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于希宁玉兰图
大家好,泉州特色古建筑画「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泉州翘脊飞檐的红砖古大厝,不仅扮亮了闽南一方天空,而且亮丽了世界各地到泉州游客的双眼。
泉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外来的中原文化与本土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借鉴的产物,是晋衣冠南渡与南宋皇室南外宗正司入迁泉州,把皇家官殿建筑技艺带入民问,融入泉州,与本地地理、气候、人文、习俗相结合,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近现代以来,它还是海丝文化、南洋文化、西洋文化、侨文化中建筑风格在泉州与本土建筑风格的一种完美融合。
泉州传统民居,有“几间张几落大厝”的“皇宫起”大厝,以及闽南传统街市中的那种“手巾寮”。俗称“皇宫起”的这种宫殿式大厝,作为泉州传统民居最为典型的建筑,其布局,体现闽南建筑文化的“风水”玄理,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理念,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的院落组合。有三开间、五开间,有单护厝、双护厝、四护厝,横向扩展布局;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它以庭院为组织院落单元,以走廊、过水贯穿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基础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起翘的“燕尾脊”。民居建筑装饰与地方传统文化、手工艺结合,讲究雕刻装饰。泉州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以石雕和木雕见长,披瓦覆壁筒屋面,飞燕戬尾屋脊,“出砖入石”墙体,堆砌的水车堵,色彩斑斓的镜面墙,白色花岗石衬托的红色烟炙砖等,规制严谨,风格独特,兼职构建配以饰件,石雕、木雕、砖雕广泛应用于脊吻、斗拱、雀替、门窗、屏风、栋梁等构件,体现了泉州传统民居追求吉祥、和谐、堂皇富丽的区域建筑特征。
闽南传统建筑是泉州传统民居,是中国南方建筑的一个分支,因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它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秀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鲜明的地方特色名世,完整地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是闽南建筑传统方式的集大成者及主要典范。成为闽南古建行业的主流,传播于泉厦漳、港澳台、东南亚等闽南文化圈。
泉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继承中国古典建筑精髓的同时,又汲取了闽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养分,从而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雕刻题材和用材选择上,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从审美角度看,红砖墙反映了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闽南特有的建筑风尚,其“出砖入石”墙体和墙面装饰,及色彩纹样,有其独特性。其所蕴含着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对保持与传承中华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千百年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以木匠牵头,泥匠、瓦工、石雕工、木刻木篆各组成工匠群体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的建筑程式。
蚝壳厝营造技艺
古城蚝壳厝主要集中在现丰泽东海蟳埔村一带。据传,这些蚝壳厝始建于宋末元初。有专家考证,这种蚝壳主要产于非洲东海岸,这是泉州古代海丝的见证!当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泉州,蟳埔是主要港口,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后渚港出航,沿闽粤沿海航行到南洋,经印度洋、非洲东岸或北岸等地卸货。返航时,因舱内不载货或货物减少,形成空船半空船,因此重心不稳,难抵风浪,不利于航行安全,故船员们将当地散落海边的大蚝壳,装上船压舱,载回家后就卸放在海边。
