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蒲松龄画像印章之谜
大家好,宏观之像与微观之素的关系「宏观,微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而歌》
华容点翠(像素画) 王开立
湖北黄梅挑花图案
电驭山城(像素画·局部) 刘海淇、刘越等
从清晨至傍晚(像素画·局部) 朱梦佳
火锅之城(像素画·局部) 王跃、杜镜愚等
最美劳动者(像素画) 曾晓庆
【学人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气势恢宏的《击缶而歌》作为开篇之语,2008位演员整齐划一、秩序井然,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幻化出60秒倒计时的图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韩国国家馆的地面以色彩斑斓的像素图形拼接成韩国首都首尔的地图,以崭新的符号化空间,为上海与首尔之间的交流建立起全新的平台;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国家馆的主题多媒体装置“希望的田野”,由数万根高低错落的发光LED“麦穗”组成,一片片“立体的像素”构成巨大的动态画布,演绎着中国大地的旖旎风光……这些艺术作品在全球视野下的大放异彩,无不借鉴了像素艺术独有的视觉特性和审美理念。从舞台上的表演者,到建筑中的一砖一瓦,再到大型艺术作品里的每一根装置,如“像素颗粒”般平凡无奇的个体,在特定的规律下组成阵列,便可以展现出气贯长虹的视觉震撼。
像素,是构成计算机图形的基本单位,也是数码图像中细分到最小的个体。所谓“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纵横向上的像素点数,这个数量不仅决定了图像在数字存储状态下的文件体积,更影响着我们观看图像的方式。
以点为基本元素构成形象的视觉表达方式,可以追溯到一些存在已久的艺术形式,如马赛克镶嵌艺术、点彩绘画以及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湖北黄梅挑花图案等。而与它们不同的是,像素艺术更加遵循栅格系统的平面坐标体系,并限制使用颜色的数量,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互联网发展伊始,电脑硬件的显示局限让电脑图像的创作者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在有限的分辨率下,如何用最少的“小方块”组合来表现明确的物象?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像素”由一种技术元素,转变为一种艺术元素的过程。
像素艺术特指那些保留了像素视觉纯度与颗粒感,并以“锯齿与矩阵”这一独特的视觉效果作为艺术语言的创作。它追求宏观与微观的和谐统一,在呈现整体图像的同时,强调个体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像素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像素艺术的兴起,最初依赖于电子游戏产业的发展。当下,许多美术院校专门在游戏美术相关的专业教学中设置“像素艺术课程”,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像素画的创作,深刻理解像素艺术独有的语言规则。像素艺术中透视规律的一致性表达使其具备特有的秩序性,典型的形式是等轴和等角的透视表现,即“无灭点透视”,这与中国传统界画的创作技巧异曲同工。学生们以这样的语言体系绘制建筑、人物,表现故事场景,从而对像素画的规律之美和艺术魅力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以获得“靳埭强设计奖”金奖的四川美术学院学生集体作品《火锅之城》游戏界面为例,作品以鸟瞰视野展现广阔的场景,呈现出华丽又不失趣味的幻想空间。作者将重庆的标志之一——火锅作为设计理念的基石,在此之上结合重庆的城市风貌、红色地标、工业设施等元素,共同组合成一锅丰富多彩的“麻辣盛宴”。
随着时代的发展,像素艺术早已不局限于游戏美术领域的应用。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创作与表达的方式,其形式常见于平面、标志等诸多设计领域。
在分辨率较低的“低位数”像素作品中,艺术家们往往会在模糊、混沌的观感体验里建立一种特殊的视觉秩序,强化物象的颗粒感,赋予作品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曾晓庆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形象为基础创作的像素画《最美劳动者》中,每个人物仅占据3000左右像素点的区域,要以如此有限的分辨率表现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需要艺术家强大的概括能力。在色彩的选择方面,作者将每个人物都归纳在二至三种主色调中,再通过在服饰细节上点缀亮色,既保证了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色彩偏向,又保有多彩的局部细节。
而对于“高位数”的像素作品,其创作风格则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类是继续强调“模块化”和“栅格化”的特征。如王开立的《华容点翠》以京剧繁复华丽的服饰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纹饰的精炼与提取,并用像素语言将它们进行融合与再造,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领略中国传统戏曲服饰之美。另一类则更加接近传统写实绘画的表达方式。如朱梦佳的《从清晨至傍晚》生动描绘了不同时间段的自然风貌,微妙的光感与色差皆通过一个个像素点传递出来;差异君的《流浪地球》则选取了同名科幻电影里的宇宙场景进行描绘,在颜色的过渡区域,艺术家采用“喷枪画法”替代传统的“像素抖动”技法,使得画面更具朦胧的光感。由于对每一个像素颗粒都能精确控制,像素艺术家们完全可以创作出与传统架上绘画一样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品。
不同艺术形式间的交流互鉴,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活力。如今,广义上的像素艺术已然突破了屏幕媒介的限制,可以通过多种材料与形式来呈现。在带有像素风格的艺术审美取向的驱使下进行创作,将像素艺术的内核与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是许多艺术家探索的方向。如韩旭东的木雕作品《秋天之潮》,便是在写实的形象中融入局部的像素化形态。空间中的木块可以通过推拉调整位置,为静态的雕塑作品赋予动态的视觉感,也为传统木雕艺术注入了现代科技的新元素。像素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延伸,立体化的像素也被称为“体素”,体素不仅应用于艺术领域,更在三维成像、科学数据与医学建模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能看到像素艺术的身影。如以像素组成的迷彩——数码迷彩。不同于传统迷彩的平滑边缘,数码迷彩将像素进行抽象和无序的排列,在红外探测和夜视镜下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优势。
像素艺术是宏观与微观相辅相成的艺术,也是在科学与技术的共同催化下生成的艺术。它强调了每一个像素微粒的重要性,更凸显了对个体的尊重。当像素作为个体的点时,也许微不足道,但只要组合在一起,构成线、面、体,便会绽放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对于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亦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平凡的“像素”,而当这些“像素颗粒”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一幅亮丽的时代图景便徐徐展开。
(作者:张剑,系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教授)