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杨家将谁说的好听「郭德纲和苗阜谁厉害」

时间:2022-12-25 09:33:11 来源:坐古谈今

大家好,杨家将谁说的好听「郭德纲和苗阜谁厉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文(见文末链接)讲述了站在杨令公庙前的我,慨叹大宋江山下武将的悲哀,其价值已经失去了保家卫国的作用。走入庙内,看着佘太君、穆桂英、七郎八虎们的雕像,更有一种感慨。那就是杨家将是一个千年奇观,人活着就开始被塑造,千年来“杨家将”已经失去历史而走入“草根与文人共同谱写的‘人间’艺术”。

历史与艺术创造背后,千年历史多种艺术

作为一名七零后尾巴,当我七八岁时,正赶上电视评书《杨家将》火遍中国的时候。田连元先生诙谐、动情的艺术表演,让坐在电视机前、趴在收音机旁的我们,不断地慨叹杨业的悲剧、杨六郎的忠憨、杨兴拍蒜瓣时的可笑、佘太君的沉稳、穆桂英的飒爽、柴郡主的温柔与背景深厚。更对潘仁美、潘贵妃、宋太宗、宋真宗等人有了一种气愤乃至愤恨。

我们对杨门良将们所受的遭遇深表着同情,更对杨门所带来的的精神感召而深深吸引。当任堂惠为了兄弟之情、国家之义冒名顶替赴死的时候,像我这样的人就有了一种说什么也要去做杨六郎、杨令公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壮志。

现在人到中年、身体也不好了、思想也成熟了,但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冲”的冲动,似乎在我的记忆深处还有一种“杨家将”“薛家将”、张飞张巡岳飞、左宗棠等忠臣良将们,儿时留下的性格残存,甚至有时自己都会被自己的“冲动”感动得落泪。

平心而论,杨家将的历史功绩相比狄青、曹彬甚至潘美都要低,但是他们在民间却有很高的知名度。即使在宋朝,杨家将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人公。例如欧阳修就说,“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由此可见,在杨继业、杨延昭生前或死后,杨家的故事、事迹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欧阳修的记录已经说明,杨家将已经进入民间传说领域,甚至已经从民间传说到了民间艺术——说话(说唱艺术今称曲艺,说话就是一种表现曲种)的阶段。

但凡能进入曲艺并获得流传的历史人物,往往都会被后人记住。相反,再牛的历史人物你进不去,就会被人遗忘。

因为曲艺的本质就在于它符合老百姓最朴素的爱憎。

民间艺术的真诚和粗鄙,文人艺术的矫揉造作与祸害

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

评书业界有一个说法,即常听评书的人不会教人坏,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坏人不论多么值得同情,他的结局也不会是好的结局,从而让人记住:要做好人。相反,文人作品就不这样了,文人的作品追求一种复杂的“炫耀”——坏人被他写得让世人同情,从而痛恨好人才是一种“最高能耐”(当然,我这只是对某些人的嘲讽而已)。

正如人们常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您看,一些文艺作品的作者最喜欢把好人写得可恨,坏人写得多么伟大或值得同情,让人看完作品后就会失去“爱憎”,失去爱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没有爱憎,只为自己而活着。其实某种意义上,民间文学艺术比纯文人的作品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但民间艺术也不是完全都是好的,例如1949年以前的评书呀、大鼓呀、相声呀等语言艺术,各种三俗、封建迷信的东西很多。什么杨排风射箭、杨七郎的鬼魂阴风一阵就把射歪了的箭吹正了等等。

杨家将的故事,其主体人物、最被人熟知的人物,反而已经从之前的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人,逐渐让位于佘太君、穆桂英等人。杨延昭、杨宗保和《薛家将》薛仁贵、薛丁山很相似。

女人再有能耐,也是男上女下,当然太有能耐了像樊梨花、穆桂英也可以居主,但无论你怎么强势,最终都要男强女弱,例如薛丁山和樊梨花这种关系要比杨宗保和穆桂英要明显得多。樊梨花再有能耐也是“侯爷”、薛丁山也得压着她一头。在这点上,《杨家将》没有《薛家将》表现得更彻底。

这背后更多的是“儒家思维”民间化的表现。为国尽忠是作为臣子的必须,男人死了女人上,男人没死女人就得在下面。

所以,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民间风俗也同样有问题。既然民间艺术、文人艺术都有问题,就需要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阵风式的意图全盘解决问题,这绝无可能!

最后的结果是:不抓就乱,一抓就死,最终大家都盯着电视台或舞台看广告了。

图注:头条百科资料中的杨家将

李鸿章何以获高评价?以2003年某电视剧为例,谈艺术的善恶观

谈影视剧分解历史的4种方法,司马光与赵徵柔柏拉图之恋

为艺术就不要历史真实?谈李鸿章影视形象转变的背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