元末明初,泉州沿海经常受到倭寇骚扰,先民因无力重新建房子,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堆放的那些蚝壳捡来,镶嵌在墙的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蚝壳厝。蚝壳厝的建筑形式,大多为单座仿皇宫式一进、二进、三进或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小的只有单独一栋。蚝壳的装饰部位有三种:一是地基以上,四周砌红石砖框,整堵墙均嵌以白色蚝壳,这种如片片鱼鳞般的蚝壳,构筑得错落有致,简朴大方,属明清时期的建筑。二是“出砖入石”,在地基上,砌成“《《《”型条石或乱石至窗底下,墙角用方石砌柱,然后配以红砖方框,再饰以蚝壳至“鸟踏”下,这种形式,除具有实用性外,还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三是“鸟踏”以上,屋檐以下的三角区,嵌饰蚝壳,有的还用红砖砌圆窗,再以蚝壳装饰至“鸟踏”下,红白相间,鲜艳夺目,其有浓厚的民俗气息。
蟳埔蚝壳厝,见证了泉州海丝的辉煌,蚝壳厝因冬暖夏凉,不积雨水,隔音效果好的特点,很适合海边潮湿气候环境,其营造技艺有浓厚的民俗特点、丰富的美学、工艺学知识,蚝壳厝墙体十分坚固。除外墙砌筑蚝壳的特殊做法外,蟳埔蚝壳厝的营造方式方法与闽南泉州古代传统的“皇宫式”建筑几无差异。其布局体现泉州建筑的“风水”玄理,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的院落组合,三开间、五开间,单护厝、双护厝、四护厝,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五落不等,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并以走廊、过水贯穿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基础多用石砌、外墙砌筑红砖,穿斗木构架作承重结构,硬山屋顶,弯曲起翘的“燕尾脊”,讲究雕刻装饰。放样、下基、放塔、竖柱、上梁、合脊、砌墙路、钉木角、披瓦、铺瓦筒、叠瓦片、铺地砖……有一整套的营造方式与技艺。如今,这种建筑已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到此参观。
木雕技艺
木雕,作为泉州民间工艺的重头戏,以其圆雕、平雕、透雕、线雕、花格镂空雕及根雕、神佛雕而异彩纷呈,独树一帜。究其源流,泉州木雕起于两晋、南北朝,始于隋唐,盛于宋、元、明、清。唐天宝二年 (686年),武则天登基后,下旨令全国各州各修一座大寺。其时,泉州海内外贸易大盛,经济大繁荣。开元寺边,同时建有大小寺庙100多座。这些“大开元万寿禅寺”建筑群,集中了泉州地区其时一流的木雕技艺,就连当时浩大的东西二塔大工程,也以木结构木雕刻闻名。除大型建筑的整体木作木雕技艺外,泉州的金木雕主要应用于寺院宫观的脊饰、门楣、佛像、拱斗抬梁及案桌橱柜、壁堵等等多方面。泉州金木雕技艺早在宋、元时代,已随“东方第一大港”的声名一道,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国,走向世界各地。从材质上分,泉州木雕分为硬质木雕与软质木雕;从应用及装饰范围上分,又有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雕刻三大类;从雕刻技法上分,又有混雕、剔雕、线雕、透雕、贴雕等。其工艺流程主要有凿粗坯、掘细坯、修光、打磨、刻毛发纹饰、着色上光、配置底座等七道工序。
泉州木雕技艺,源于中原黄河文化,又融汇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及泉州特有的多元宗教文化诸多艺术精华,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表现出精致正雅、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特有风格。其金木雕中的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其花草纹饰细腻传神、泉州金木雕线条流利、刚劲简洁,是南派雕艺的典型代表。
泉州老市区中,特别是宗教场所中的寺庙宫观,保留着一大批木雕技艺的杰作。从道佛诸丛林、寺观建筑,到其中精美的木雕构件,到大型的神佛像金木雕,到细至其中的装饰木线条木线刻——传统的木雕技艺,无不透析出泉州木雕艺人精湛的技艺和过人的智慧。像诸多寺观中的藻井“蜘蛛结网”木雕技艺,不用一颗铁钉,纯用锲卯结构,叠涩交错,巧夺天工,而又结构谨严,严丝入缝,历经千年万代特别是地震风灾的考验而丝毫无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侨乡处处可见的寺庙宫观中的神佛木雕像,更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别具一格,惠安、南安的金木雕技艺更胜一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石雕技艺
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泉州石雕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婉约的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繁褥精细的南派艺术风格,讲究形神具备,富动感和气势,典型作品为龙柱、石狮等,手法是圆、浮、透、线、沉、影雕等多种雕法并存。其特点一是形式多样,二是体量较大。形成“北有曲阳,南有惠安”的格局。
惠安石雕工艺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形成过程中又汲取闽越文化及沿海“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与众多的建筑艺术相生相伴,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历代名师辈出,从南宋以来就有谱系传承谱系记载,流派众多。宋元时期,惠安石雕工艺就很发达了,明代更趋成熟,成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现代,惠安被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世界石雕之都”。惠安石雕品类大体分为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雕刻等系列。
