意。

在微雕作品上配微刻题款一定要讲究书法效果,那些见大显丑,字之歪斜,行之不齐,画之失准,配之失调,都是创作者应避免的。应把握刀具与石材所产生的线条变化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收 藏 要 点

目前,国内收藏微雕艺术品多以名家作品为主,这些作品除观赏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作为普通收藏者,无论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微雕艺术品,还是纯观赏性的微雕作品,只要艺术品位高、刻功好的均可收藏。但是,在收藏微雕艺术品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善辨真伪,看其选用的材质是否真实可靠。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微雕作品有刻制在象牙、珍珠、发丝上的,但也有以骨片或塑料片冒充象牙、以鬃毛冒充发丝、以塑料珠冒充珍珠的。不同的材质价格不同、雕刻难度不同,成品的收藏价值自然也就不同。在市场上还出现过利用现代微缩技术在照相片基上印刷书画作品的,这类作品当然就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其次,要辨别作品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作品。

是工艺型还是金石型,只有体现各种刀法的金石型微雕才有比较高的价值。在分辨材质真伪、工艺类型的前提下,再从作品的章法、色彩、技法上判断品位的高低,从而确定其艺术价值。

最后是比较作品的大小。

一件成功的微雕艺术品,就如许多微雕大师所说:“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在内容相仿的情况下,微雕成品永远都会比雕刻者自身书画水平低,所以越是精细、微小的作品,要达到作者本身书画水平,在雕刻时难度就越高,成功率越低,也就越具有收藏价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