与泉州古代先民的活动和泉州古代文明进化史相似,惠安石雕艺术散见于泉郡各山川及城乡间,唐宋时代就有整雕如清源山上的老子石雕,开元寺东西塔各种石像装饰。现存德化九仙山上的唐代石弥勒造像及惠安螺阳唐末五代王潮墓石翁仲石兽雕等,都是这一时期惠安石雕技艺的明证。除了佛像外,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的雕刻是泉州石雕的主要建筑类型,而石雕技艺,更多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柱、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的石碑、石狮、石华表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心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按传统工艺分:有浮雕(包括透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等。按工艺技术分:一是捏,就是打坯样。二是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三是剔,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四是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地琢剁,使雕体形成。此外,还有“修细”和“配置座垫”等后续工序。其制作过程包括:石料选择、模型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成品、组装、验收、包装、发运等。
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作为南派艺术的代表,很早以前就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日本等地备受推崇。在古城泉州,原北门、西门环城路、南门尾洪堤边、东门东湖附近及南俊巷一带都曾有专门制作石雕的惠安石雕作坊,因环境治理及文明城市建设需要,加上现代石雕技木的发展,这些技艺精湛的石雕作坊逐渐迁出城内,淡出市民的视线。但古城内随处可见的寺观建筑、名人故居、传统民居中的石雕作品,时时处处焕彩夺目,吸引着你的视线,震撼着你的艺术感知和灵魂,牵引着你的乡愁。
砖雕技艺
闽南红砖建筑,自唐末五代至今,已有千八百年的悠久历史,成为闽南一方地土,融入大自然最为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其类天然的朱红、朱黄、黄褐色,并未随着时空的转换、朝代的更迭而黯然变淡或消失,而是深烙着闽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深刻印记,历久而弥新,焕发出富丽堂皇而又深邃沉稳的色彩,成为闽南地区族群共同认同的一种建筑典型,透析出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趣。
泉州红砖建筑,是闽南红砖建筑文化的主要典型及主要集成者。泉州侨乡随处可见的红砖建筑,无不诠释着泉州古代先民的智慧,宣示着泉州先民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和辉煌。红砖雕刻在府城更是随处可见,官宅大厝、富家宅第、侨居别墅,以至市民家宅,砖雕艺术把泉州人的智慧和审美意趣、理想追求、家风传承等等,形象直观地写在正面立墙的“面前堂”,或壁堵上,甚至垂珠、花格等等方面,不惟宅第主人,泥水建筑师们也将“面前堂”或壁堵作为自己展示砖雕技艺的平台,以致千把年来,闽南,特别是泉州地面出现了千种万样、千变万化、美轮美奂的红砖文化创意。根据其装饰的功能和规格,及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大致可归纳为十五种类型,即线框、香线、釉面返、釉甓返、福泰和火烟返、蝙蝠砖雕、蝴蝶砖雕、子虎措灯砖雕、红灰底红砖雕、红砖底色砖雕、团字门窗反韵路造型、丁砖、花格、出砖入石等。其中,团字造型及其内容,最能体现闽南人、特别是泉州人的文化内涵。按分类,有书法类红砖平底浮字、白灰底浮字、还有八角形团字、十三丁团字、十三丁白灰底团字、十三丁对角团字及圆形团字、白灰底圆形团字、圆柜寿鼎造型字等等。红砖雕图取材于砖釉面及釉面色彩,其组团以平面线条、色彩组成近似纸图画,集水墨画和水彩画于一体。其造材、雕、工、砖筑技术及文化创意独树一格。其图案意境,大多有福禄寿、幸福如意、竹报平安、花开富贵、麟凤呈祥、喜上眉梢、博古通今、文才武备、马放南山等实物谐音意蕴。主要类型以相配色釉面砖雕为主,也有利用红灰所作的红灰底釉面砖雕。
锡雕技艺
锡的亮丽、雅致和经典,加上民间雕艺的想象和纯粹手艺,使泉州锡雕技艺几百年间一直在海内外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因为宋元时代“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繁盛,因为海交贸易的发达,因为阿拉伯人、中东、中西亚人的科技交流,而使锡雕技艺异军突起,异彩纷呈。
泉州锡雕技艺始于唐宋,盛于元明清几个朝代,不仅满足本地百姓需要,而且畅销国内埠头,甚而远销海外诸国。据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宋元时期,泉州制作各种铜、锡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城里有很多制作锡铜器的专业工匠。出现铁作铺、铜锡店、铸鼎炉作坊……泉州打锡街的街头巷尾、各式专门打制锡器、出售锡制品的打锡商铺密密匝匝连铺接摊,“打锡巷”由此闻名海内外。至今还遗存有明清时代锡雕模具的连发锡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性作坊。杨氏家族制作出售锡器已有一定的历史,始创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杨氏锡雕坊见证了泉州打锡街打锡业的兴衰发展历史。
泉州锡雕技艺,属南方花雕锡雕派系的重要支系,它历史悠久,与泉州地区发达的宗教文化、多元文化、海丝文化、民俗风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从其具体形态看,泉州锡雕作品,富含殷商西周及古汉铜铜饰纹样,又兼融闽南地区特有的古建筑装饰纹样、形式,甚至内含闽南建筑的力学原理,其制作过程中的主要技艺,也饱含诸多古代科技成分。
泉州锡雕技艺,风格华丽,造型古朴大方,融传统雕刻中的石雕、砖雕、木雕、泥塑、刻纸、油漆、灯艺、铸造等多项技艺于其中。其装饰、雕刻、铸造纹样有缠枝香莲、花雕龙凤等。其琴花纹刻,加上金银秀色,色泽铮亮,典雅美观,富丽堂皇,兼具鲜明的闽南风格。其主要制作步骤包括制作模具、铸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贴金、装配、包装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泉州锡雕因制作“天宫”“东西塔”“北京故宫角楼”、拱斗莲花灯、万字凤钗宫灯等蜚声中外,除实用性、观赏性外,又具宝贵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保存价值。
玉雕技艺
泉州人老早就知道“玉能润身”,又好看又养生。古城也自有他文化历史的深蕴处,爱玉藏玉佩玉,并把玉作为时尚佩饰,作为传家宝传承,为此也催生出传承千年的玉雕技艺。唐宋时代,泉州港口兴盛,海上丝绸之路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把世界各地的美玉如红宝石、绿宝石、玛瑙、天珠、碧玺、翡翠等送到泉州人眼前,古城聚宝街上的珠宝玉雕,以及由它催生的玉雕作坊,千把年来一直亮丽着古城百姓的眼眸,滋养着他(她)们的人生。玉为君子风范的象征,玉为德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成就了泉州人的风骨。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作为一种专业,商周时期,制玉就已相当盛行,玉器主要有礼仪用品和装饰佩饰之分。后来,随着雕玉技艺及工具的不断发展,玉雕品逐渐延伸到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以及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
泉州玉雕技艺的盛行,当在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宋元时期,把玉料原石粗坯、经想象构思后加工雕琢成工艺品,或把一些未经加工的玉石件经再设计、再加工,成为上档次的、更具审美意趣的艺术品或饰品。它虽然没有象征时代特色的大型作品,但也透析出当其时作品的思想及雕艺者的感情、审美观,也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形象化、物质化记录,属南派玉雕技艺的表现形式。
泉州玉雕,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进入式微阶段。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因为外贸交流需要,才重新复兴,开始制作一些小型的摆件,如山水壁画及炉瓶、仕女、玉手等等。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到制作器皿、人物、佛神像、花鸟走兽,其雕琢细腻、章法讲究、造型严谨、庄重雅致。
近一、二十年来,泉州玉雕广泛吸纳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玉雕技法,借鉴其他工艺如石雕、瓷雕、布雕、锡雕等雕刻艺术技艺精华,拓宽创作领域,利用各种材质,因料施艺。在能到手的各种软、硬玉上,或化瑕为瑜,或变废为宝,或俏色巧用,拓展出浮雕、透雕、圆雕,内雕、微雕、薄意雕、螺纹雕等多方面的玉雕作品。
玉雕技艺雕刻过程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打料坯、粗雕、细雕、修整、抛光、刻字、落毅、上色等工序。看似简单的几十道工序,其实内含着丰富的内涵、知识和技艺。仅初始阶段的选料,就能考验雕艺师的眼力和智慧、艺术修为等等,玉雕师必须对玉石的颜色、硬度、密度、透明度、光泽度等等作出准确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审美观因势象形、因材施刀,雕琢出珠圆玉润、美轮美奂的玉雕作品来。即便是一件首饰、玉佩、小把件,也无不透析着玉雕艺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功力。
泉州玉雕,让泉州人的生活更趋高雅和完美!
造船技术
宋代泉州福船建造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宋元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随着海外贸易的拓展和繁荣,催生出技艺超群的造船技术。宋代福船采用的水密舱制造技术,是近现代海军潜艇技术及现代船舶隔舱技术的先导。北宋时期,泉州刺桐港“每岁造舟通异域”。不亚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的刺桐古港,没有造船技术的支撑,是难以想象的!
远在三、四千年前,泉州古代先民即“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先秦时代,泉州古越人,即擅长制造头尾高翅的独木舟䑠鸼船“须虑长”。公元六世纪的南朝时代,泉州大船即已到达南洋的马来半岛(棱加修国)。唐末五代,泉州刺桐港建造的远洋大船,可运载大量当地生产的陶瓷产品及铜铁产品,“泛于番国”。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更是将泉州古港的造船技术推向巅峰。无论从形体,到规模,到技术要求,泉州船舶制造技艺,堪称世界一流。其独特的水密隔舱技术,明显增强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就是将船舱以特制的隔舱板分隔为彼此独立、互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在建造过程中,包括船舶舱型设计、选料、建造工艺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船型设计,多由造船师傅凭经验,或世代口耳相传的营造方式,现场选料、放样。船木取材以耐海水腐蚀的樟木和松杉木,经打造成形,再经大漆固底、桐油灰掺麻布填缝,再用中国地产正宗土大漆分层封固。利用“船壳法”建造技术,安龙骨、钉龙骨翼板、再钉水底板、安装隔舱板、钉舱舭板、安装梁拱。最后,在隔舱板与船壳板相连处铺造船肋骨,钉满水底板。主体结构完工后,再做甲板上的工程,艌仓缝、上漆、封固。最后一道工序,是树桅杆与治帆,再进行整体外观达数十遮的漆饰涂装。泉州福船建造技术,始于唐代,兴于宋元,是泉州人智慈的结晶,是中国唐宋时代造船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对中国,甚至对世界航海史,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宋代后,这项技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泉州古代造船技术,就日日发生在古城边东海渔村海边村头。古代泉州的“三湾十八港”,基本上都有修造船的场所。它为泉州古港的兴盛,为泉州海丝扬帆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少在明清时期,惠安惠北,即今泉港一带就有家族传承百年的福船修造工场和成熟的技艺传承。
船模制作技艺
泉州船模制作技艺,伴随着宋元时代泉州港的繁盛,泉州造船业的发展成熟而走向完善和完备,它起始于唐代,盛于宋元,与泉州港口、造船业、航海业发展相始终相映衬。在宋元时代的泉州港湾十二港口,有造船的地方就有船模制造基地和技艺产生。因为大船的打造,必须依靠船模作为范本,以竹水铁锡为材质、原料的船模,在古代泉州的兴盛,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泉州港口的繁荣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荣光。
泉港峰尾古船模制作工艺是泉州船模制作的一个典型范例。它源于明代闽泉黄氏造船世家,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随着黄氏入闽的脚步,传入惠北峰尾。依托黄氏传统造船工艺,将各种渔航、商用船型按比例缩出,经手工雕刻制作成各种模型。传统的构思设计,独具匠心,从选料、做工都十分精细到位,具地方特色。其代表作有“黑舶五青案”和“郑和宝船”及“郑成功战船”等船模船型。“黑舶五青案”,源于元明时代官船枪炮洞口的构造形状,因古船两侧船舷涂黑色油漆而得名,峰尾人称之为“黑舶五枪孔”。因当时的“黑舶五枪孔”在防倭抗倭中表现突出、威名远扬,可与官船相媲美,民间自发把船模放在自家厅堂、卧室或大厝大堂,以镇然、护宅、招财宝。
古船模制作技艺,使用斧、凿、锯、推刀等传统工具,主要以手工为主,精雕细作,依据不同船型,严格按照传统架构及标准尺寸比例微缩制作而成,船上器具,帆、锚等配置齐全,惟妙惟肖,选材也十分讲究。
明洪武年间入闽传入惠北峰尾后,黄氏船模世家为泉州造船、修船、监匠训导做了大量工作。古船模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及造船人的民族情感,对泉州海丝和中国海航史的研究,对于海航船舶制造技术,和海上交通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其工艺,不仅在惠北沿海广泛传承,而且流传到湄洲湾和惠东南、长乐、厦门、广州等沿海地区。
漆雕技艺
做客泉州,随处可见的寺庙宫观,从翘脊飞檐到斗拱壁堵,到神像佛雕,无不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到过泉州人家,那古代的眠床、妆奁饰盒、屏风盘篮,也无不艳丽抢眼,这就是泉州的彩漆工艺。其主要表现形态,集中展示在泉州寺庙宫观的漆饰,包括仙佛漆线雕技艺、泥金线画技艺,以及漆蓝漆饰技艺、日用品漆饰技艺、船舶漆饰技艺及其它大漆漆器装饰技艺上。
作为多元文化宝库,泉州古城随处可见的诸多宗教寺庙,集中展示了泉州民间彩塑的无穷魅力。用生漆揉成细如毫发的漆线,应用到彩塑上,作为装饰花纹图案之用,并加以彩绘、描金,这就是有名的“漆线开金”。它精致雅观,经久不褪色,形成泉州彩塑艺术的独特风格。漆线开金即漆线雕,也称“牵漆线”“安线”“上漆线”。它源于中原地区的佛雕彩塑工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迄今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泉州漆线雕的制作,即由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沥粉等原料,反复舂、捶、揉、捻,使之成富有弹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来。尤以民间传统题材龙凤、麒麟、云水、山石、花卉,特别是仙佛塑像见长,产品达几百种之多。
泉州地区脱胎漆器,主要集中在民间漆艺佛像方面。泉州古称佛国,有“宗教博物馆”之誉。自晋衣冠南渡以来,各种寺庙宫观在泉州各地兴建,催生民间宗教仙佛造像艺术的兴盛。脱胎漆艺、佛像制作技艺也随之发展兴盛。其制作原料,以天然大漆、桐油、芝麻、瓦灰、金线箔为主,工艺技术要求高,制作流程繁杂,主要工序为:造型、泥塑、修光、开模、裱褙、脱模、前后合模、补漆灰、磨光、漆线雕、上底漆、莳绘、安金、贴金线箔、上护金漆、画眼、修光、打磨、推光等一、二十道工序。
泉州古城泥金线画,大多体现在古眠床黑朵漆画,宫庙横梁、循板、门神及旧式桌椅橱柜家具方面,它兴盛于明清时代。其制作工艺,即选用上等的大漆,描绘出线条,再把金箔磨成金粉,待适宜之时,描于线上,成金色线条,并沿金线条填上配好的正漆,再描出细部。另一种,为肖像、年画、壁画泥金大漆上彩。先摹画轮廓,再填色描彩,上金箔,再细部描绘,达到画面美观、鲜艳、经久耐用的特有效果。
泉州漆篮制作技艺,主要由来自永春的传统艺人入城制作。它需要将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坯件,放在石灰水中煮蒸,晾干后再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然后描金、莳绘或雕刻,再上漆、打磨、推光成形出品,具坚固耐用、美观雅致的功用,并具历史文化艺术及科技价值。
泉州古城船漆技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泉州古港的兴盛而兴盛发达。它采用土漆工艺,在古船帮上打底、填缝、裱布、打磨,再反复上漆打磨,使船帮粘结成牢固的一体,具抗击风浪,防腐蚀、经久耐用、美观实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